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核心素質的培養是指教學中一系列綜合技能的培養,其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未來各種學習的變化及發展,也有利于實現學生以后融入社會綜合素養的培養。而小學數學的教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指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要綜合運用各種學習知識,以此來獲得學習生活中的所掌握的知識來進行綜合知識的分析能力,從而來解決相關問題及獲取更多的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普遍不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所以為了改革傳統教育的觀念,要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一種基礎教育,構建起核心素養培養的體系,順應教育發展必然趨勢。所以在小學教學階段要重視素養的培養,而小學數學作為一種基礎性實用型學科,更應該注重教學中的升華及核心培養,讓學生既有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也能夠獲得學習的樂趣,是學生以后發展的重要基礎。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未來學習的預知性和整體綜合素質的發展水平,這種能力的培養是立足于數學教學基礎上,所以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深化也很重要。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注重在數學基礎知識上,也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更充分的體現出數學核心培養在現在教育中素質培養的重要性。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內容
(一)把教學與生活相結合。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思維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也處于一個好奇心強盛的階段,對學習和生活都充滿了好奇心,所以把數學教學和生活相結合對于數學教學有一定的作用。教師在講課中,把書本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例如,在學習《找規律》一課中,有的學生光看課本表面上看似掌握了相關知識,但實際運用中卻還是不會,所以,教師在授課途中就能給學生舉例關于生活中的例子,也能夠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生活中相關的規律來理解課本內容,很常見的,教師可以利用瓷磚問題來讓學生找規律讓學生思考關于排列組合的問題,讓生活和課本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容易照本宣科,這種方式會限制學生們數學思維的發散,不利于數學教學的素養培養。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輕松的學習氛圍,以此來幫助學生發散他們的數學學習思維能力。例如,在傳授小學運算知識時,教師可以先舉例子來問學生問題,讓學生從這個問題在解決的途中再產生新問題,比如說教師可以說一支筆1.2元錢,一個本子2.6元錢,如果你要買一個本子一支筆一共需要花多少錢?這種問題對學生來講很簡單,他們會知道是大概四塊錢左右,但是對于以零化整的問題就會引起學生們的思維發散,讓學生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這樣就不會單單是一個簡單的計算問題了,所以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發散思維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理解。
傳統的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已經很不能適應現在素質教育的教學模式了,數學學科更是如此,所以,教師不僅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教學質量,在課后也要重視學生持續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要從小培養,在課堂之外的時間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對課堂上知識理解的深入思考,讓學生在生活中發散思維去思考關于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打破傳統思維的模式,得到不一樣的理解,也能夠讓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提升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措施
課堂氣氛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前提。
?。ㄒ唬┙⒚裰鳌⑵降?、和諧的師生關系。
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緒能使學生精神振奮,而不良的情緒則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教師要尊重每一名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都有享受成功的愉悅。要把微笑帶入課堂,把鼓勵送給學生,從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只有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思維才能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學生才敢想、敢說、敢問,勇于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商量的口氣與學生進行交談,如:“誰想說說……”“誰愿意說說……”等等。當聽完學生不同意見后,說:“我真榮幸,我和他的意見相同”。話雖簡單,但是足以說明教師已經把自己視為學生中的一員,由此建立起來的師生關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能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理,學生思維活躍,富有創造性,這是數學學習中特別需要的,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關鍵所在。
(二)保護好奇心,激發求知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發學生創造活動的誘發劑,又是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原動力。對某些問題,學生會提出一些離奇的、甚至荒謬的見解。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并誠心誠意地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使學生胸中燃起求知和創造的烈焰。同時,還要善于提出一些既使學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動腦筋才能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和找到問題的答案。要善于運用帶有激勵性、期望性的語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精神。例如“你的想法真妙!”“你為同學們樹立了榜樣!”“誰還有更多更好的解法?”等,這些充滿激情的語言,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結語: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是其核心的素養,發展小學生數學思維也是小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目標。這就要求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要能掌握數學思維能力,然后通過數學方法和數學思維來解決數學問題,只有教師不斷的挖掘并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才能有效的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黃文娟.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符號意識的有效策略[J].教育界,2015,(8):82-82.
[2]徐雙蓮.從“符號感”到“符號意識”――淺談小學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J].數學教學通訊,2013,(22):29,3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8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