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知識經濟的核心便是知識的創新,而要使知識得到創新,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教育的學校,所以在各個學科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時代對教育者要求。邵瑞珍教授認為,創造可分為真創造和類創造兩種,而真創造是科學家創造出來的,這部分不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部分,而我們在教學中所涉及的只能是類創造,它是針對個人而言,對于學生而言,我們所培養的就從類創造入手,要樹立起“人人能創造”現代意識來培養學生。
  一、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樹立創新教育的意識
  要讓學生有創新能力,那么就要教師能夠進行創新,所以對于學生而言,創新能力的培養的起點就在教師的創新教育意識的樹立。樹立學生的個性化意識。要求教師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導者上,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和多樣性,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與學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關系。樹立學生自主性的意識。學生要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主動積極而不是消極被動地學習。對我們的要求是不要過度的干涉學生知識的形成。第三、樹立學生探索性的意識。第四、樹立民主意識。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們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民主平等氛圍,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散,不盲從于其他人的意見。第五、樹立學生動手實踐的意識。我們學習的知識是前人在生活中總結的各種經驗,我們要樹立學生對于各種知識進行實踐驗正。第六、樹立啟發意識,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學地掌握知識,而不牽著學生的鼻子走,代替學生得出結論。
  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
  學生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在探索知識時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時間有限,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前人通過多年探索而得出的經驗總結,是力所不及的。把學生按照不同的水平進行分組,把全班分成幾個水平相同組。最開始分組是把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成績通過嚴格的考核得出,并按照每個組一個層次一個人的方式分成5-6個組,每個組5-6個人,每組一個組長由組織能力強的學生擔任。我們要在分組時把學生分為幾個層次,由所有學生和學生自己確定自己的層次,每個組進行比較,要鼓勵學習較差的同學多發言,凡是學習較差同學提出的就多加分等方式。
  三、教學過程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學生的主戰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場所就是課堂。就課堂中的創新能力培養作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思考。
  1、例題和導入的材料取材于生活中。我們的生活是多彩的,數學文字是枯燥的,書上的例題有很多是枯燥的數字,而且學生在預習(自習)的過程中都把這些已經看過了,一則缺乏新鮮感,二則枯燥無味難提起學生的興趣。如果我們將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引入到例題中,那么學生學習會更有興趣,也知道在學習這節知識后的用處,認識到學習到的知識是能用。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中,我們將例題改為做飯、買東西等問題都可以。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我們可不可以計算一塊土地(可以是多邊形)的面積,分作幾個三角形來計算呢?
  2、鼓勵學生一題多解。數學中的一題多解是傳統方法,但確實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一種好方法。在教學中采用一題多解的教法,并且引導學生評價各種不同解法的特點及其優劣,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于提高解題能力,拓寬解題思路,增強發散思維能力都有很大好處。
  3、引導學生進行歸納、比較。讓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歸納,讓學生在歸納的過程中找到相應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區別。通過比較各種知識點,將相關知識進行比較,使學生對新學的知識更加深刻,鼓勵學生將新知識與以前所學不同的知識進行比較,最后發現其中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如正方形的學習中,我們用歸納的方法找出正方形的相關性質,用比較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四邊形、菱形之間的相關點線面的知識。
  4、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培養思維的批判性。我們在學生學習了相關的定理之后,可以讓學生說明一下,這些定理是否正確。當然這種做法走了彎路了,但是可以培養學生對知識產生疑問,然后引導學生對定理進行證明。要知道正是由于質疑權威才有了很多科學家得出了劃時代的科學結論,比如哥白尼正是由于反對了地心說,才成就了日心說,從而推動了天文事業的發展。讓學生大膽的提出質疑,但要求學生在提出疑問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理由,并對于這些質疑如果有理有據,給予表揚,對于理由不足的部分學生給予鼓勵。
  四、練習題的創新
  在設計的練習題中,我們要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并且將生活納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如在計算面積的過程中,我們將生活中的土地面積計算,池塘計算等進行練習。
  1、多設計能培養創新能力的題目。由學生自行設計生活中應用的數學知識的題目,看下誰設的好。要求學生對一種題目進行多種方法解題,看誰運用的方法更多,更好。設計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來解決,鼓勵學生用新的方法進行解決問題。
  2、把練習的方式改為知識競賽等方式。如把簡單的題、復雜的題、困難的題分成必答題,搶答題等,每個組都必須回答簡單的題或者必答題,而搶答題有一定的難度,如復雜題,計算較大。當然也可由學生自己設計題目,由學生組織競賽,最后得出一個優勝組,有黑板上展示其組員的名字。
  3、把學生按照不同的水平,分為精英、普通、較弱等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學生對應著不同的標準,也就是說將學生按層次布置相應的練習題,精英組的學生就可必須完成復雜的題,練習一些困難的題,而簡單的題目可以通過口算等方式回答都可以。而較弱的這一組學生不涉及困難的題目,但要求必須做好簡單的題目,而復雜的題目需要進行適當的練習。普通組的同學可以口算簡單的題目,復雜的題目必須完成,困難的題目涉及部分。
  五、評價的過程進行創新
  要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培養,必須要評價上得到一定的改革,不要成為一個模子出來的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都一個樣。1、課堂上鼓勵學生提出新的點子。比如很多題目一般有多種方法,我們在課堂中對于提出新辦法的同學,進行鼓勵,讓學生展示自己提出的新辦法。當然這些可能是新解題思路,也可能是另一種解題方法,無論那種創新我們都要進行鼓勵。2、練習過程中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在各種數學練習過程中我們的出發點,或者觀點不同所采取的方法就不同,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就有不同的計算方法,雖然結果是一致的,但每種方法都不要否定,否則會打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們可對其進行適當的鼓勵,如在黑板上展示出來,雖然方法可能更復雜些,但還是要予以肯定。3、有考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發散思維的培養,提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對其產生的新方法、新觀點進行認真的評價,如有利的就給予較高的評價,如無利的給予適當的肯定,并得到相關的表揚。
  建立起創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讓更多的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來,培養出更多的創造性人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4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