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時期基層教育工會工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從傳統的走讀教育模式到新時期的寄宿制教育模式;新時期、新形勢下廣大職工更重視自己的合法權益。基層學校教育工會組織,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如何搭建起學校與教師溝通的橋梁,最大限度地保障教職工的權益不受侵害?
關鍵詞: 新時期 教育工會 工作
三江縣高基鄉中心小學是三江縣首批寄宿制試點學校,從2006年開始集中辦學。先是三至六年級學生集中到高基中心校,然后逐步撤并偏遠的村校、教學點,到2018年全鄉村校、教學點全部撤并,所有學生、教師集中到鄉中心校。
教育模式的轉變,給基層工會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尤其是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順利召開,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又成為人們熱議的一個重要話題。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作為基層學校工會組織,如何才能發揮自身優勢,最大限度地保障教職工的權益不受侵害?我認為基層學校工會要充分發揮好以下幾個重要的職能作用,才能在學校教育教學事業發展中找準位置,更好地為廣大教職工服務。
一、重視教師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教育,加強教師團隊建設
首先,不斷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我校工會一直積極配合學校黨支部組織教職工學習黨的基礎知識、新的《黨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體系,積極組織黨員及教職工投身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和“兩學一做”活動,并將理論學習與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在提高教師政治覺悟的基礎上,開展行之有效的師德教育。除了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縣教育局主辦的師德師風培訓、愛崗敬業學習、寒暑假“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交流培訓活動,還規定每周五下午為全校教師例會及師德學習時間,使之成為制度。經常性的學習,使教師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職業觀,形成了良好的品德。教師們紛紛埋頭于教育教學工作,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全校有19名黨員,起著模范帶頭作用,成為學校各項工作的堅強堡壘。工會還重視加強法制教育和學習,在師德教育活動中,強調依法執教、依法治校。學校工會組織教師學習《工會法》《教師法》《中學教育政策法規》《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與教育相關的法律文件,組織參加普法學習考試,通過知識競賽,答題、演講比賽、問卷調查等形式進行檢測,每學期讓學生填寫“評教表”,對全校老師的師德及教學態度作出客觀評價,樹立師德典型,讓教師們經常對照反思,堅決杜絕違法違規的教學行為。
其次,學校工會注重培養教師的教學能力。工會督促學校并創造一切條件,通過組織各種活動來提高教職工的業務能力。工會為教師訂閱了大量有關教育教學的書報雜志,鼓勵教師博覽群書。為了讓教職工盡可能多開闊眼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工會配合學校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選派骨每年派送各學科教師到柳州、南寧、桂林等地參加新課改培訓,每學期組織班主任到省內外知名學校學習班級管理經驗,又先后邀請廣西師市、縣專家到校作專題講座。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拓寬了教師的視野,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涌現出了一大批理論精、業務能力強的骨干教師梯隊。
二、充分發揮工會職能,使工會成為教師職工的堅強后盾
首先,關注青年教師的思想和成長。我校近幾年調進來的青年教師越來越多,其中外地青年教師也在增多,他們遠離親人在此工作。為讓這些教師安心工作,工會積極向學校反應他們的緊迫困難,學校爭取到了教師周轉房,解決了老師的休息和住宿問題。工會組織實施教師結成師徒對子,促進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由于長年堅持,許多青年教師很快成為教育教學骨干,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工會還經常舉辦外地教師座談會,認真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和生活困難,同時一絲不茍地做他們的思想穩定工作,樂當他們生活、婚姻上的“紅娘”,使他們克服了不安情緒,專心工作,迅速融入了我校整體教育教學之中。青年教師們都能既來之則安之,并愛上了我校工會組織。
其次,特別關心教職工的實際生活困難。學校工會堅持每年走訪困難教師、退休教師的家庭,從活動經費中拿出一部分慰問這些家庭,春節不忘給他們發放必要的慰問品,并逐年提高慰問標準;教師有婚、喪事,工會組織人員前去慰問,把學校的溫暖送到每個教工的心坎上;因工作,多位老師積勞成疾,患上重病,工會積極向各方募集資金,幫助患病教師醫治身體,渡過難關;每年組織教職工參加省市級別醫院的體格檢查,關心保護教師的身體健康。工會還特別關心女職工,每年組織“三八”“六一”游園活動,讓女職工的節日生活豐富多彩,幫助協調女教工生二孩安排其他老師頂崗問題,解決她們小孩入園、入學問題,消除她們的顧慮。使她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之中,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學校的管理和發展之中。
三、積極開展各種文體活動,豐富教師的業余生活,加強教師間的情感交流
為了緩解教師的工作壓力,在工會的建議下,學校申請資金建設教工塑膠籃球場、購置教師鍛煉運動器材,讓教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健體強身;利用工會活動時間開展各項文體比賽,每學年都舉辦校內職工運動會、登山比賽、“五四”“七一”游園活動。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教師們既鍛煉了身體,又培養了頑強拼搏的團隊精神,陶冶了高尚情操。同時工會還組建了我校教工舞蹈隊、侗族大歌表演隊、合唱隊,愉快的文體活動增進了教師之間的感情和友誼。
總之,我校工會一直發揚著其優良傳統,創造性地為教工服務,為學校發展服務,為學校黨政服務,從而真正成為教師成長路上最可信賴的、貼身的得力后盾。因此,學校工會2017年榮獲了“全縣先進教職工之家”光榮稱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7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