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是幼兒普遍喜愛的、自愿的、主動參與的活動,是幼兒通過親身體驗而獲得生命活動意義的活動,兒童是在游戲的生活和發展中獲得成長。
關鍵詞:游戲;幼兒;活動
一、游戲的特點與價值
?。ㄒ唬┯螒蚓哂兄鲃有院妥栽感浴?
游戲是幼兒自主自愿的活動,幼兒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階段,肌肉組織發育明顯,骨骼系統生長迅速。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均有一定的發展。特別是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游戲中的動作和玩具材料的形象性能使幼兒易于接受,并樂于從事游戲活動。因此,游戲能適應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符合其身心發展的特點。
(二)游戲具有社會性
游戲的內容、種類和玩法,受社會歷史、文化、習俗等影響。幼兒在游戲中會感受到快樂和滿足。通過控制所在的環境,表現自己的能力和實現愿望,從成功中獲得愉快和滿足感。游戲是輕松的活動,不需要為了達到一定的目標而感到過分緊張和壓抑,因此,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總是現出輕松和愉快的情緒。
游戲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課程游戲化的價值
課程游戲化能吸引幼兒專注地投入活動,激發和提升他們的興趣,滿足他們的需要,從而獲取更多的新經驗。課程游戲化是幼兒園課程改革和發展的基本路徑和指導思想,用游戲方式組織課程,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課程游戲化具有多方面價值:
?。ㄒ唬┱n程游戲化滿足了幼兒的生理需求
幼兒在游戲中會反復練習各種基本動作,如抓、爬、滾、跑、跳、攀登、投擲等。這些運動不僅能促進他們骨骼、肌肉系統及體內新陳代謝和運動機能的發展,還可使幼兒動作的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得到提高。
?。ǘ┱n程游戲化適應了幼兒的心理需求
1.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的認知和發展。
幼兒是以融合的認識方式來認識世界的,這種認知方式通常外化為幼兒的游戲。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幼兒這種獨特的認知方式,調整我們的課程,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游戲和實踐獲得多方面的經驗。
2.游戲促進幼兒言語的發展。
幼兒期是兒童言語不斷豐富的時期,是熟練掌握口頭言語的關鍵時期,也是從外部言語逐步向內部言語過渡并初步掌握書面言語的時期。語言在幼兒游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兒要學會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和想法,領會別人的意思;同時也要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
3.游戲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
游戲總是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融為一體。在感知事物、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能培養幼兒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又能促進幼兒不斷地自我探索、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思維判斷能力,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ㄈ┱n程游戲化促進了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幼兒特別喜歡模仿,擬人化心理特征明顯。所以,以擬人化的活動形式,運用頭飾、布偶、夸張的動作等吸引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既滿足幼兒愛模仿的心理需求,又讓他們在活動中主動掌握知識與技能。在教學活動中融入好玩的游戲,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借助有趣好看的教具來吸引幼兒注意力多采用正面激勵的方式,給予反應靈敏的幼兒高調的表揚,或物質獎勵,引導其他幼兒進行模仿,投入到游戲活動中
三、課程游戲化的途徑
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要把游戲融匯于幼兒園一日生活,充分體現寓教育于游戲之中的理念。
(一)主題教學活動與游戲活動有機地整合。
幼兒園要將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成為游戲活動展開的過程。如:
如在小班“小小蛋兒把門開”主題活動中,教師和孩子及家長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蛋和蛋的圖片、畫冊,把各種蛋的圖片布置在活動室四周,形成一個蛋的小世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隨時觀察、討論。圓溜溜的蛋惹人喜愛,會滾,會轉;薄薄的蛋殼一不小心就會破碎;圓圓的蛋里還會孵出小雞、小鴨……一只只蛋就是一個個秘密,等待著孩子們去探索它的神秘。
由此,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設想各種游戲,比如:科學游戲――滾蛋比賽,體育游戲――我是小雞蛋,感官游戲――真假蛋寶寶…… 根據彩蛋鮮艷的色彩、美麗的花紋、圖案,教師可以設計美工活動“制作蛋殼畫”和親子游戲――歡樂蛋蛋碰。在此基礎上,也可以投放一些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探索、學習、制作蛋娃娃等等,比如按數量讓幼兒做數學游戲――生蛋比賽。根據幼兒的興趣、能力不斷展開主題探究活動,及時調整、更換活動材料,使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密切結合并相互影響,在主題活動的展開過程中,生活活動、教學活動、游戲活動就有機整合在了一起。
(二)運用生成策略將創造性游戲有機地融入課程。
創造性游戲對幼兒身心發展有著特殊意義,如何使之有機地融入課程,是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一個策略問題。創造性游戲對兒童發展的特殊影響是其他游戲不能替代的,因此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有專門的創造性游戲時間。如:幼兒學習《小蝌蚪找媽媽》后,在游戲時常常模仿小蝌蚪的形象;另一種是情節性較強、內容豐富、角色較多的主題游戲,比如文學作品《老鼠嫁女》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于是圍繞老鼠和貓兩家發生的故事,幼兒生成了為期一周的主題游戲。
四、結語
游戲化意味著游戲不只是教學的手段,還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游戲不只為教學服務,也有它自身存在的價值,因此教學也應為游戲服務。孩子是以“融合式”的認知方式來認識世界,積累經驗。
參考文獻:
[1]金建生、王玉生.學前教育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3.9
[2]張艷麗.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必要性[J].《素質教育》2017年10月總第251期。
[3]楊愛榮 讓游戲伴幼兒成長[J].讀寫算(教研版),2014,(12)。
[4]吳瑞 傳統游戲精神促使幼兒園課程游戲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5,(1)。
?。ㄕ憬〗B興市柯橋型塘幼兒園 312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1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