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微文化下培養高職學生文化自信的困境與路徑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文化自信指的是對國家、民族以及特定團體在歷史傳承和實踐積累中形成的獨特文化所持有的認同和信心。在微文化的背景下,作為大學生重要組成部分的高職學生,在比以往更便利地獲得知識的同時,也受到了各種消極信息和觀點的影響。怎樣在新的歷史時期有效解決和應對培養高職學生文化自信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是亟需研究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微文化;高職學生;文化自信
  基金項目:本論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課題“微文化視閾下文化自信融入高職學生思政教育實踐研究”(XJKX18B233)階段性研究成果。
  通過微博隔空交流、通過微信朋友圈分享生活、通過微課學習知識、通過微電影消遣娛樂等與“微”相關的活動已經融入當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微文化已經悄然興起和逐步形成。高職學生作為優秀文化的傳承者和實踐者,既是微文化形成的推動者,又深受微文化的影響。就高職學生而言,微文化在方便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交流,以及方便知識獲取和分享的同時,也在消解著他們的文化自信,使他們對待專業技術學習缺乏興趣,對待就業前景悲觀失望,對待未來發展缺乏信心。面對此種情況,深入研究和分析培養高職學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徑十分必要。
  一、培養高職學生文化自信面臨的困境和挑戰
  在以微文化為背景的新的歷史時期,文化和信息的傳播呈現出了傳播主體大眾化、傳播內容復雜化、傳播形式多樣化的特征,給正處在思想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的高職學生的文化自信的培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
 ?。ㄒ唬﹤鞑ブ黧w大眾化挑戰主流文化媒體權威,增加了高職學生價值判斷標準
  在傳統的信息傳播環境下,主流媒體掌握著消息的發布和價值標準的制定,權威地位突出,包括高職學生在內的社會大眾均為信息和價值標準的接收或接受者,大眾處于被動地位,大眾之間的表達或交流受到限制,即使存在自身獨有的思想、觀點或價值標準也較難發布和迅速廣泛地傳播。在微文化的信息傳播環境下,社會大眾已不再僅僅是接收或接受者,他們還是消息和價值標準的發布者,能夠利用微信、微博等現代社交工具發布各種信息,發表對相關消息的觀點、評論以及自身擁有或支持的價值標準,并且能夠快速傳播。在這樣的環境下,主流媒體不再是唯一的消息發布中心,其權威地位受到極大挑戰,高職學生接收到的信息更加多樣,接收到的價值標準不再單一,這些因素均為高職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帶來了極大困難。
 ?。ǘ﹤鞑热輳碗s化帶來多元思想認知內容,加大高職學生價值觀誤導風險
  傳播內容復雜化是新時期文化和信息傳播的一個顯著特征,它的產生是信息傳播主體大眾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在微文化的環境下,包括高職學生在內的社會大眾均參與到了信息的發布和傳播當中,這必然導致信息內容的紛繁復雜。這些信息中既包括能夠使高職學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增加知識的正面積極信息,當然也包括能使高職學生情緒低落、迷茫枉然、喪失斗志的負面消極信息。特別是在具有不良目的的別有用心人員利用微文化環境信息發布主體大眾化、信息易于傳播的特點故意發布一些明顯帶有傾向性觀點或者言論的情況下,涉世未深、經驗尚淺、缺乏足夠辨別力和敏感性的高職學生極易受到隱性誤導,使他們正在定型中的價值觀產生偏向或扭曲。
  (三)傳播形式多樣化擴充了學生交流隱蔽性,增加了校方管理和培養的難度
  微文化的環境下,信息傳播的形式較以往有較大的變化,傳播的形式更加多樣化,傳播的方式更具隱蔽性。高職學生可以利用文字、圖片、語音、小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信息傳播,可以以公開真實身份的方式進行傳播和交流,也可以以匿名的方式進行傳播和交流,這些都增加了校方管理和培養的難度。一方面,高職學生人數眾多,每個學生利用的傳播方式和關注的內容有所不同,學校很難從宏觀上把握高職學生整體的關注偏好和思想動態;另一方面,當今的社交工具具有交流隱蔽性的特征,雖然需要進行功能綁定或者實名認證,但還是能夠較容易地實現在網絡世界中以不公開自身真實身份的方式進行交流的目的。這就對高職院校深入了解學生對國家、民族、學校的文化和正確價值觀的認同程度形成挑戰,也給學校分析自身已采取的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各種措施的有效性造成困難。
  二、培養高職學生文化自信的路徑探析
  面對微文化環境下培養高職學生文化自信的種種困難與挑戰,高職院校應該順應時代發展,深入分析,積極應對,從創新教學內容、加強自身文化建設以及提高主流文化影響力三個方面尋找突破路徑。
 ?。ㄒ唬﹦撔陆虒W內容,在高職思政課中融入人文教育內容
