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數學預習習慣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教學的觀念、方法也在不斷進步,和過去“注入式”的教育方法不同,新時代的教育,更加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到學生手里。一堂優秀精彩的數學課,應該是一堂充滿激情、以學生完成知識的自我建構為主的數學課。正如建構主義所認為的,學生帶著已有的知識走進課堂,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新知識的建構,這正是課前預習的結果。
實際上,課前預習也可以看成是一種“學習前置”,當學生們帶著問題走進課堂,會產生想學、想問、想練的心理,這無疑是一種很好的習慣。這一習慣需要教師進行積極引導。下面淺談幾個方面。
一、觀念先行,培養興趣
觀念決定行動,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必須先讓他們認識到預習對于上好數學課的重要意義??梢砸胄〗M合作和競爭機制,對于提前布置好的預習任務,上課時以小組為單位匯報預習成果:先進行組內交流,找出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小組成員討論解決;對于無法解決的問題,則在全班范圍內討論,由能夠解答的同學進行解答。通過合作和競爭,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
二、注重方法,提高能力
學無定法,預習也一樣。老師要引導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預習方法。具體來看,一是要明確目標,布置明確的預習任務,讓學生有的放矢;二是循序漸進,先扶后放,前期多加引導和規范,后期則只檢查預習結果;三是要求學生學會圈注,找出重點,對不懂的地方要求其在課堂上多加注意。
三、及時反饋,客觀評價
如果只布置任務而不檢查效果,難免會出現敷衍應付的情況。因此,及時的反饋和客觀的評價是必要的。最直接的反饋辦法是在預習任務后面加上幾道和新知識點相對應的習題,由題目正確率來反饋預習情況。同時,要對預習情況通報并及時評價,肯定學生的付出,對預習敷衍的學生提出批評,形成有效的獎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