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的實施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電力事業不斷發展,當今智能電網的建設面積進一步提升,輸電線路體系也變得愈加復雜。輸電線路會直接影響電網運行安全,這就需要采用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措施,保證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但是從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現狀來看,依然存在著諸多挑戰,這就需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保證一體化管理模式有效落實。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必要性,提出該模式發展現狀,進而提出實施策略。
  關鍵詞: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現狀;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TM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10-0187-0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area of smart grid is further improved, and the transmission line syste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ex. Transmission line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afety of power grid operation, which requires the adop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ransmission lin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ransmission lines. However,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ransmission lin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here are still many challenges, which need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meet the challenges, and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ransmission lin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model,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resent situation;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引言
  在電力系統當中,輸電線路就好比電能運輸的脈絡,承擔著輸電任務,如果輸電線路出現了故障或異常,則會影響整個電網系統運行,嚴重會導致電網系統癱瘓,所以保證輸電線路安全運行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隨著我國電網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大量智能設備投入使用,增加了電網輸電線路體系的繁瑣度,再加上部分基層單位檢修人員能力不足,無法保證輸電線路運行的有效性,運行、檢修之間存在矛盾,降低了電網運輸效率。因此,加強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模式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1 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實施的必要性
  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輸電線路采用定期檢修方案,并且該制度延續了幾十年。定期檢修制度以時間為核心,在檢修周期制定上、檢修項目認證上都要依靠工作經驗。該方法無法對輸電線路工作狀態、結構組成、設備質量、性能差異展開全面綜合考量,所有檢修工作都要嚴格按照既定標準進行,缺乏創新力度,很容易造成檢修費用高、檢修周期長等情況發生,對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造成了嚴重影響。
  在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電力系統也逐漸朝向數字化、智能化、高壓化、大電網方面發展,傳統的定期檢修方案已經無法順應電網發展需求,特別是在“兩網”改造后,電網中的科技含量直線提升,很多設備采用了自動檢修方案,已經不需要定期檢修,在此背景下如果依然采用定期檢修方法,勢必會造成資源浪費,并且會給正常供電帶來影響。而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方案,可以針對智能電網發展現狀,采取針對性防護措施,采用實時監督檢修方案,可以保證運行檢修工作的針對性,降低資源浪費和提升工作效率,所以時代要求我們必須要采用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模式。
  2 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實施的可行性
   近些年來,我國電網事業發展十分迅速,在輸電線路運行檢修當中,雖然依然存在著工作效率地下、誤操作等情況,但運行檢修技術依然在不斷完善,為實現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再者,當今新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新設備不斷推出,輸電線路本身以及相關設備的技術含量也有所提升,提高了運行檢修水平,包括材料質量、運行性能、運維工藝等,這些技術相比上世紀有了明顯進步。特別是采集技術、傳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為實現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 輸電線路運行檢修管理的發展現狀
  當今我國電網正在朝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并且進入了快速、關鍵發展階段的,采用原有定期檢修方案已經無法順應當今輸電線路的巡視、維護要求,定期檢修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問題頻頻出現。再者,在當今管理體系下,沒有對檢修人員、運行人員利益進行分別對待,難以產生競爭機制,最終造成運行、檢修兩項工作內容、標準不清,常常產生重復工作或遺漏等問題,難以做到每個環節的統一協調。在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來說,缺乏一致性協調,這也難以開展輸電線路的安全管理工作。從當今輸電線路運行檢修現狀來看,其存在的問題和挑戰表現在:  ?。?)新時期下,我國電網中的輸電線路數量、規模體系不斷增加,但運行檢修人員數量卻沒有增加,該種情況對輸電線路正常巡視、檢修工作帶來了很大困擾。
