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學是小學的基礎科目,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最為吃力的科目,這主要是因為數學的復雜性和邏輯性。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掌握數學技能,數學教師就要將生活化教學理念滲透到數學教學當中,從而讓學生主動學習知識、靈活利用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希望能給數學教師提供一些借鑒,從而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發展,提升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理念;小學數學教學;滲透
引言: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這就意味著生活和數學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重要過程,對學生的實際生活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數學是一門生活性學科,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要將生活化教學理念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這樣不僅可以將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傳遞給學生,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1、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的意義
?。?)轉變學生觀念
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錯誤的學習觀念。在學生的學習觀念中,數學是一門非常難的課程,其中有復雜的應用題和計算題,這就造成了學生害怕學習數學,不愿意主動學習數學的現象。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轉變了學生的學習觀念,讓學生擺脫了錯誤觀念的影響,讓學生重新認識了數學。教師通過生活化理念來設計課程,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認識,能夠降低數學課程的難度,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范圍內學習數學知識,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教師通過生活化教學思維來引導學生,讓學生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場景相結合,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服務,有助于學生學習數學、應用數學,能夠實現生活和數學教學的有機統一。
?。?)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因素。數學是一門抽象學科,而小學生的抽象理解能力還沒有完全發育,這就造成了學生學習數學吃力的現象,影響了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能夠讓學生學到實際的數學知識,真正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生活化理念來聯系生活和數學課程,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的距離,簡化學生的學習流程,讓學生快速學習數學知識。同時,教師通過生活化情景可以引導學生融入課堂,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中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另外,教師通過生活實例來講解知識,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
?。?)調動學生積極性
數學教學是教師的服務過程,學生是教師的服務主體。在服務過程中,只有學生愿意接受服務,教師的服務才能產生實際意義,換句話說就是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接受度。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刺激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加快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通過生活化教學理念來指導學生,能夠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教師通過生活化教學和生活實踐來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能夠實現數學教學目標,能夠體現數學教學價值,能夠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有助于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2、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方式
?。?)運用生活實例
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作為數學課程的設計者,應當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課程內容。教師在設計課程內容時不僅要提取教材中的知識點,還要融入生活實例,這樣才能提升課程內容的豐富性,才能增加課程內容的價值。例如教師在講述加法時,可以讓學生思考購物時怎樣結算總額,這樣不僅可以引發學生思考,而且能夠深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教師在運用生活實例時要盡量建立學生和例子之間的關系,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例如在講述除法時,可以舉例班級有30位同學,教師手里有6個皮球,那么幾位同學玩一個皮球呢?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研究欲望,而且能夠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研究。
?。?)構建生活場景
在數學教學中,教學情景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解析,能夠提升學生融入課堂的速度。教師應該構建生活化教學情景,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學習知識,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場景來導入課程,例如在講述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每人準備一張紙幣,然后在班級開展模擬購物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人民幣,讓學生了解人民幣的作用,讓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兌換過程,這樣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同時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構建生活場景時要注重適用性,要讓生活場景服務于課程,這樣才能從生活場景中學到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述1-10以內的數字時,可以拿一些和數字形狀相近的物體來做模板,這樣能夠讓學生對數字產生深刻印象。
(3)做好生活訓練
訓練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幫助學生深化知識的重要方式。教師要通過生活化訓練來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讓學生深入實際生活,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真正做到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例如,在學習完長度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不同的長度單位來表示教室物體的長度,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實際應用知識,同時能夠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教師在訓練的同時要給予學生指導,要解決學生的問題,讓學生更快、更好的完成訓練。教師還要針對學生的訓練情況作出評價,鼓勵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獲得喜悅感和成就感,從而讓學生敢于應用數學知識、樂于應用數學知識,讓學生成為能夠熟練運用數學知識的人。
結語:
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能夠將數學知識和生活相連接,能夠讓數學課程變得簡單化,能夠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實際作用,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數學教師要重視生活化教學理念,運用生活實例、構建生活場景、做好生活訓練,讓學生在生活化數學教學中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徐靜. 生活處處有數學——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5): 161.
[2]郭聰斌. 生活化教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 才智,2017(18):125.
作者簡介:房雪瑜,1986年12月,女,漢族,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本科,河北師范大學教育學,曲陽橋鄉東漢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