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良好習慣,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讓學生逐漸產生學習興趣,對知識進行深一步的探究。本文筆者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途徑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主動提問;途徑策略
在小學學習中,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數學課的學習,學生可以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激發學生積極自主進行提問的策略,逐步養成主動提問的良好習慣。教師在數學課中,要學會依據學生實際學習能力與學習內容,設置科學合理的問題,采取良好的評價方式,讓學生主動提問,逐漸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數學知識比較復雜、抽象,學習難度比較大,對學生思維鍛煉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有效提升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素養。
一、小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現狀分析
?。ㄒ唬逃黧w的認知錯誤
小學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教師忽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多教師采取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問,學生答,“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依舊存在,學生被動機械的接受知識,不愿意主動的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回答問題,他們不曾向教師提出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逐漸淡化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意識。
(二)學生對提出問題存在心理障礙
如果教師想要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習慣,就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如果教師不能夠正確的處理,就會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很多學生在課堂上不敢提出問題,害怕自己提出的問題簡單、幼稚,怕教師與其他同學瞧不起自己,這種恐懼心理降低學生提問的能力。
二、教師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有效途徑
?。ㄒ唬﹦撛O良好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年紀比較小,活潑好動,對新鮮的事物好奇心比較強,特別是對未知知識,抱有強烈的學習欲望,結合小學生的這個兒童電腦,教師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傳統教學中,學生主動提問的機會比較少,或是給學生主動提問的機會,學生不知道如何提問。大部分的原因,還是教師忽視學生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學的時候照本宣科,教學情境不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將知識強硬的灌輸給學生,課堂氣氛非常嚴肅。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策略,創設輕松的、自由的、民主的教學氣氛,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有針對性的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
?。ǘ┳鹬貙W生的主體地位
數學知識比較抽象與復雜,在學習中,必須保持活躍的思維,積極配合教師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環境,鍛煉學生的思維。傳統教學手段下,教師更多的是將自己看作是教學的主體,學生被動的作一個聽眾,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在素質教育深入的背景下,教師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整合網絡上的教育資源,將教學內容更生動形象的展示出來,完善學生的認知與知識結構,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
?。ㄈ┕膭顚W生發現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提問,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的注意力都保持在一定的問題上,自覺解決問題。因此,要創設問題學習的情境,激發課堂教學的生機與活力。在學習中,特別是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疑問是促進學生進步的重大的動力?!皩W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睂W生的質疑的精神是學生學習與進步的巨大的動力。教育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自己的各種教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部因素,創設引導學生質疑的環境,引導學生在認知上產生沖突。
?。ㄋ模┮孕W生學習的興趣為出發點
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與年齡特征決定其性格特點是活潑好動,好奇心比較強,因此,新鮮的新穎的事物總是引起他們的興趣與注意力,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內容的時候,要根據這一特點來進行,引導學生對于教師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索,因此,教師設計課堂提問的時候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戲,在游戲中將問題展現出來。這樣不僅僅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會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生活中來,獲取知識與技能。例如在學習乘法口訣的時候,如果想要學生牢牢的記住,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學生不斷地鞏固復習,這個時候,教師需要準備一些卡片,上面寫生乘法口訣的相關題目,將學生進行分組,來采取競爭的方式,哪個小組回答的開篇嘴對且最完整,就會獲取相關的獎勵學生的學習的興趣與信心被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他們也不斷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來。
(五)進行積極合理的評價
世界上沒有兩片葉子是完全相同的,學生也一樣,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個性特點與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不要差別待遇。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些學生學習能力強、學習成績好,提出的問題有深度,教師大力表揚,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弱、基礎差,提出的問題比較淺顯,教師有的時候會失去耐心,批判他們上課不認真聽講。這種不論學生學習情況的統一評價,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學困生的學習信心被大大的打擊。教師應該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依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情況給與準確的評價,讓每個學生都有提問的信心,敢于說出自己心中最真切的質疑,而不是怕教師的批評與同學的嘲笑就不敢質疑,逐漸發展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能力,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轉變教學思想,創新教學途徑,營造教學氣氛,激發學生主動提問的意識,提升其主動提問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廖小春.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6(6):41.
[2]劉梅俊.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J].小學數學(學研版),2015(5):
[3]翟增鑫.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 科技展望,2016( 6) : 248.
[4]錢曉宇.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中國培訓,2016( 22) : 19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