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德育中有效融入感恩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感恩教育在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當中存在重要的意義,同時還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關鍵內容。因此,文章首先闡述了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感恩教育;小學;德育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5-0154-01
感恩指的是感謝得到的幫助和關心同時愿意回報的傾向。它屬于一種生活心態與處事理論,屬于中華民族的良好傳統,還屬于一個人的基礎道德素養。不明白知恩圖報的人會被大家所譴責,同時如果缺少一顆感恩的心一定會造成人的感情出現疏遠、社會變得冷漠。
1.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必要性
?。?)感恩教育有助于打造健全的人格
在小學階段的德育教學當中,感恩教育的實行能夠有利于學生生成優良的心態,用更加主動樂觀的心態去應對生活與學習。目前,社會中獨生子女相對多,大部分家長對于自己的子女過于寵溺,導致學生們在遇到困難與挫折的時候很難合理的處理,很難獨立自強,受不了任何的風吹雨打。感恩教育的實行能夠讓學生用更加主動樂觀的心態去解決學習與生活當中碰到的一些困難,有利于學生打造優良的品格,建立健全的人格。
(2)感恩教育有助于學生深層認識生命
我們的生命是十分難得的,都是母親十月懷胎,通過分娩的痛苦與生命危險得來的,這不單單需要受到社會、家庭與國家的珍惜,最關鍵的是,他應該獲得自身的珍惜。注重生命方面的教育,不單單是我們自己的生命,還應包括動物的生命、植物的生命以及整個人類的生命。感恩教育可以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培育學生對于父母給予生命的感恩,培育學生對于社會關愛的感恩,體會生命獲得的不容易,注重自身與其他人的生命。
2.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實施策略
(1)塑造教學環境,激發學生感恩
在小學階段的道德教育過程當中,在展開感恩教育時,要求一種濃烈的教學環境當作支撐。很多的感恩教育實踐驗證,濃烈的感情環境能夠推動感恩教育的落實,使之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以往在展開感恩教育的時候,單純的道德說教,給學生傳授部分課本當中的感恩知識內容,很難引起學生的關注。而建立一種濃烈的感情環境能夠有利于學生建設一種感恩的情懷。在塑造情感環境的過程當中,可以選擇從以下兩個層面著手:一是組織展開一系列和感恩教育相關的活動。比如,圍繞對于父母的感恩,組織展開主題演講,在學生著手準備的時候,老師要強化引導,促使演講的內容更加多元化,提高感恩主題演講的渲染力。塑造濃烈的感情環境,學生在建立感恩觀念的同時,可以更有效地懂得感恩和回報。二是做一些和感恩教育相關的黑板報,給學生介紹和感恩相關的知識內容,并且在院校的報刊欄或者是顯眼的地方,張貼部分優質的和感恩教育相關的文章,提供給學生展開賞析,以此打動學生的內心。
?。?)家庭教育參與,培育感恩情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會學生有感恩的思想,這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這就需要家長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家長應該塑造優良的家庭文化環境,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形成和諧友善、互相尊重體諒的關系;第二,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方法應該是民主的,不應該是過于溺愛或者產生家庭暴力,需要在給孩子愛的同時讓孩子懂得怎么愛別人;第三,家長需要花時間陪伴孩子親近自然,培育感恩自然的感情;第四,家長要展現自身的標桿作用,言傳不如身教,運用自身的真實舉動教給孩子怎樣進行感恩。
?。?)按照教學內容,實現感恩體驗
在小學階段的德育教學當中,感恩教育需要和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效融合在一起。任何和生活相背離的感恩教育就變成了空話。所以,小學階段的老師應該善于找到課本內容和生活存在的關聯,推動感恩教育的落實。老師可以按照教學內容展開感恩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回到圖書館尋找一些有關母愛的文章,在網上搜集有關發揚母愛的美文詩詞,同時引領學生每天到家以后,給媽媽表達一句溫暖的祝福語或者是一個擁抱,也可以給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恩媽媽對自己付出的愛,回饋母親的愛。老師還可以帶著學生組織展開“難忘師恩”的征文活動,促使每個學生都可以討論一下老師有哪一件事情最令自己難忘和感動。組織演講,讓學生能夠在講臺上進行演繹,體會感恩的氣氛,從而塑造良好的師生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體會到師生之間的情感。
此外,在實際教學當中,如若碰到一些國家的節假日,比如:植樹節、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母親節和父親節等等,老師可以根據具體的節日,帶著學生展開感恩教學活動,在植樹節要感恩自然,懂得保護環境;在母親節和父親節,讓學生懂得感恩父母對自己的愛,回到家庭當中要為家里人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或是親手送出一件自己制作的小禮物當作祝福等等。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因此老師需要充分運用節假日,對學生展開感恩教育,讓學生懂得感恩,身心獲得全方位的健康發展。
總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德育的教育結合在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當中,合理利用課本當中的德育資源,營造學校的德育氛圍,注重家庭感恩教育的培育,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組織展開展感恩實踐活動,可以推動學生形成良好的三觀。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項長時間堅持的繁瑣工作,要求學校與老師為之付出長期努力,強化德育教學的渲染力,繼而推動學生完善人格的形成,培育社會主義建設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閆靜.陶行知生活教育視閾下的小學生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8
[2]黃慧.淺談學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8(07):94-9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