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美術教育作為全面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小學教育科目中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其根本目不是將每個學生都培養成藝術家,而是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通過美術課堂使學生能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美術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它不僅要注重教學結果,更要強調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培育和個性發展,對學生美術表現、審美感受和創造能力等美術核心素養的培育。本文講述如何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來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美術;美術素養;高效課堂;構建研究
在現代的美術教育理念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藝術創作思路和美術作品,給予學生鼓勵和贊美,幫助他們發展美術興趣。教師應在學生創作過程中去了解學生的想法和表達意圖,恰當地給學生提出建議和輔導。教師必須時刻提高個人的美術專業素養,了解更多繪畫設計技巧和風格,掌握多元文化藝術知識。只有這樣,在教學中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幫助學生發揮自己獨特的美感,構建美術高效課堂。
一、閱讀有圖讀物,培養學生美術圖像識讀素養
有圖讀物包括連環畫、小人書,具有敘述性的兒童讀物。圖畫有彩色和線描兩種,學生根據圖畫中的信息來理解故事。在美術教學中運用圖像識別鍛煉學生對重要符號的造型、顏色進行觀察記憶,認知和辨別,是學習美術的基本能力。
例如,江西版的小學美術教材中,從“變化的線”、太陽月亮、“五彩連環”、“小花衣”等單元課,帶領學生認識美術基本構成的圖案和圖像意義。從初級的造型線條、色彩認識欣賞方面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認知與核心素養。
二、運用媒體教材,培養學生美術視覺形象感
美術課堂中的視覺表現可以運用傳統表現與現代媒體技術、美術語言來創造的學生容易接受和喜愛的視覺形象。在課堂上運用傳統與現代媒材、技術讓學生觀看三維立體的動畫片、建筑短片來培養學生的美術表現素養,空間意識和造型意識。
例如,運用媒體營造情境氛圍,啟發并通過學生對美術的好奇心和喜愛,鼓勵他們動手動腦制作一些簡單的手工藝,簡單的繪畫。在“剪紙貼花”課上發揮創造力、圖形想象能力裁剪紙張培養學生圖形形象思維感,讓學生親自動手折紙送“母親節禮物”、通過“機器人”課想象未來世界的樣子。
三、觀察生活實踐,培養學生美術審美理解力
通過生活情景和活動實踐,培養學生具有對審美術作品和現實中的審美對象進行感知、評價、判斷與表達的能力。充滿審美判斷素養的人能感受認識美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形成一個人基本的審美能力和健康的審美趣味。使學生能通過形式美的原理和其他知識對自然、生活和藝術中的審美對象進行觀察感知、表達描述、分析內容、根據自身觀點愛好評價和判斷;教師應在活動實踐中讓學生逐漸通過語言、文字和圖像等方式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用美術的思維方式感受理解周圍生活和環境。
例如,學習“簡單的結構素描”一課時,通過使學生觀察石膏主體物、多角度觀察思考、聯系現實生活,結合其他學科知識,自覺運用美術表現能力描繪主體物,達到真實立體的感受。老師在進行“捏泥人”實踐中,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表達自己的意圖、思想和情感。
四、發揮個人特色,培養學生美術文化創造力
小學美術教育離不開創意美術實踐,創意美術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在美術活動中吸收創新意識、創意思維。創造方法養成創新意識,讓學生在參觀美術館、藝術館、科技館的實踐活動中,學習并借鑒美術作品中的創意和方法,運用形象思維,大膽想象嘗試創作有創意的美術作品。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首先自己成為一名有著豐富情感和想象力并熱愛新事物有創造性的人。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獲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觀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藝術創造的活力。除了教學工作,教師還要不斷創造自己的美術作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斷為自己充電。不斷探求新的教學模式,在生活中提煉素材,創造出獨特的、新穎的教學模式并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各種教學活動和美術實驗。
例如,“能變化的蔬菜”、“有生命的金屬”為主題思考。在日常生活里,通過各種方式搜集信息,進行分析、思考和探究。聯系現實羅列出蔬菜的品種、顏色和口味,對事物和環境進行符合實用性和自身審美要求的創意構思。建議并鍛煉學生并通過繪制草圖、組建模型等方式呈現出來?;氐秸n堂上互相交流,不斷加以改進和優化,教師用科學性的教育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美術實用創造的能力。
結束語:
美術教學要緊跟時代,運用互聯網思維加強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靈活的頭腦和良好的興趣愛好和發現事物,觀察事物的能力。教師要具備創新意識,才能引導學生發揮更好的個性形象表達情感。在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上大膽改革,不斷創新。以自己創造性的勞動,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素質的新一代。
參考文獻:
[1]基于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策略探究[J]. 王鶴. 西部素質教育. 2017(23).
[2]學科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體驗教學初探[J]. 周傲南. 美術教育研究. 2017(18).
[3]小學美術活動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研究[A]. 袁曉紅.《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 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