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攜“感恩教育”于小學語文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不僅要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同時還應當重視學生的感恩教育,要讓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感恩,要讓學生成為品學兼優的優秀人才。本文對感恩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當中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感恩教育:閱讀
  小學語文課文當中包含了非常豐富的感恩因素,有非常多文質兼美的好文章。只有將這些文本讀懂、讀透,才能夠對文章當中所表達的恩情進行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抓住文章當中的重點,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對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行深入探究。要讓學生懂得是非善惡,要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父母、教師、自然、社會等給予的博大恩情。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細讀,讀出文章的深意。同時,教師還要對課外的優秀文章進行引入,豐富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更好地去體會來自外界的恩情,學會感恩。
  一、感自然之恩
  語文教學工作受到課本的限制,很多相關題材的文章不能大量的收錄,因此在很多知識上不可能面面俱到,針對這種情況,便需要教師精選出優秀的課外文章對課本進行補充,幫助學生增加涉獵,讓學生在擴寬知識面的同時,更好地培養自己的品德。
  例如《特殊的葬禮》這篇文章,它是一篇關于環境保護的記敘文,核心思想在于環境保護思想。文章對賽特凱達斯瀑布的變化進行了記敘,用十分精煉的語言進行了表意深刻的描寫。語文課本當中的文章受到文體局限,對于環保知識的闡述并不夠詳細[1]。學生在學習課本文章時,僅僅停留在了文字的表面上,無法體會大自然的恩情,對此教師要進行充分地補充,將環保相關知識向學生進行普及,讓學生明白環保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學會感恩自然。
  二、感父母之恩
  正所謂“哀哀父母,生我夠勞”,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有很多課文都是以孝敬父母做為主題。例如《春蠶》讓學生體會到了母親的辛勞;《可貴的沉默》教育學生要懂得孝敬父母,并要將父母的事情時刻牢記,時刻對父母有著感恩之心;這些文章都對學生提出了關愛父母,要懂得回報父母的要求。在學習《可貴的沉默》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進行如下課程安排:第一,看圖進行重點朗讀和感悟。第二,開展合作學習,展開交流和討論。第三,進入角色,在朗讀中融入感情。第四,真誠面對,交換思想。以這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了解父母的生日,在生日的時候為父母做一些事情,哪怕是個父母洗腳,為父母煮一碗面,都能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對其孝敬父母的品德進行感悟。從而讓學生對感恩父母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在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送給父母溫馨的祝福;為父母講一個非常開心的故事;為父母分擔家務等等。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孟母三遷》等等有關名人成長的相關故事,讓學生從中感受父母為了孩子的成長所付出的努力[2]。教師還可以召開以孝敬父母做為主題的班會,讓學生對父母的恩情進行討論,從而更好地去體會、去感受父母之恩。
  三、感祖國之恩
  先要從描寫祖國風光的角度來感知中國的地大物博,也要從民族文化的角度感知到祖國的博大精深,進而能體會其自身的底蘊文化,作為祖國優秀的兒女,需要在祖國為難的時刻獻身給祖國。低年級的小朋友,需要明確自己作為中國人的責任,知道國旗、國徽和國歌等,并懂得少年隊員的基本知識。如,《一面五星紅旗》在教學中進行主題的核心鋪墊,并展開有效的教學,通過鏈條式的教學的方式,能讓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創設情景,進行愛國情的鋪墊;自主讀書,感知到愛國情。另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授《趙州橋》等文章讓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與精深。課外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一次愛國主義的故事比賽,通過作業的布置,能讓學生對愛國有新的認同。
  四、教育學生感恩社會
  由于現階段社會的感恩意識十分缺失,所以會讓人感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十分冷漠和自私,致使社會道德出現滑坡。當人不知道感恩的結果是,很難讓一個人真正的融入到社會發展中。為能將學生培育成為社會可用性人才,就要教會學生愛社會、愛人類,更要培養學生博大的胸懷[3]。例如,從課文《一次成功的實驗》中能讓學生學會舍己為人,能讓學生知道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做到真心待人,這樣才能獲得更多其他人的尊重與真心對待;《他是我的朋友》這篇文章能讓學生具有感恩之情,也能讓學生從他人的視角看待問題,引導學生能走入到他人的內心世界,進而能達到育人的目的。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設計幾個重要的環節,以讓學生能獲得更好的感恩教育:第一,抓詞抓句的時候,做到咬文嚼字,從而能理解人物的內心情感世界;第二,通過想象來體驗人物的內心所感;第三,創設情景,在表演中能體驗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并在課下組織學生演唱《愛的奉獻》這首歌曲,通過奉獻愛心的活動,能讓學生真正的感恩社會。學??梢栽诩倨诮M織學生參與到社會的獻愛心活動中,讓學生服務社會,服務社區,關愛弱勢群體,使得學生能接觸到社會,更能關愛到社會,回報給社會一份愛心。
  結束語:語文教學中感恩教育的引入,需要教師在工作當中積極努力,從點滴做起,通過課文中的案例講解和道理滲透,讓學生學會感恩,最終提高其思想品質。
  參考文獻:
  [1] 梁東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感恩教育[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 2016(4).
  [2] 王立杰. 關于感恩教育和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思考[J]. 科學中國人, 2016(12Z).
  [3] 程茜. 感恩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思考[J]. 讀與寫:上,下旬, 2016, 13(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47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