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專業術語表達能力培養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要求。本文對全國I卷高考生物試題的命題趨向以及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存在的術語表達不規范、不簡潔、詞不達意等現象進行分析,結合高中生物教學內容,總結了通過激發興趣、攻破問題、構建概念圖、課堂互動和整理錯題集五個策略培養學生的專業術語表達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物;專業術語;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1-0032
  近幾年,高考全國I卷生物試題的命題思想不再只停留在知識立意層面,而是轉向能力立意層面。因此,在生物教學中,重視學生能力的提升是不容忽視的,其中生物專業術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生物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組分。生物專業術語表達能力實質上是學習、理解、運用生物專業術語的能力。平時,我們教師都對學生答題屢次出現表達不規范、詞不達意、不簡潔或是出現錯別字等現象嘆氣,即便他們已經掌握了相關的生物學專業知識。因此,生物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術語表達能力。本文就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專業術語表達能力總結了幾點教學策略。
   一、激發興趣策略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因素。生物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生物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巧妙地聯系生活實際,一方面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知識源于生活,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例如: 講授“細胞呼吸”時,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生物知識分析、思考和解決生活問題時:1. 當劇烈體育運動后,為什么會出現腰酸背痛?2. 水稻長期被水淹時出現爛根現象,為什么?3. 種子入庫前必須對其干燥處理,降低種子中的含水量的原因是什么?教師還可通過創設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生學習了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師可以追問:“用黑藻葉片或根毛細胞可以作為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材料嗎?為什么?觀察根毛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現象,應該如何操作?”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探索的狀態,同時也加深學生對細胞壁、原生質層等術語的鞏固。
   二、攻破問題策略
   生物專業術語的形成是動態過程,這一過程展現了它豐富的內涵。在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設計一系列相互聯系,層層遞進的問題,以問題串的形式引導學生體會術語的內涵和外延。在進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授課時,精心設計了幾個問題:1. 噬菌體是怎樣生活的?能否用培養基來培養噬菌體?2. 你會采用什么樣的科學方法來研究哪種成分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可用哪些元素去標記噬菌體的成分?3. 用不同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注入大腸桿菌體內的是什么?4. 攪拌和離心的目的分別是什么?假如攪拌不充分或者保溫時間過長或者過短會造成什么影響?5. 實驗結果是怎樣的?實驗結論是什么?通過這樣分步設置問題,問題以層次性推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活躍課堂教學。
   三、構建概念圖策略
   平時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并記住一個獨立的術語,但術語間的聯系并不清晰,沒有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在解決問題時往往不會準確運用。繪制概念圖策略恰好能夠提供清晰的專業術語知識網絡圖解,有利于學生把握整個知識結構,進而熟練地遷移術語知識。概念圖的繪制因不同課型也有所不同。如:講授蛋白質,新授課的概念圖可按元素組成——氨基酸——多肽——蛋白質這條主線,氨基酸聯系其種類和結構通式,多肽聯系化學鍵名稱,蛋白質聯系其功能多樣性及原因。
   四、課堂互動策略
   在教學中,教師經常發現學生在課堂上聽懂了專業術語,但要他們復述時,卻回答不出來,如:姐妹染色單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非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四分體、染色體組等。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交流各自的見解,這樣增加了學生的語言表達練習和發展的機會,同時學生的疑團及時得到了解決,進而加深學生對術語的理解和提高術語表達能力?;咏涣骱?,教師要做必要的點評,引導學生總結歸納術語的復述要點。雖然過多的課堂互動交流可能會耽擱一些課堂時間,但是只要教師精心準備、及時引導,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教學效率會大大提高。
   五、整理錯題集策略
   學生在學習生物過程中會產生各種錯誤,常見的錯誤類型為:其一是容易將生物專業術語寫錯別字,比如,“液泡”寫成“液胞”,“類囊體”寫成“內囊體”等;其二是對生物專業術語理解不到位,出現混淆現象,例如:在比較H2O2酶催化H2O2的分解和在加熱條件下H2O2的分解實驗,可以得出什么結論?有些學生認為酶具有高效性;其三是審題不認真,粗心大意,誤填生物專業術語。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錯誤資源,善于引導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從而提高專業術語的表達能力。教師需要提高術語教學能力。首先,教師平時收集學生易錯的術語和分析記錄錯誤原因。其次,是針對不同錯誤原因在教學設計中做好調整策略。最后,是引導學生收集、整理和使用錯題集。學生則通過錯題發現知識的漏洞,使得學習重點更突出和效率更高。
  專業術語具有豐富的內涵,是學科的精髓。通過激發興趣、攻破問題、構建概念圖、課堂互動和整理錯題集五個策略培養學生的專業術語表達能力,可幫助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生物學科,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這種對專業術語的學習能力還可以遷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非常有益。
  參考文獻:
  [1] 曹 陽.生物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專業術語的表達能力[J].生物學教學,2013(2).
  [2] 許瑞芬.生物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生物學教學,2004(10).
   注:本文系廣州市白云區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專業術語表達能力的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5GHKT38。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大同中學(原廣州市第八十中學) 51054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5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