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銑工,雕刻的藝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4月下旬以來,在湖南省組織的“工匠精神三湘行”活動中,“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第十一屆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中國兵器首席技師”江麓集團三分廠科研攻關小組組長唐銀波先后接受了《湖南日報》《湖南工人報》、湖南衛視、湖南經視、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紅網等7家省級新聞媒體集中采訪。
  面對記者的采訪,唐銀波用樸素的語言詮釋了對工匠精神的領悟。他說,“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內涵,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專心專注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我在技術上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靠的是師傅們手把手地教導,同時也少不了自己刻苦努力。自己在技術上厲害了,并不等于完全成功,應該使身邊的人都厲害起來,我們的事業才能不斷向前發展?!?
  臨時工成了技能大師
  1994年,唐銀波考入江麓技工學校銑工專業。銑工,也成了他選擇的終生職業。 進入技校之前,唐銀波已在江麓集團當了3年臨時工。
  1991年,唐銀波初中畢業來到公司,準備接父親的班。唐銀波想,接班雖然能解決飯碗問題,但不能滿足于此,還是學點過硬的技術好。
  銑工加工范圍比較廣,加工類型多。模具、齒輪、渦輪以及不規則的零部件,這些隨處可見的機械零部件,或許不少人認為是流水線批量生產出來的,根本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其實不少都是銑工一刀一刀“雕刻”出來的。銑削加工,其實是一門深奧的藝術。
  3年孜孜以求,1997年唐銀波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被江麓集團錄取。他到301車間當了銑工。
  剛進車間時,看著師傅們將一件件毛坯變為一個個復雜而精密的零部件,唐銀波羨慕不已。
  師傅對他說:“再完美的設計,也需要人加工出來;別人加工不了,你能夠做出來,你就是頂呱呱的人才!”師傅一席話,使唐銀波茅塞頓開:在企業,技術水平高才是硬道理。
  成為技術頂尖人才,成了唐銀波不懈的追求。進廠頭幾年,唐銀波勤于讀書、忙于實踐,他給自己定下了“勤學、勤問、勤想、勤練”的座右銘。業余時間,唐銀波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學理論、練技能上。他多次參加各類培訓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2002年湖南省國防工業職業技能競賽,唐銀波初露頭角,一舉獲得銑工第一名。
  當時技能比賽匯集了湖南國防工業系統最優秀的銑工,唐銀波不敢掉以輕心。他拿到競賽題后并沒有急于動手,而是認真分析尺寸,研究消化圖紙,精心測量毛坯,設計孔、槽位置,運用專業理論知識,調動實際操作經驗,尋求合理、科學的加工方法和工藝路線。唐銀波一舉奪魁,獲得“湖南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和銑工技師任職資格,成為江麓當時最年輕的銑工技師。
  2007年,年僅33歲的唐銀波被評為“湖南省技能大師”,成為湖南省當時最年輕的、也是銑削領域唯一的技能大師。
  從事銑工工作的22年,唐銀波已成長為高級技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唐銀波有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絕活:他能利用普通銑床,憑著對刀具和設備的精準控制,在外形不規則、蛋殼厚度僅為0.2毫米的雞蛋上,銑出一個圓,且不穿破蛋殼內膜。
  “點子王”專挑“硬骨頭”啃
  攻堅克難,唐銀波的點子多,被同事稱為“點子王”。他那些金點子,往往能解決重大技術難題。唐銀波所在的分廠,承擔著不少重點生產任務與科研創新項目。
  身為公司銑工高級技師、分廠科研攻關小組組長,唐銀波自感責任重大。2007年,公司承擔了國家某重點工程關鍵研制項目。該項目一個重要部件——鼓形齒輪,是這個項目的“硬骨頭”。
  國內此類鼓形齒輪采用專用的設備加工,成本高。由于沒有相關的經驗借鑒,公司技術部門不知道如何加工,一段時間都沒有找到解決方案。公司技術部門聯系到唐銀波所在分廠。分廠負責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唐銀波。
  唐銀波認真思考了一會兒說:“應該有把握做得出來?!彼磸脱芯繄D紙后,最終拿出了一套完整的加工方案。按這一套方案加工出來的產品,保證了產品精度,加工成本大幅降低,完全能滿足用戶要求。
  這種“硬骨頭”,唐銀波“啃”下的還不少。在唐銀波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研發產品展示臺上,一件密密麻麻鑿有凹槽的薄板特別引人注目。這是他通過自己發明的工具加工而成的航天鈦合金板。
  2008年,唐銀波所在班組承接了某太陽能單雙極板的加工任務,產品要求在直徑180毫米,厚2毫米、1.5毫米、1.2毫米3種規格的超薄鈦板材料上,單面或雙面加工出深0.5毫米、間隔寬度2毫米的縱橫交錯共80條等距槽。
  這些鈦板是某航天研究院設計的產品。在與江麓集團合作之前,該研究院曾找過國內多家企業,均未能解決超薄鈦板加工易變形的技術難題。
  銑工的最高追求,就是加工出最精密的零部件。唐銀波仔細觀察鈦板的結構,分析材料的特征。經過反復試驗,設計制作了一種薄板工件真空夾具,加工出來的槽深誤差不超過0.1毫米,這幾乎跟頭發絲一樣細。
  這一創新破解了超薄鈦板加工應力變形量大、質量不易穩定控制的技術難題。他研制的3種規格超薄鈦板已應用于航天、航空等領域,已為企業創收超過1200萬元。
  前不久,唐銀波工作室承接了某特別車輛控制炮彈發射精度的關鍵部件的加工攻關任務。這一部件加工最大難度在兩個耳軸的精度上。耳軸的精度越高,炮彈打擊目標就越準。過去耳軸加工的精度一般控制在0.02毫米,而這次要求必須控制在0.01毫米以內。唐銀波帶領工作室成員經過1個月夜以繼日攻關,終于將加工精度從0.02毫米提高到了0.01毫米。僅今年以來,唐銀波就參與了20多項軍品電器科研攻關。
  “傳、幫、帶”打造技能團隊
  2015年成立的唐銀波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共有10名成員,其中全國勞動模范2名、公司級勞模3名。
  2018年,唐銀波工作室先后解決了特種電器產品21項生產制造瓶頸和難題,共提出合理化建議60多條,實施29條。完成創新創效、工藝攻關、技能創新等25項,節創價值100多萬元。
  工作室在“傳、幫、帶”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唐銀波每獲得一項技術攻關的突破,總會在第一時間與大家共享。液壓閥芯加工,零件變形是加工中最難把握的。唐銀波為了攻克這一難題,與工作室同事花了近兩個月進行刻苦攻關,完整地把握了技術要領。為了使同事們都能掌握好這一技術,唐銀波不但組織大家多次進行講解,還把技術要領原原本本交給同事劉樞。劉樞目前已經成為工作室這方面的專家。
  2018年,工作室成員劉樞、張鑫、方智揚等16人次在各級比賽中都獲得了好的成績。方智揚獲得湖南省第六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加工中心操作工第一名、全國第十二名;張鑫獲得湖南省第六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加工中心操作工第三名、全國第十八名。
  唐銀波作為省總工會“互聯網+湖南工匠”名師堂名師、湘潭市職業技能培訓“雙師型指導老師”、湖南省職工技協專業會員、湖南省技能大師,多次擔任省、市、公司技能大賽集訓隊的指導教師。
  2018年,唐銀波指導的團隊在國家職工技能大賽中取得驕人成績。湖南在第八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中獲得7個一等獎、11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團體綜合排名全國第五,唐銀波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70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