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攜美,共享雙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改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在這種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得到了重視,對于初中美術教學來說也是如此。本文對此做了深入研究,結合當前新課改教育背景分析了初中美術教學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有效的教學途徑,以期可以在提高學生美術水平的同時幫助學生鑄造完美人格,實現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初中美術;德育教育;素質教育;課堂教學
引言
新課標的推行倡導全面落實德育教育,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學校在這方面的教育還存在一定問題影響著學生品格意志的養成,在初中美術教學中也是如此,對此有必要進行深入研究,結合實際課堂教學積極滲透德育教育,幫助學生在提高美術能力的同時使其養成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做人態度。
一、當前初中美術教學中德育教育現狀
1.缺乏德育認識
德育教育是需要建立在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基礎上的,如果只停留在說教上自然得不到應有的效果。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在德育教育方面觀念比較缺乏,很多時候都是枯燥而機械的課堂說教,并未真正意義上的滲透進學生心理,更注重技能的養成,這導致德育教育并未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2.教育形式單一
在美術教學中,很多教師對于德育方面的內容只是一語帶過,不停的重復一些學生通過上百遍的大道理,這種模式的教學使得學生的精力很難長時間集中,甚至是討厭聽到這些教育的話,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還導致適得其反。
3 .沒有結合教材
現行的初中美術教材中蘊含著很多德育因素,但是教師卻沒能深挖這些內容,忽視了教材中潛藏的德育思想,只是一味的追求課堂教學效率,注重理論知識和基礎繪畫操作,創作完了作品便算完成了學習任務,直接略過了德育教育。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1 .深挖德育元素,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
初中美術教材中蘊含著很多德育元素,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深入挖掘,并適當放大,將其作為德育教育的主要資源展開課堂教學。比如“愛國元素”就是一種很具代表性的內容,教師完全可以將其當做德育教育的資源。
例如在學習初中美術《沉雄瑰麗的青銅藝術》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古代的青銅器圖片和資料,幫助學生了解青銅器的通途好特點,并介紹一下我國青銅藝術的發展歷史,通過語言加圖片式的講解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傳統藝術文化精髓,感受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的同時開始今天的教學。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在欣賞圖片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就會流露出對于古代人民勤勞智慧的嘆服,從心底油然而生一種身為華夏子孫的自豪感,為學生培養良好的愛國主義精神奠定良好的基礎。
2 .創新教育方式,強化學生的道德素養
傳統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枯燥無趣,教學方式傳統單一,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適當的進行一些美術作品賞析就算完成任務,忽略了德育教育的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的道德素養提升來說也存在一定不良影響。對此,教師應該重視起來,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同時滲透德育元素,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例如在教學初中美術《傳達情意的環保賀卡》一課的時候,教師就要適當創新教學方式,對此筆者做了如下設計:
?。?)課前準備:首先要求學生課前上網積極查詢一些關于賀卡的制作方法,并準備好彩筆、硬卡紙、膠布、彩紙、剪刀、樹枝、樹葉、毛線等工具;
?。?)課堂導入:利用大屏幕展示一些精美的賀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出問題:“大家觀察一下這些賀卡,和平時商店中的賀卡有什么不同?主要制作材料是什么?”這個問題的提出有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紛紛觀察和思考起來;
(3)課堂互動:組織學生帶著剛才的問題進行組內討論,結合課本內容討論環保賀卡設計的要點;
?。?)小組合作: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手中的材料,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制作一張環保賀卡,要充分體現出環保的特點。教師巡回指導。
(5)課堂總結:最后全班展示每小組的作品,相互交流心得,教師進行總結和點評。
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學有效實現了課堂互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美術作品設計,在強化動手能力、培養環保意識的同時,也在小組合作和討論的過程中樹立了一定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潛移默化中落實了德育教育,從根本上提升了學生的道德素養。
3 .實施激勵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
不同的美術作品展現著不同的世界,蘊含著不同的情感和意義。美術作業是學生展現自己能力、表達自己內心的主要途徑,每個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表達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在作品想象、構思、表達方面采用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這也正是學生作品的價值和精彩所在。教師在評閱學生作品的時候,應該細心觀察,找到其魅力所在,注意欣賞學生、鼓勵學生,以激勵教育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使其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對于初中生來說并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美術天賦,有的學生雖然學習認真努力,但是由于天賦不足,作品并不是很好。久而久之,他們開始對美術課產生一種恐懼心理,害怕創作,害怕自己的畫被同學、老師嘲笑。對此教師一定要注意激勵教育,可以展示一張《梵高的自畫像》,并為其講解這幅畫像背后的故事,介紹大畫家梵高的經歷,講講梵高之前雖然懷才不遇但也堅持不懈的故事,告訴學生天賦只影響著你的開始,并不意味著決定你的以后,無論做什么事信心是最重要的開始。經過這樣的講解讓學生受到感染和啟發,改變其學習態度的同時幫助其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正確看待美術,正確看待學習,不僅美術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學生來說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都是不容忽視的,眼下社會所需要的是具備專業水平、道德品質以及科學素養的高素質人才。身為初中美術教師,必須要予以高度重視,平時課堂教學過程中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這些內容選擇有效的方法積極滲透德育教育,爭取在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的同時幫助其健全意志品格,實現美術素養和道德品質的雙向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濤. 淺談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 新課程(中), 2012(2):133-133.
[2]單玲燕. 同德攜美,共享雙贏--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 考試周刊, 2014(89):177-178.
[3]黃瑞杰. 淺析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 新課程學習(上), 201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