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幼兒園開展感恩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幼兒園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幼兒“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家鄉、愛祖國”的高尚情操。在所有的培養目標中,以尊重、熱愛自己的父母為基礎,是一切愛的根源。只有培養幼兒熱愛父母,才能夠培養幼兒更好的尊敬長輩、師長,熱愛社會大家庭、熱愛祖國。根據《3--6歲兒童發展指南》在幼兒階段,是開展啟蒙感恩禮儀教育的關鍵時期。培養孩子文明習慣素養,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增強幼兒責任意識和關愛他人意識,培養幼兒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從感謝身邊的親人做起,體會人間最濃厚的情感。學校在進行幼兒教育的時候,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合理設置教學內容。
一、幼兒園開展“感恩”教育的意義
一個人從小樹立感恩意識、懂得感恩是中華民的傳統美德,目前有大部分孩子養成自私自利,對長輩毫無禮貌、不知道知恩圖報,唯我獨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因此,在家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十分重要。幼兒園時期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當前,幼兒園要注意營造濃厚的人文環境,開展各種感恩活動,創設有趣的情境滲透感恩教育,讓幼兒去體驗、感受,知道何謂“知恩”、懂得“報恩”,最終理解“感恩”,將感恩化為行為,是幼兒園開展對幼兒的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工作。
中華民族是五千年的文明之古國,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的教育,《三字經》里也有孔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孝字當頭,而行孝必先知恩感恩。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小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有著十分特殊的價值和積極的意義。
二、言傳身教,成人的榜樣作用
1.家長的言行
教育孩子要孝親敬老,還是要靠家庭感恩教育來實現。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幼兒的各種習慣與行為首先來源于家人。在家中,家人的一言一行,在有意無意中逐漸形成,孩子們都會看在眼里,慢慢的記在心里,久而久之孩子們會在這樣的氛圍下,不自覺的表達自己的愛與關心。
2.老師的言行
教師是兒童的第二父母,是孩子眼中的圣人,是花園里精心培育幼苗的園丁,是細心雕塑人的心靈的雕塑家。因此,教師的一切言行都會在孩子面前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要在教育的過程中做大量耐心細致的工作,不要把感恩教育當作是一種對孩子必須完成的具有指令性、改造性的工作來做,如果讓孩子的熱情和做人的信心產生抵觸情緒或仇視的心態,不僅會前功盡棄,還可能會讓幼兒領會一個錯誤的信息,如果教師在孩子面前,用自身的言行寬容地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和幫助他們,那么孩子將來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他人。每個孩子都有長處和短處,所以作為教師就應該擁有一顆平常心,全面、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弊鳛橐幻處?,就應該做到正直善良,胸襟坦蕩,公正為人,把自身作為感恩教育的教材,樹立起這樣一個信念:“用崇高去培養崇高,用真誠去換取真誠,只有寬容的土壤才能培育出富有愛心的靈魂?!弊尯⒆幽軓慕處熥陨淼难孕兄畜w會到,如在日常生活中,對個別幼兒的不良行為,教師注意不要在全體幼兒面前提出,并進行惡語批評,可以輕描淡寫告訴孩子這樣做不好,但注重個別教育,私下讓孩子知道這樣做的不好;對比較嚴重的,必須給孩子相應的懲罰。比如,老師有意疏遠他,讓他知道,他這樣做,老師很不喜歡,小朋友也不會喜歡。等他改正了,知道自己錯了,老師還是喜歡他的,小朋友也是愿意和他一起玩的。
三、注意感化,營造感恩環境
1.幼兒園環境
目前對于幼兒來說,幼兒園的園本文化對于孩子的影響極其重大,三歲的孩子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除了接受老師的教育,更會受幼兒園整體滲透出來的人文化氛圍的熏陶。幼兒園環境如果盈溢著濃厚的人文化感恩氣息,孩子自然而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我們幼兒園把對幼兒感恩教育滲透到幼兒在園一日活動,積極爭當小標兵活動、環境資源創設,教育教學、游戲活動等方面。
2.社會環境
社會是感恩教育的最好教材,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進行感恩教育。如帶幼兒參觀家鄉的名勝古跡,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帶幼兒去參觀成人勞動的場面(如建筑工人揮汗工作),來激發孩子們對他們的感激之情。
特定的中國傳統節日是進行集體“感恩”活動最佳方法,每學期的“三八節”“教師節”“父親節”“重陽節”等等,帶孩子們走出去,如“重陽節”時到敬老院,讓孩子們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送上一份愛心禮物或一段精彩的節目表演,“三八節”,“父親節”給爸爸、媽媽獻上一份表達愛的禮物、感謝他們對自己無私偉大的愛以及工作的艱辛等等,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對以自我為中心的獨生子女來說,單純的口頭教育是很難接受的,我們在這些眾所周知的節日里開展專門的集體的感恩活動,讓孩子們在一個大的氛圍中感受家人對自己的愛、學會“感恩”,在一次次這樣的活動中,讓孩子們內心被融化。
總之,幼兒園應采取各種措施,通過感恩教育,讓孩子們懂得人的一生中應該感謝的不只是父母,還有老師親友、同學、朋友、陌生人等等,一顆感恩的心,難以填充整個世界,但如果讓它來感染他人,就會讓感恩撒滿世界。讓孩子們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學會“知恩”“感恩”“報恩”使自己成為建設溫馨和諧社會的未來一代新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7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