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巧用微課,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微課教學作為一種簡單的移動學習方法,能夠有效應地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使枯燥的物理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教師借助新穎的教學方法和微課教學資源,能夠對學生的物理學習起到有效的幫助。學生利用微課,能夠自主地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對物理教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進行反復、具有針對性地學習,從而有效提高物理學習效率。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學為例,通過引入微課教學,探討微課教學法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微課教學;高中物理;學習效率
  在高中教學中,由于受到高考壓力的影響,很多學生在進行高中物理學習的時候壓力過大,導致學習效率較低。另外,由于高中階段的知識相比于初中而言難度較大,很多學生在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時候,繼續沿用初中的學習方法,導致跟不上學習進度,學習效率較為低下,甚至有的學生由于成績下降、學習任務加重,導致產生厭學的情緒。為了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在新課改實施過程中引入微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預習、復習,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
  一、高中物理教學引入微課教學的意義
  微課最早是在美國興起的,具體方法是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采用網絡視頻教學的方法,將需要教學的內容以視頻的方式向學生進行演示。隨著課改的不斷實施,我國引入國外的微課教育方法,并針對我國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雖然我國引入微課教育的時間不過短短十年,其教學手段還不夠成熟,但是由于它獨特的教學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引入微課,主要就是結合以往的教學方法,通過結合現階段學生學習的特點和教材的知識點,為學生提供多角度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邏輯能力,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將物理學習過程中的基礎知識、重難點知識進行結合,幫助學生理解物理中較難理解的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
  二、高中物理課程采用微課教學的策略
  微課是一種以演示某個知識點為主的教學方法,該方法具有針對性強、時間短的特點,能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某個知識點,使教學重點得到有效突出。在進行高中物理微課教學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微課教學策略有以下幾個。
  1.設計預習課程
  由于高中物理學習與初中相比難度加大,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有的學生在學習物理之前,沒有養成良好的預習、復習的習慣,導致在教師授課過程中對知識一知半解;有的學生雖然對課程內容進行了預習,但是由于物理難度較大,他們在預習的過程中較為迷茫,預習效果差。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效率,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設計的時候,需要針對課程內容進行預習設計,有效、合理地安排學生的預習時間,通過制作相關的微課內容,突出課堂上需要掌握的重、難點知識,并對學生進行知識導學,能夠有效地、迅速地幫助學生進行預習。例如,在進行電場基本規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制作預習微課,使學生掌握電荷守恒的基本定律,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對電荷的轉移過程有所質疑,這就可以使學生在后續的上課過程中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在預習過程中需要學生對三種帶電方式、元電荷以及庫侖定律進行掌握,使學生在預習階段就牢記庫侖定律的表達式,從而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能夠盡快掌握該公式的用法。
  2.利用微課教學突出課堂中的重、難點內容
  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有很多知識點需要進行探究。在課堂上,教師對知識點進行了探究,有的學生雖然掌握了相關原理,但是由于一節課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較多,學生分不清主次,從而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為了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微課視頻,將本節課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梳理,為學生總結相關的行文脈絡,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學習或課后復習。例如,在講解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后,對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平衡問題、加速問題、偏轉問題存在一定的迷惑,導致在做題過程中將相關知識點混淆。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重點講解電場力與重力的平衡問題、利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釋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加速運動,以及利用類平拋運動對偏轉問題進行講解,從而突出三種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利用微課教學,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延伸
  與傳統教學不同,微課教學能夠對學生的知識點進行拓展和延伸。學生通過學習微課中的相關知識,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習能力,還能使知識得到良好的延伸和拓展。在進行微課制作的時候,教師通過在微課中衍生一系列知識點,能夠對課堂上的知識點進行補充教學。例如,在進行物態變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制作與物態變化有關的視頻微課,可以使學生將物態變化的相關知識點充分與生活常識相互結合;通過在視頻中展示相關實驗,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了解到課堂上無法進行的實驗。
  4.利用微課,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高中物理學習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利用微課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圖像法、公式法以及對二次函數的極值問題進行理解。例如,以電場線描述電場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進行教學,滲透用場線描述矢量場的方法,通過對電場概念的理解,應用電場的疊加原理,使學生充分利用空間想象能力,對相關的電場題進行計算,由已知的類似知識,通過類比、分析,使得抽象概念能夠較順利地建立,對學生進行輔助教學。
  轉變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引入微課教學,能夠使單一、枯燥的物理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起來,使課堂形式多樣化。同時,在進行微課教學的時候,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注力,使學生的課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在微課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預習課程、突出課堂中的重、難點內容、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延伸等,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從而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課中引入微課教學法值得推廣和繼續研究。
  參考文獻:
  [1]林艷欽.新課標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J].中學理科園地,2018(6):26-28.
  [2]張明昊.利用教學途徑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13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