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丹東地區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安全問題的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近年來,人工影響天氣已經成為我國防災減災、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手段,未來將會在服務農業建設、保障水資源安全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保證作業的順利開展,作業的安全性需要得到重點關注。
1 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安全問題
1.1 空域安全
作業時必須設法提高作業區域位置精確性,并結合空域利用情況與民航或軍航管制中心開展深入溝通,作業必須在得到準確無誤的批準答復后進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空域安全可由此得到較好保障。
1.2 存儲安全
目前在本地區實際工作中,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用彈存儲、運輸、安保不規范的情況較為常見,庫房在防火、防盜、防靜電、防雷電、溫濕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也可能引發安全問題。此外,人工影響用彈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撞擊同樣會提高安全問題的發生概率,因此,必須設置專業且合規的彈藥庫,并通過制度約束實現人工影響用彈的安全管理。
1.3 設施安全
發射火箭裝置的定期檢查屬于相關部門的常規工作,但如果這類裝備出現銹蝕、點火裝置彈簧及擋彈器不可用、線路連接不牢固等問題,裝備可能無法正常運用,并可能引發相關安全問題。因此,工作人員需通過涂油進行銹跡處理并仔細檢查各部位設施,彈道的電阻值測試也需要得到重視,以此保證裝備安全正常使用。
1.4 取彈安全
人體存在的靜電可能影響取彈的安全性,因此,操作人員在取彈前必須消除身上存在的靜電,如雙手按住發射機金屬裸露部位,由此即可提高取彈的安全性。
2 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安全管理措施
2.1 加強作業前準備
作業前準備的加強可較好服務于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安全管理,作業公告發布、報告公安機關、嚴格執行空域申請、組織相關培訓均屬于作業前準備的重點內容。以作業公告發布為例,需通過報紙、電視等多種方式在作業地區盡到告知義務,且這一過程需提醒安全注意事項,嚴格執行空域申請,要求作業前提出申請作業空域,同時做好申請過程記錄、留存,具體作業也需要在批復的時限和空域完成。
2.2 做好作業中管理
作業中管理需遵循一切行動聽指揮原則,同時還需要關注人工影響用彈安全管理、現場準備工作、現場空域再次申請。人工影響用彈在運輸過程中嚴禁放置在發射架上,而是應裝入專用的移動式防爆箱,禁止在作業站點存放人工影響用彈也能夠為作業安全提供較好保障;現場準備工作除必要的檢查工作外,作業人必須穿戴好作業服裝即:穿好防靜電服、帶好防爆頭盔;作業場地的選擇要注意火箭彈噴射方向不能有雜草、石子,以防止火箭彈在點燃后的瞬間,引燃雜草引起火災和石子飛濺傷人;無關人員的剔除、各類不良因素的排除也需要得到重視。
2.3 關注作業后整理
作業后整理工作也直接關系著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安全,因此作業完畢后必須重點關注場地的清理,并進行作業記錄的填寫與作業情況的上報,用彈量清點、故障彈數量統計也不容忽視,未發射的人工影響用彈需及時存入移動式防爆箱,并同時進行發射設備的保養與維護。
綜上所述,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存在多方面安全問題,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加強作業前準備、做好作業中管理、關注作業后整理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作業安全保障措施,而為了更好保證作業安全,人工影響技術的發展趨勢、新型作業形式的應用同樣需要得到重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5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