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曾有一首歌讓我銘記于心:“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你讓我越來越相信自己……”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更應要學歌中所唱的,做一個有心的老師,把特別的愛獻給那些特別的學生。
在我們的工作中,幾乎每年都遇到些特別的學生,也就是問題學生。他們或是障智、或是道德品質差、或是行為不良、或是心理不健全。這類學生往往來自特殊家庭。表現為學習成績差,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紀律散漫,有自卑、戒備、逆反、冷漠、情緒不穩定、易沖動等心理問題。所以他們往往不受同學歡迎,不被老師喜愛、重視,容易造成教育的缺失,他們的行為往往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后果。
《新課標》強調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如何對這個特殊群體進行教育,我主要采取了四多對他們進行教育。
一、多一點寬容
古人云:“人非圣賢,熟能無過”。寬容是一種美德,面對特殊的學生,教師要善用一顆寬容之心。曾有一個孩子,每每想起總讓我有點心酸。鐘楚茜,11歲,一位皮膚黝黑,個子弱小的女孩子,3歲時的一次高燒,給她留下了長短腳的后遺癥,禍不單行,7歲那年,母親病故,父親外出打工維持生計,她只有跟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開學初的第一見面,她那孤獨無助的眼神,形單影薄的個子,膽小拘謹的舉止,讓我的心猛地一震:我知道這是一個自卑、缺小愛的孩子。就像同學暗地里給她起的外號——“真可憐”(鐘楚茜),對這樣的學生,我提醒自自己千萬不要急躁。.她的手腳不好使,早上上學偶有遲到現象,我則對她大開“綠燈”,從不批評;寫作業慢,我就讓她什么時候完成就什么時候批改,從不為難她。盡管成績很差,我卻從不在同學面前批評她。并大張旗鼓地說:“只有盡力去做了,就不要自責,你一樣是老師心中的好學生……”正因為老師的寬容,班里的孩子們學會了包容他人的缺點,不再岐視她了,懂得了尊重和理解的含義;正因為老師的寬容,鐘楚茜已不再楚楚可憐了,整個人慢慢地樂觀起來了,小臉蛋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二、多一點偏愛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是品格還是智慧,都未能充分地發展,只有真心實意地愛學生,才能會精雕細刻地去塑造他們的靈魂?!彼裕處熞詫捄甑男貞褠蹖W生的全體,不僅要愛“鳳凰”,而且更愛“丑鴨子”。對于問題學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殊群體,必須正確認識他們,將濃濃的師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在他們身上傾注更多的愛。我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葉燁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上五年級時,剛滿11歲,是個智力低弱的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怪癖,行為表現和同齡人格格不入,大多數同學都看不起他,常用“傻瓜”、“白癡”的字眼來稱呼他,有些調皮的學生甚至捉弄、取笑他。記得一次課堂上,上了十分鐘課時,坐在葉燁旁邊的同學就大呼:“老師,葉燁往礦泉水瓶屙尿玩啦!……”一時間,教室就“炸”開了,有大笑的,有起哄的,有跑過來觀看的……唉!沒想到剛開學他就給了我一份棘手的見面禮。面對這樣的學生,我該怎樣做呢?一是與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其家庭情況,讓家長與老師在教育孩子上能達成共識,做到齊抓共管;二是教師要以身作則,給予他更多的關愛,不歧視,不責罵他,堅持正面的教育,如教育他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等;三是引導全班同學正確看待他,善待他。因為一個人的愛是不夠的,作為一名“健全”的學生應該生活在溫暖的集體里,享受到集體給他的愛。于是,我就趁葉燁不在時,在班上規定了一條制度,不許取笑、欺侮他,而且叮囑所有的同學都要幫助他。例如看到葉燁有不好的行為要嚴肅地指出他的錯誤,并幫助他糾正。男生負責教會他上廁所,系鞋帶等;四是側重于表揚。例如,下課幫老師提錄音機,撿起地上的垃圾放進了垃圾桶……,我對其的行為表現予以表揚,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愛,這樣才能令他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從而糾正不良和行為習慣,逐漸“長大”。
三、多一點鼓勵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鼓勵學生,學生感受到鼓勵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他可以促進他們勤奮學習的愿望。”可見,多給后進生一點鼓勵,尤為重要。如專心聽課時,給學生一個贊許的眼神;讀書響亮時,一個點頭;作業整潔時,批注一行鼓勵的話語等等。所以,請不要吝嗇我們對學生的鼓勵,每一天,每一堂課,都讓陽光撒遍每個孩子的心靈。只有這樣,才能善于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長處,從而揚長避短。
四、多一點引導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正確地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非常重要。在課堂內外,引導學生以豁達的心態正確面對成功與失敗;在教材和生活中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引導他們,叩開他們的心扉,喚醒他們的心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例如,我校利用鄧發的故事來教育學生做一個愛國的、正氣的人;在班中樹立先進典型,認識自我,讓學生分清是非,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發揮了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例如學生——李偉榆,見到自己的同班同學小強上學受猛烈的陽光照射,就偷了別班學生的錢為朋友——小強買了一頂帽子。他的這種“義氣”讓人哭笑不得。這就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了,向他說明了真正的友誼的含義,應怎樣用正確的行為去幫助同學,并指出其的錯誤行為,由此可見,在對問題學生的教育中,對學生多一點正面的引導,才能讓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
同在藍天下,為了讓每朵“花兒”都能享受陽光,更需老師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們,把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收獲特別的教育效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