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中高段數學閱讀興趣策略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學是一門學科,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語言。數學閱讀有助于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交流能力的培養。如果學生僅靠課堂上聽老師的講授是難以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數學語言系統,只有通過自己親自閱讀,才能與教材語言交流,才能規范自己的數學語言,鍛煉數學語言的理解力和表達力,提高數學語言水平,從而提高數學語言交流的能力。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恰當贊美問題情景數學活動;課外材料;信息技術;閱讀興趣
我從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三十多年,所教學生無數,組織過的數學檢測多次,在一次次檢測后,我們經常會聽到學生發出這樣的感慨:“唉呀!這道題目怎么沒看清楚?!薄拔覍忣}不夠仔細!”“我沒理解題意?!薄@樣的解釋從表面上看似乎合情合理。老師也一次以一次地說:“同學們,考試一定要細心,要把題目讀懂?!鼻ФHf囑,考試下來,學生還是老問題。一直以來,老師都是埋怨學生粗心,做題不細致,始終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通過參加小學數學閱讀課題研究,在研究中不斷反思,教師的我清楚地認識到是什么原因導致學生粗心做錯題,其根本原因是學生缺乏數學閱讀的方法和經驗,更談不上養成數學閱讀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軉酒饘W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币囵B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提高數學閱讀能力。首先要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想讀、愛讀、樂讀。
一、恰當贊美,激發閱讀興趣。
眾所周知,人們都認為數學學科比較呆板、單調和乏味,而數學本身的內容安排也不如語文生動形象。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讀教材,學生讀后,教師要用豐富的語言給予學生進行評價,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我校的李長容執教人教版二年級數學廣角《簡單的排列與組合》時,李老師在本節課里用到了這樣一些語句:如,抽生讀題目后,李老師贊揚:讀得真好,準確、流利,還很有感情!讀第一把鎖的密碼要求時,學生說出關鍵詞后,師: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好孩子。你的回答真精彩。你真是個會動腦的好孩子。你真棒……通過這樣的鼓勵,學生自然地對數學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創設問題情景,激發閱讀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年齡特征和個性特點,以教材為載體,以語言訓練為主要內容,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問題要精辟而具體,要有針對性,新穎而有趣;要有適當的難度,富有啟發性。同時,讓學生產生認知上的沖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如我校胡志菊老師執教《千克的認識》時,她是這樣創設問題,揭示課題,讓學生帶著求知欲讀教材的:師:同學們認真看圖(教師動畫播放大象和螞蟻拉手腕比賽,比賽剛開始,螞蟻就敗下陣來,全班同學哈哈大笑)。師:笑過之后應該有思考,這樣的比賽公平嗎?生:不公平。師:為什么?生:它們的力氣相差太大,一個屬重量級,一個屬輕量級。師:你怎么知道它們誰輕誰重的?生:用眼睛看出來的。師:你會觀察,還有嗎?生:可以測量它們的體重,比一比就知道了。師:你的方法很獨到,你見過體重計嗎?教師很快引出了“千克”一詞。師:誰知道千克的相關知識。學生很快地閱讀教材,從教材中尋找答案……
三、開展數學活動,激發閱讀興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經驗。”這就告訴我們數學老師,在教學中,不要只是教學生做題,更重要的是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讓他們在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經驗。
四、閱讀課外材料,激發閱讀興趣。
課外閱讀材料是指附于教材之后的數學小史料以及數學小知識等,這些材料主要是針對教材中的重要數學概念的背景介紹、知識延伸和實際應用。材料中往往包含豐富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解題技巧。如:我在教學《百分數》一課時,學生學習百分數后,我突然問:同學們,我們學習了百分數的寫法和讀法,都知道怎樣寫百分數和讀百分數了,誰知道千分數和萬分數的讀寫法呢?同學們感到驚奇,想知道怎樣讀寫嗎?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想。這時老師引導學生讀閱讀材料,學生非常激動,認真地閱讀,從中掌握千分數和萬分數的讀寫法。因此,通過閱讀課外材料,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五、運用信息技術,激發閱讀興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信息的來源越來越廣泛,且具有超時空、傳播速度快、內容豐富等特點。針對現實條件,教師應指導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獲取知識。我們應引導學生正確利用信息技術來開展閱讀。通過這種形式,不僅擴充了個體知識信息的容量,以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如:我校李長容老師在教學上就很注意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李老師在《數的排列》教學中,做得非常好,非常到位。課開始,李老師的教案是這樣設計的:師:同學們,老師想帶你們到數學王國去游玩,但是,大門上有兩把鎖,緊鎖著大門,進不去,怎么辦呢(師課件出示大門被鎖的情景圖)。生:把鎖開了,我們不就進去了。師:要想開鎖?請讀上面一段文字(第一把鎖的密碼是由1和2兩個數字組成的兩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兩位數就是密碼;第二把所的密碼是由1、2、3三個數中的兩個數組成的兩位數,按從小到大排列,第四的一個兩位數)。此時的學生情緒非常高,大家爭先恐后地閱讀要求,學生讀后紛紛舉手回答自己讀懂了什么。又如:我校認真用好課前三分鐘,這三分鐘學生自編自演與本節課有關的內容,學生的準備的內容一次比一次精彩,我問學生,你是怎么想到這么好的內容,學生說是上網收的,再進行修改。如:我在教學《循環小數》時,提前就給學生布置課前三分鐘的內容,學生是這樣組織的:同學們,想聽故事嗎?生回答想。學生開始講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從前有座山……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想說什么?當然,不僅是這些,老師還可以有意地安排一些有趣的內容,讓學生讀,從中感受閱讀的興趣,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我們用興趣牽線搭橋,使孩子們在數學閱讀中享受知識帶來的快樂!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