  (2)運行人員完成常規巡檢工作后,將所發現的線路問題傳達給檢修部門,隨州檢修部門根據運行人員所提供的信息到現場進行檢修,整個信息采集、傳遞、反饋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如果線路出現了緊急故障問題,如斷路、短路、接地故障等,無疑會延緩搶修效率,并且檢修班組還需要對現場情況再次確認,增加了重復工作,提升了檢修成本。
 ?。?)在一體化管理當中,雖然名義上是一體化管理模式,但本質上依然是分體管理,導致運行、檢修部門之間配合性差,常常產生運行工作人員不管檢修、檢修人員不管運行等情況,一旦運行檢修工作出現了問題,無法第一時間找出責任人,一體化管理嚴重缺乏生產秩序。
 ?。?)在利益分配當中,沒有對運行人員、維修人員福利待遇進行明確劃分,導致各個部門工作人員工作效率低下缺乏積極性,工作中沒有緊迫感,競爭力不足。
  (5)分體管理讓每位工作人員都只注重自身的工作責任,長期以往就會造成管理上的缺失,工作人員對不同設備的認知也受到局限,難以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
  4 輸電線路運行一體化管理的實施策略
  4.1 構建一體化管理體系
  一體化管理模式具有全面性、系統性、統一性、協調性等優勢,針對上述一體化管理模式現存問題,就其根本是由于缺乏科學、完善的管理系統作為支撐,這就需要構建一體化管理體系。一體化管理體系功能包括:可以第一時間對輸電線路運行情況、工作人員制定的檢修計劃展開科學評估、優化;對輸電線路安全性進行多維度分析,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中的專家系統,對所采集輸電線路的實時數據進行分析,幫助工作人員制定一體化管理策略,驗證各項技術的可行性。
  通過可行性驗證實踐使用情況來看,需要在系統當中輸入較多的電網模型,對各種電網模型數據信息進行匯總分析,找出輸電線路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針對性找出出現問題的根源,并在多種檢修計劃當中自動選擇出最優計劃。
  4.2 構建設備信息檔案庫
  隨著輸電線路體系不斷擴大、電力設備不斷增多,這也給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提出了更高挑戰,由于系統更加繁瑣,所以在工作當中可能會產生混亂問題,而構建設備信息數據庫可以對各類信息進行整合,具有非常高的價值。首先,需要構建一個完善的設備信息檔案庫,從而解決信息過于雜亂等問題。設備檔案建設當中,包括設備原始技術檔案,如設備運行異常記錄、對比試驗數據、運行參數等等,這些技術層信息為后續監測設備、線路運行提供有力依據,也可以為運行檢修工作提供參考,通過設備運行實時數據與原始數據信息進行對比分析,才能夠判定設備、線路運行參數是否正常。其次,加強檢修計劃信息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如對檢修主體數據、時間安排、內容等信息展開管理,將數據信息納入到數據當中,系統將統一領域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并提出優化運行檢修方案,為運行檢修管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4.3 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技術掌控
  對輸電線路展開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模式,必須要采用新型的運檢制度,除了傳統的故障檢修,還需要融入狀態檢修等方法,這樣即可將運行、檢修有機融合,實時檢測輸電線路運行狀態,精準定位到需要檢修的線路當中,采用科學合理的檢修手段,這樣即可有效的節省資金和時間,提升工作效率。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不斷提升一體化管理水平以及智能監測技術的應用,利用各種輔助技術,如智能分析技術、專家數據庫、安全校檢技術等,從而實現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的目標。
  4.4 采用人工智能技術
  人工智能技術也就是AI技術,可以提升輸電線路、電力設備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一體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智能電網中融入人工智能技術是核心重點工作。想要實現智能管理方案,還需要采用智能設備、引進智能管理系統,對現有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分析,之后安排檢修人員進行故障處理。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專家數據庫、模糊網絡系統、神經網絡系統等,并在輸電線纜中安裝傳感器,根據輸電線路實際運行情況,判定輸電線路是否存在故障問題。如變壓器損壞,輸電線路超負荷運行,此時傳感器會采集輸電線路信息參數,并和原始數據進行對比,結合大數據信息分析故障原因、故障等級、故障類型,將這些分析數據和檢測對比數據發送給操作終端,檢修人員看到信息之后即可直接到現場進行檢修,極大的提升了檢修效率。
  4.5 運行、檢修工作整合
  為了能夠滿足輸電線纜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模式發展,需要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作為支持,提升人才支持效應。除了企業內部自行培訓之外,還需要面向社會展品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人才,保證人力資源基礎。同時,加強運行、檢修工作一體化融合,將運行檢修兩個體系合并為一個運維管理體系,運行工作和檢修工作同時進行,一旦在巡檢過程中發現問題,要第一時間通知中心管理部門,待到得到中心反饋且同意之后,即可直接進行檢修。這樣運維人員同時開展運行和管理工作,可以大大提升運維效率。此外,將運維人員分為若干個班組,每個班組負責不同區域的運維工作,并結合獎罰制度,哪個區域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出現線路故障、及時維修給予一定獎勵;反之,如果哪個區域頻繁出現故障但沒有運維則給予懲罰。為了形成競爭機制,可以對各個班組進行排名,運維工作質量越好排名越高,所獲得的獎勵越高,反之則越低,加強各個班組之間的競爭,有助于提升輸電線纜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水平。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電力實業不斷發展,為了能夠全面提升輸電線纜運行檢修管理質量,需要認識到一體化管理的重要性,找出一體化管理中的現存問題,從而針對性采取有效解決措施,構建一體化管理系統、構建信息庫、掌握先進管理技術、融合智能技術、加強運行與檢修融合,這樣才能夠實現一體化管理目標,發揮一體化管理效應。
  參考文獻:
  [1]蒲廷兵.淺析輸電線路運行與檢修的一體化管理[J].機電信息,2013(12):167-169.
  [2]朱曉偉.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探討[J].電源技術應用,2014(3):666-667.
  [3]夏劍鋒.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模式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17):123-1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05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