  我國擁有著歷史悠久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擁有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我們進行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在高職思政課中融入人文教育內容,就是要將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思政課的實際教學中。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思政課,是為了使學生了解和認同文化傳承;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高職思政課,是為了使學生了解和認同其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將優秀傳統文化和先進文化融入高職思政課,要結合實際教學內容,深挖教材內容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為學生闡述文化意涵,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文化熏陶,在學習中增強對文化的認同和信心。將優秀傳統文化和先進文化融入高職思政課,要結合社會和生活現實,以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和生活中的真實事件為學生講解人文知識,使他們對文化不再感到抽象和陌生,在文化具體化的過程中加深高職學生對文化的認識,堅定對文化的信心。除此之外,高職思政課中融入人文教育內容還要結合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思政課融入人文教育,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和標準以規范自身的行為。因此,人文教育離不開實踐活動,要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價值觀和標準的作用,在實踐中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和標準。
 ?。ǘ┙⒃盒N幕趶娬{文化傳承中培養學生文化自信   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就必須要強調和做到文化傳承。只有做到對我國優秀文化充分的了解和真正的掌握,才能夠對我國優秀文化形成高度的認同和建立十足的信心,才能夠更好地將我國的優秀文化發揚光大。高職院校要重視和強調文化傳承工作,打破文化傳承的專業學科限制,使其融入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不斷增強學生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心,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鑒別力、文化反思力和文化創新力,使學生在鑒別中剔除糟粕文化,在反思中弘揚優秀文化,在創新中樹立文化自信。高職院校培養學生文化自信,也要重視自身院校特色文化建設。高職院校文化是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接觸最多的文化,能夠為學生學習、生活以及發展提供明確目標和具體要求,是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基礎。建設高職院校特色文化,就要以“培養技術人才,服務經濟發展”為原則,結合學校自身的發展戰略,將學校發展目標、人才培養目標、服務經濟發展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除此之外,還要加大對學生的宣傳力度,使高職院校特色文化真正被學生認可和接受,真正地成為指導和規范學生行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學生人生價值的有力思想工具。
 ?。ㄈ╉槕獣r代趨勢,提高主流文化在高職院校中的影響力
  培養高職學生文化自信,就要順應時代趨勢,積極引導校園文化方向,不斷提高主流文化在高職院校中的影響力。首先,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通過舉辦演講比賽、辯論賽、公開課、學術講座等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積極引領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理解建立文化自信對其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其次,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利用最新技術手段,積極建設數字校園。根據新時期微文化傳播的特點,通過建立官方認證微博、校園文化公眾號、虛擬網絡社區等方式,不斷加大利用微文化的傳播方式宣傳主流文化的力度,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職校園微文化中的比重和話語權。最后,做好文化輿論的引導工作。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技術能力勝任的專業輿情監管隊伍,對校園網絡文化中存在的消極有害信息進行及時屏蔽,對于存在的錯誤思想進行及時疏導更正,對于出現偏差的輿論導向進行及時引導,確保校園網絡平臺成為向學生宣傳先進文化、促進學生樹立文化自信的主陣地。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化自信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在新時期微文化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該勇于面對培養學生文化自信面臨的各種困難和挑戰,深入分析原因,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積極進行教學創新,重視和強化文化傳承,努力提高主流文化的影響力,不斷助推學生樹立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曾云.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創新機制芻議[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7(2):94-97.
  [2]姜亮.微博環境下大學生文化自覺初探[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3):23-25.
  [3]劉曉雪.基于“微文化”視角下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途徑探析[J].職業,2017(8):33-34.
  作者單位: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36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