淺談幼兒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在教育方面,一生之計就是幼兒教育,與之后的教育培養學生個人能力和帶給學生知識的教育不同,幼兒教育更注重的是培養幼兒養尊有素良好的習慣,有助于他們未來的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家庭教育
引言:我對幼兒教育感興趣,首先,我的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發現在孩子的心目中,老師是絕對的權威,老師說的話是絕對的真理,因此老師的素質太重要了。其次,我的專業是中文教育,歷來文學家對教育都十分關注,每一種教育理論背后都有一種文學,文學是教育的依據、理念、核心。如果說文學對世界和人生的根本看法,描繪了人、人類社會應該怎樣生活的藍圖,那么,教育就是實現這個藍圖重要的途徑,而幼兒教育則是其起點和關鍵時期之一。
正文:對幼兒進行社會性教育,不僅是幼兒個人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幼兒教育的社會性發展已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一、對兒童和兒童教育的根本觀點
對于兒童和兒童教育,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孩子是尚未長大的成人,兒童期的全部價值在于為未來做準備,教育的目標也在此,即掌握知識,將來適應社會,是為將來的成就或職責之類做準備。其結果必定壓制了兒童的本能和需要,而是必須細心體察和研究孩子的特性。
這種觀點不是否認,而是更重視兒童期對一生的重要性,但著眼點不是為將來適應社會做準備,目標定位在孩子未來的整個人生,使其過幸福而有意義的一生。歸納起來兒童教育的目標,從眼前來說,是要給孩子一個幸福而有意義的童年,身心健康的成長,從長遠來說,是為孩子擁有一個幸福而有意義的人生創造良好的基礎。
一個好的幼兒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愛孩子、懂孩子。這個要求非常高,在中國,許多做父母的本能也扭曲了,實際上是把孩子當作實現自己狹隘人生目的的手段了。
二、幼兒的特點與相關教育任務
幼兒的特點:
第一,生命力的蓬勃生長。孩子喜歡玩,那是其生命力的自我享受。好老師、好父母首先是孩子的好玩伴。童年的快樂是一生幸福的基礎,快樂的孩子往往有著自信心和獨立性,內在人格健全。讓孩子快樂,這是幼兒教育的第一原則,這樣才能把他們培養成熱愛人生、對生活有信心的人。
第二,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重要的智力品質,必須鼓勵和保護。
第三,創造性。孩子沒有先入之見,不受現成的概念、觀念、規則所束縛,擁有看事物的第一眼,從未被污染的直覺,不受束縛的想象力。
第四,豐富的潛能。孩子潛能沒定型,這是優點,不是缺點,蘊含著無窮的可能性。在教育中,應保持潛能及其發展的開放性,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單向挖掘和發展,過早的定型,結果必然成為片面的人。
第五,也應看到孩子不是一張白紙每一個孩子的基因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個性的生物學的基礎,并決定著不同的稟賦。教育不是把知識灌入一個空容器,而稟賦的生長。
根據幼兒的特點,教育的任務可歸納總結為:
第一,提供外在自由。認識幼兒的優點,為其是生長提供最佳的環境,善于發現,鼓勵、引導、切勿壓抑和損害。
第二,培育內在的自由。在外界自由環境中,通過好奇心、創造力、自信心的生長,形成獨立思考和行動的能力。
三、幼兒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也包括幼兒園學校教育
現今,有不少父母過早與孩子缺乏親子交往,孩子的家庭教育的不到很好的保證,使孩子出現不愛交流、不愛學習、不愛思考的習慣,這些都會讓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心理的發展,容易使小孩形成對學習不感興趣甚至孤僻的性格。這樣,幼兒教育就存在很大的危機,不僅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而且使幼兒形成不愛學習的壞習慣。
四、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幼兒的思維多以具體形象為主,因此,教師或家長在引導幼兒學習時應讓幼兒慢慢由被動變為主動、積極、創造性的學習。在幼兒教育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創設愉快寬松的心理環境,保持并不斷發展幼兒的好奇心。在幼兒學習科學活動中,教師首先為幼兒創設寬松愉快的心理環境,保護幼兒的好奇心。
2.尊重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幼兒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教師要積極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知興趣以及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積極情感和態度,使幼兒思維活躍起來。
3.隨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科學探索方法。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一些偶發事件,教師要抓住機會,對幼兒進行科學的引導,從而尋求問題的答案,幫助幼兒發現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
4.抓住時代發展的脈搏,擴展科學教育內容。讓我們的幼兒不斷的接受到大量的信息,讓幼兒初步認識現代科技。知道科技是不斷發展的,它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方便。以擴展幼兒的視野滿足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 總之,中國的孩子缺乏兩種自信,根源在于教育的功利性。目前,幼兒教育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家長所關注,作為一名學前教育工作者,要在幼兒教育工作上不斷探索、創新!幼兒期是個體社會化發展的重要時期。兒童在這段時間的經歷和體驗,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社會性發展狀況,將影響其一生。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幼兒教育。
參考文獻:
[1]周國平.讓教育回歸人性[M].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2017.
[2]德.亞米契斯.愛的教育[M].人民日報社出版,20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