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其實,舍其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卻終有一日只余落英,雖也繽紛,終不長久。
接天蓮葉,映日荷花,最終只能留得殘荷聽雨聲,雖也風情,終不可靠。
然而,人們往往更注意事物華美的外表,就如那桃花之夭、碧荷之艷終不長久。唯有那土、那地、那池、那水,它們雖普通卻永恒,雖不被人關注卻默默奉獻,那些撕下偽裝的真本事、真性情,才是人們需要關注的。
正所謂,重其實而舍其華。
作家木心說“見名人,要見其人,不見其名”,說的便是要重其實而舍其華。而當今多少人憑借衣著判定身價,憑借頭銜斷定尊卑,憑借學歷證書斷言才能。更可悲的是,有些人一邊嘲笑“買櫝還珠”的人愚笨,一邊欣賞著木盒丟棄了珍珠。評價人的時候,更應該重視的是內在的東西。
當一個無所事事的混混游蕩于市井,幾乎所有的人都只看到了他紈绔的表象,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他用人不疑的大氣與勃勃野心?史書中評價劉邦過去的經歷,把那當作他薄發前的蓄勢。而他蓄勢的時候,大概也只有有慧眼的人才看得到落在他身邊的一圈圈光輝吧。
當一個衣衫襤褸的人推開編輯部的大門,多少人厭惡地瞄他一眼便不再搭理,多少人象征性地看了眼手稿便生硬拒絕,而終有一日有人舍其外表,看到了蒼勁的字跡和飛揚的文思。不知當年那個慧眼識人的編輯在“大仲馬”的名字響徹文壇后是否也有些許的驚訝。但正是他的重視內在發現了一顆文學巨星。
重其實,舍其華,看似簡單,實則不易。這需要我們以平常、平等的眼光與心態去面對周遭的一切。不被外表的美迷惑,不因外在的丑生厭,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不去管他的身價與出身,去挖掘一個人的本質,去看他內心最真實的東西。
我不愿做那愚人,執著于桃花的夭、荷花的艷,因為欣賞精美的盒子,而忘了盒子里的珠寶。我更愿透過虛無的表象,公正地、認真地去欣賞那并不引人注目的內在。
重其實,舍其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82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