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播視角下增強博物館展覽活躍性的路徑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人們的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博物館也在不斷的發展之中。如何增強博物館展覽的活躍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文章首先討論增強博物館展覽活躍性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主要的路徑,以期為提高博物館展覽活躍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博物館;展覽;活躍性;文化傳播視角
一、增強博物館展覽活躍性的必然性分析
?。ㄒ唬M足博物館館藏豐富、觀眾需求日益增長的現實需要
隨著考古、文博等工作的發展,博物館不斷進入到大眾視野中,具有豐富價值和故事背景的館藏物品十分需要向更多的人展現出來。面對一些非常豐富的資源,合理安排展覽,增強展覽的活躍性,有助于將這些館藏的價值體現出來。相反,如果是雜亂無章、死氣沉沉的館藏設置,那么觀眾就不會對館藏物品真正感興趣,也就無法深入其中,認真了解館藏物品背后的故事和內容,其價值也不容易發揮出來。提高博物館館藏的活躍性,不僅可以在內容上有更多的發揮空間,還有助于信息的傳遞和文化的傳輸,將豐富的內涵、趣味性傳遞給更多的人。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我國的博物館數量呈現上升趨勢,從2008年的1893個增長到2017年的4722個。與此同時,參觀博物館的人數也在不斷增長,從2006年的28328萬人次,增長到2016年的85061萬人次。博物館數量的增長和參觀博物館人次的增長反映出了我國博物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時也表明了我國人民對文化的需求日益豐富,增強博物館的活躍性可以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的文化需要。
另外,隨著我國人民文化需求的不斷增長,對博物館的館藏展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提高館藏展覽的活躍性,才能更好地將展品的內容呈現出來,否則單純某一件物品的陳列擺設不足以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展覽內容往往是具有很多歷史價值的,通過借助多種手段把某個展品背后的故事挖掘出來,比如這是一段怎樣的歷史,是如何產生這樣的物品,抑或是這代表了某種未來的科技,這些都可以通過合理布展等實現,進而提升展覽的活躍性,讓人們觀展后有更大的知識增量。
?。ǘ﹦撔虏┪镳^展覽形式,凸顯博物館風格特色
增強活躍性也就需要博物館展覽改變原有的一些展覽形式和方式,輔助以新的手段和方式?,F如今放眼全球,文化軟實力的建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話題,每個國家文化的發展都與博物館的發展有著一定的聯系。我國的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通過讓展覽活躍起來,可以創新展覽的表現形式,而且發掘不同的、具有各自特色的展覽方式,還可以打造具有個性品牌的博物館風格,有助于增強博物館本身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我國博物館陳列的展覽數量基本上都超過了上萬個。如何呈現不同展覽的特點,凸顯展覽的風格是一個重要的內容。通過提高博物館的活躍性可以讓博物館的風格更加突出,展覽內容更有針對性。
?。ㄈ﹥灮咕€,促進博物館與觀眾的溝通交流
在傳統的方式中,展覽多會按照空間格局展示出來,一些內容無法有效地呈現出來,觀眾只能按照預先設計好的路線參觀,否則就會出現一些混亂。但是通過增強展覽的活躍性,可以改變單線條的展覽方式,增強展覽與觀眾的互動、交流,使觀眾在參觀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進入到展覽中,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且觀眾在參觀后還可以更深入地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探索。增強博物館展覽的活躍性可以將博物館變成一個展示內容的場域,讓原本較為死板的內容以新的方式呈現出來。而且現在人們的求知欲越來越強,通過增強活躍性,可以更充分地挖掘和展示一些展品豐富的內容,讓觀眾深入地了解展覽,增強展覽與觀眾的互動。
