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電力系統輸電運檢管理現狀及優化管理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傳統的電力系統輸電運檢管理模式及策略下,我國的輸電線路故障仍然存在多發情況,這嚴重影響到社會正常用電需求。為適應當今社會生產力的飛速發展,我國電力企業經歷了一系列的自我改革及創新,電力系統輸電技術及輸電規模也日益擴大。文章主要從目前電力系統輸電運檢管理現狀出發,為優化管理策略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電力系統;輸電;運檢管理;現狀;優化;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 TM7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電力輸電線路作為電力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否正常有序的運行對于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電力輸電線路實際的運行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對線路的維護和故障的排除還是存在一定難度的,因此想要更好地實現電力輸電線路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就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運行維護,同時還要積極優化故障排除技術,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保障電力輸電線路,從而也促進電力行業的整體發展,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多的貢獻。
  1 電力系統輸電運檢管理現狀
  1.1 運檢任務繁多,人員緊缺,分工不合理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加快、工業化的不斷擴張和發展,我國的電網規模日益擴大,與此同時,電力用戶也在逐漸增加。龐大的用電量、電力傳輸使得日常巡視檢查、檢修任務變得更加繁重。在任務繁多的情況下,電力運檢人員的匱乏無疑使得運檢工作雪上加霜。此外,在日常的運檢工作中,運行巡視工作與檢修工作往往是分開的,即運行巡視人員只負責日常的巡視、發現問題,當發現問題后只能將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向檢修人員進行傳送,這種分工上的不合理往往因交接后得不到有效處理而延誤最佳檢修時期。
  1.2 缺乏有效的運檢管理人員及運檢管理機制
  運檢管理人員的缺失使得電力企業在發展中無法保證人力上的有效供應。而從根本上來說,人力的缺失,人才的流失從根本上是因為缺乏有效的運檢管理人員。對于一些線路較長、位置偏僻、人跡罕至的電網巡檢來說,迫于工作的枯燥性、責任意識的缺失性,使得巡檢任務形同虛設。在缺乏專業巡檢人員的情況下,不少電力企業甚至從當地找尋那些不具備專業素質、對工作環境要求不高的人員從事巡檢工作。
  2 電力系統輸電運檢管理策略
  2.1建立運行檢修一體化安全管理系統
  新常態的背景下,隨著電網改造的的進一步深化改革,不少新的技術工藝、方法呈現到了大家的視野當中,并在此作用下,引入了一體化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輸電線路運行檢修,構建一體化的管理系統,完善一套可行性較強的管理模式。接著對輸電線路的運行狀態進行有效的評估與優化,并在此技術上,針對于靜態、動態、基態的安全性進行考核。在智能專業分析系統探究的過程中,建立檢修一體化工作策略。在檢修計劃中,構建多種電網模型,并在綜合性的基礎上,實現電網模型、負荷數據、運行狀態、檢修申請,設備狀況等方面的數據匯總。如果發現問題,就需要針對問題,快速地做出對應的檢修計劃。第一,構建安全生產組織體系,在實際生產與管理的過程中相互協調,責任明確,有利于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長期穩定,確保輸電運檢的安全生產指標完成。第二,需要在狀態監控系統的管理模式下,將監測技術與人工運維技術結合在一起,實現無縫銜接。部分轉臺監測裝置不穩定導致數據不可靠的,需要充分地使用狀態監測系統的先進性進行改進。不斷解放一線員工的勞動力,最好保證傳統狀態與現行的相互補充與配合,確保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第三,建立健全線路突發事故應急搶救機制,加強內外部應急救援協助聯動。構建輸電線路典型事故搶救預案,完善應急工作網絡。
  2.2提升輸電線路運行維護人員的綜合素質
  在電力輸電線路實際運行中,相關的運行和維護人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運行維護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運維工作的實際效果。如果相關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那么不僅會難以高質量的完成相關的運維工作,而且也會給維護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就需要電力企業和相關的責任單位加強對運維人員的培養,可以組織相關的人員定期的開展學習和參加培訓活動,不斷豐富他們的專業知識和運維能力,同時也要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此外,由于運維人員的能力水平大都參差不齊,所以要根據他們不同的基礎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同時還要積極發揮他們的特長,讓他們在自己擅長的崗位上發揮作用,這樣才有利于運維團隊整體能力的提升,從而為電力輸電線路的運行提供更有利的保證。
  2.3創設完善的設備信息檔案庫
  隨著電網線路的復雜度加大,輸電線路的檢修與維護出現了不少問題。因此,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構建完善的信息檔案庫,這樣才能一目了然地幫助管理工作人員發現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再次發生這樣情況的時候,就可以對隱藏的問題進行整理,并快速地制定出合理的解決措施。通過對數據的推測與預算,減少對應的工作程序與工作量,實現一體化的管理維修措施。構建核心人才,實現檢測系統應用與維護專家、線路狀態評價專業、轉態檢修策略專業、帶點作業核心技術人才和實踐技術操作專業等方面的人才應用。
  2.4建立智能化管理的技術保障平臺
  從傳統的角度進行分析,主要使用的是人工檢修的方式,此種方式不僅檢修的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在故障出現的時候,也無法進行精確的定位。人工檢修不僅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時也降低了檢修的工作狀態。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在一體化管理的基礎上,秉承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想,構建智能化的管理平臺,優化傳統理念下的線路檢修弊端。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分析,智能化的管理平臺可以在數據采集與數據傳輸的基礎上,快速地對問題或者故障進行定位,從而幫助檢修者,精確的尋找到發生故障的位置,提升檢修的工作效率。市場上常見的智能化技術為 1Gs 技術與 GPS 技術[4]。其中,GPS 技術主要就是應用于線路故障的精確性定位,優化傳統理念下下的問題與不足。第一,需要構建智能巡檢技術,具有傳統輸電線路巡檢系統功能,對運行數據的現場記錄與校驗進行跟蹤處理,直接上傳 PMS 系統。針對于缺陷與危險點的管理上,需要實現對危險點的閉環管理措施。針對于現場應急處理上,需要按照標準化的流程進行作業管理,還可以使用智能終端實現現場監控,提升巡視人員的工作效率。第二,帶作業技術上,需要對變電設備進行測試與維護,更換部件的作業,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三,使用直升機協同人工進行巡查。例如:2017 年,浙江省電力企業就嘗試了 55 kV 的直升機,積累了經驗并提升了智能巡查應用。第四,通過對視頻監控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現場施工控制。
  結束語
  當前,電力系統輸電運檢管理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運檢任務繁多,人員緊缺,分工不合理、缺乏有效的運檢管理人員及運檢管理機制上,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電力企業的現代化建設,而在運檢一體化管理實施中,這些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因此,通過建立健全運檢一體化管理系統、構建完善的設備檔案信息庫、引進智能管理平臺等策略,可有效促進電力系統輸電運檢管理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暢.輸電線路經濟壽命評估及其在電網規劃中的應用[J].中國市場,2017(36):57-58.
  [2]李翔.電力系統輸電線路的基礎施工技術措施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7(12):42-43.
  [3]王千.淺析500kV輸電線路運維故障及對策[J].低碳世界,2017(36):123-124.
  [4]王華平.對電力企業輸電線路運行及管理模式探討[J].現代國企研究,2017(24):62-63.
  [5]李自強.電力輸電線路自動故障診斷系統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7(24):1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54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