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究復雜條件下綜采工作面調斜開采技術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針對復雜條件下綜采工作面調斜開采技術與實踐工作進行分析,結合某煤礦工程實例,分析了該煤礦的復雜地形。結合這些內容,探討了如何對復雜條件下綜采工作面調斜開采技術進行優化,如調斜旋轉技術,明確旋轉半徑和“虛心”,同時分析了工作面調斜技術實踐。希望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分析,能夠為復雜條件下綜采工作面調斜工作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復雜條件;綜采工作面;調斜開采;調斜旋轉技術
  1 工程概況
  以某煤礦為例,該煤礦當中因為存在斷層和采空區煤柱,導致該煤礦工作面巷道難以進行直線布置。該煤礦工作面主要是通過兩個部分共同組成,分別為外段A工作面和內段B工作面。其中A工作面即將回采結束,在對該工作面進行前期開采過程中,還遺留兩條空巷垂直穿越工作面,而這一空巷間煤柱的寬度為16m。與煤礦工作面相接近的回風巷外側有一條斷層,有2.8m的落差,這就對工作面的開采帶來一定阻礙。在B工作面中,推進長度一共有880m,而工作面長度為113m,拐角的角度為25.22°。回踩巷道以及軌道巷斷面高度分別為3.8m和3.4m,寬度大約為5m。頂板狀況一般,該工作面采用的支護方式主要為錨-網-索+鋼帶。在工作面中,配備了采煤機和液壓支架、工作面輸送機等。
  對該工作面進行技術經濟指標論證發現,調斜位置內過兩條空巷,斷層帶破碎嚴重,頂板是復合層頂板,頂板不夠完善,存在高瓦斯區域,通過一條盲巷。
  2 綜采工作面調斜開采優化
  2.1 調斜旋轉技術
  對中心點進行合理旋轉,不但影響著調斜以及旋轉的成敗,同時也決定了方案經濟技術指標。對于綜采工作面而言,旋轉方式分別為實心旋轉以及虛心旋轉。其中實心旋轉技術主要是將輸送機頭作為旋轉中心,這一方案優勢就是旋轉工作量比較小、工藝也相對簡單,操作起來比較方便。但是這一方案在實施過程中,旋轉中心端支架步距相對較小,支架對于頂板進行多次反復支撐,對頂板的管理產生不利影響,并且存在支架下滑和支架、輸送機和鉆轉載機搭接困難等現象。虛心旋轉方式主要是將調斜弧圓心當做旋轉中心,這一方式優勢在于,輸送機機頭和機尾之間協調前進,能夠對旋轉中心附近頂板管理情況進行有效改善。但是虛心旋轉方式工藝比較復雜,很難對旋轉參數以及旋轉進度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還存在輸送機和轉載機大姐困難的問題。對其進行對比發現,以本工作面作為依據,該工程選擇虛心旋轉方式。
  2.2 明確旋轉半徑和“虛心”
  進行具體協調期間,頭尾進度之間的比值為1:2,而旋轉半徑是工作面長度的2倍。對旋轉“虛心”進行確定,主要是按照圖1的方式。
  技術人員將調斜前后巷道進行連接,做一條平行于兩者的直線,而這一直線到巷道之間的距離我們設置為L,然后將這兩條直線之間的交點當成“虛心”設置為O,通過這一“虛心”順著和工作面推進的方向作出相應的垂直直線,然后將其和工作面相交在A,B,C,D點上。其中AB作為調斜的開始線,而CD則為調斜結束線,主要關系如下列公式所示:
  AF=GF=AO×tan(α/2)=24.16(m),BI=DI=OBXtan(α/2)=50.56(m)。
  3 工作面調斜技術實踐
  第一步是開幫,主要是在調斜形成圓弧形狀的相幫,轉彎位置對A巷道外側位置進行開幫處理,將開幫量控制在0-2.8m之間,開幫的長度控制在50.6m。針對5801巷道內側進行開幫處理,將開幫量控制在0.5.5m之間,而長度控制在98.8m。第二步是過空巷,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確保溜尾比溜頭滯后出5-10m的距離。和空巷相互接近時,則要對采高進行嚴格控制,避免因為采動而導致空巷頂板冒頂。第三步是加強對端頭的支護,進行調斜開采過程中,擴幫會導致上下端頭空頂面積加大,借助“4對8梁”技術對加強支護,梁長度為2.4m,保留關門柱子,保留1梁2柱,邁步前進。第四步,實施超前支護,在實施調斜開采期間,如果巷道的寬度在4m以上,而超前支護則變為3排,巷道超高位置或者頂板破碎位置一定要架設雙梁和木抬棚,從而確保接頂的良好。借助1梁4柱,梁長度為6m錯距為3m,單體液壓支柱之間的間距為1.5m,主要作用點位于點距梁端的0.75m位置。
  4 結束語
  在上述煤礦復雜條件下,對調斜技術的實施進行科學規劃,從而有效解決了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促使調斜開采工作獲得成功。本研究顯示,虛心旋轉調斜方式,和實心調斜相比,能夠有效防治支架的下滑,并且防止出現擠架和輸送機轉載機搭接困難問題出現,對頂板的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536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