(四)拓展文化傳播的深度和廣度
博物館一個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就是向社會各界傳播民族文化。雖然現如今隨著互聯網、科學技術的發展,文化傳播有了更多的途徑和方式,但是博物館的作用是無法代替的。增強博物館的活躍性可以讓博物館在文化傳播上的功能更好地發揮,也是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重要舉措。所謂文化傳播,離不開傳承和擴播。對于博物館來說可以借助的文化傳播方式主要有四種,即語言、行為、儀式與藝術。所謂語言,一方面是指博物館展覽內容的語音和音頻等,另一方面是指博物館導游講解的語言,通過語言這種方式可以將更為深入的內容傳播給大眾。所謂行為就是以社會習慣風俗為基礎傳播內容,比如展覽中的情境展示、演示區等通過一些行為的呈現,可以把更多的資訊傳遞給大眾。所謂儀式就是以節日等為依托的展覽,可以讓一些經典的節日得到更多的傳播,像陜西、山東舉行的一些重要節日慶典、成人儀式等博物館活動,這樣可以讓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所謂藝術就是將傳統的民間大眾文化藝術與博物館結合。通過增強博物館的活躍性可以更好地調動這四種元素,讓文化傳播的深度廣度得到提高。
二、增強博物館展覽活躍性的方法分析
?。ㄒ唬┴S富展品之間的排列組合,增加展品的信息量
展品是博物館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博物館所要傳遞的信息大多都是通過展品來完成的。如果展品的布局存在著問題,過于死板,那么將不利于觀眾最大程度地獲取信息。比如,對于一些歷史博物館而言,展覽與觀眾之間存在著很長的時間距離,如何通過展覽的陳列組合方式搞活展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些具有聯系性的展品可以通過組合擺放的陳列方式,突出展品背后的故事性,讓觀眾在參觀時可以代入到當時的情境中,增強活躍性和吸引力。除了相關聯的展品組合陳列外,還可以通過復原的方式,盡可能復原模擬一些古代的場景,這樣讓觀眾在參觀時可以更好地走入情境中,借助環境場景,調動更多的肢體感官,引發更多的聯想與想象。
?。ǘ┙柚o助展品及展覽,增強展覽的縱深化
博物館的觀眾通常是多元化的,每個人對展覽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借助輔助的展品、多媒體設備等可以增強展品的表現效果,進行情境展示,以增強展覽的空間感、內容深度。比如,借助一些微縮景觀,可以讓觀眾采用更為宏達的視角,觀看一些歷史事件、自然展覽,這樣的效果更為引人入勝。再比如,實物模型、蠟像等可以更好地烘托情境和氛圍,而且觀眾往往喜歡近距離觀看和拍照,在這個過程中展覽的活躍性也得到了提升,這類輔助展品也可以更好地再現一些精彩的內容。此外,除了單一的展品外,還可以借助輔助設備打造群體等規模性的展覽場景,增強觀眾對展覽的理解,這樣展覽的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三)增強博物館與觀眾的互動性,提高博物館的活躍性
博物館雖然主要目的是為了傳播更多的知識和消息,但是這一過程不是單向的,應該是雙向的,也就是觀眾要主動地參與其中,主動地學習。增強博物館與觀眾的互動性,可以讓觀眾更好地走進博物館中,在其中不斷地探索學習。具體來看,可以通過一些多媒體技術增強觀眾的體驗感受。比如,一些以科技為主題的展覽,可以增加觀眾參與的部分,讓觀眾實際動手操作或模擬某項工作,讓觀眾體驗其中的原理,有助于他們獲得更多的信息,或是設置一些場景讓觀眾模擬某一歷史時期的事件等。再比如,一些以實驗為基礎的展覽,可以讓觀眾參與體驗,這種體驗往往是互動性的,可以調動觀眾的多種感官,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樣帶著問題,觀眾可以更好地參觀展覽,博物館的活躍性也得到了提升。
三、結語
博物館是充滿知識的場所,但這種知識傳播的方式不能是死板的。通過創新展覽布局、借助輔助展品和增強展覽與觀眾的互動性,可以進一步提高展覽的活躍性,增強觀眾的參與度,進而更好地促進信息與知識的傳播。
參考文獻:
[1]張雪.談臨時展覽在中小型博物館工作中的作用——在博物館工作實踐中引發的思考[J].博物館研究,2006(4):68-71.
[2]崔憲會.交互展覽在博物館公共教育中的意義及未來可能性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4.
[3]伍亞婕.試論博物館陳列中的互動體驗展示[D].復旦大學,2008.
作者單位:
中國國家博物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3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