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酒泉地區寒潮天氣特征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本文分析酒泉地區2011—2018年寒潮天氣的特征特點發現,2011—2018年酒泉地區共出現不同強度的寒潮天氣過程14次,最早出現在9月(2013年),最晚出現在5月(2016年),集中出現在11月至翌年4月,其中以4月出現寒潮天氣過程的頻率最高,其次為12月,再次為3月;以4月寒潮經過時降溫幅度最大。酒泉地區寒潮暴發時通常伴有大風、沙塵暴和降雪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極大。農戶應當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提早做好防霜凍準備,以減輕寒潮天氣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
  關鍵詞    寒潮;降溫;霜凍;農業生產;甘肅酒泉
  中圖分類號    S4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188-02
  寒潮是發生在冬、春季的一種災害性天氣,是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冷空氣在特定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并大規模地向中、低緯度侵襲的活動過程,會造成氣溫急劇下降,并伴有大風、雨雪、霜凍等天氣,對農業、牧業、交通、航海以及人們的身體健康都有一定影響[1-2]。因此,做好寒潮天氣預報,對盡可能減少災害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1    研究方法
  利用2013年2月國家氣象中心實時預報業務數據庫中的常規天氣觀測資料,采用天氣學原理和天氣動力學診斷分析方法,討論此次寒潮變化的主要原因。
  2    天氣過程
  2.1    天氣實況
  受強冷空氣影響,南方雨雪天氣較多,我國出現較大范圍的雨雪、大風降溫天氣過程,也有部分地區由于此次降溫過程使得常年溫度偏高。2月6—9日,多數地方溫度會下降6~10 ℃,新疆北部、西北地區東部、青藏高原、東北地區、黃淮西部有小到中雪;江蘇、安徽等省遭受雪災;江南、華南、江淮以南等地有雨夾雪,部分地區伴有冰凍;長江中下游以北、東部沿海有偏北風;云南中北部、四川南部和東部、貴州西部等地氣象干旱持續。
  2.1.1    降水。2月全國平均降水量為13.7 mm,較常年同期(16.5 mm)偏少17.0%,降水量集中在江淮、江南地區,降水量逾20 mm,局部地區達100~120 mm,中心位置處于江西、浙江、江蘇三省的交界處;西藏西南部和南部、新疆北部少部分地區有少量降水;東北部、內蒙古中東部至華中地區大部、新疆大部、西藏北部、西南大部、江漢、華南等地降水不足10 mm,較常年同期偏少50%~80%,部分地區偏少80%以上,如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四川等地基本無降水產生。
  2.1.2    氣溫。2月全國平均氣溫為-1.6 ℃,略高于常年同期氣溫(-1.8 ℃)。在空間分布上,東北大部、內蒙古中東部、華北中東部、新疆北部和西藏西部氣溫偏低,均在-4~-1 ℃,局部偏低4 ℃;其余西藏東北部、華中、華南、黃淮、江漢、江淮西部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1~4 ℃,局部偏高4 ℃;新疆南部、江淮大部地區溫度為0~1 ℃。
  2.2    2013年2月6—9日環流形勢
  亞歐中高緯為多波動緯向環流形勢,烏拉爾山地區有一高壓脊發展,亞洲東部為寬廣的槽區,槽后強冷平流不斷聚集加強,巴爾喀什湖地區有冷鋒生成,并逐漸向我國新疆北部移動;青藏高原西側有較寬廣的低槽,低槽發展,引導冷空氣向東移動,高原處于弱脊的控制之下,其東部為較強的西北氣流,東北冷渦后部不斷有冷平流輸入,在東移過程中有所加強,橫槽轉豎,冷空氣自內蒙古中東部大舉南下,華北、江淮、江漢、華南等地均會有降溫出現[3-5],大部分地區降溫達4~8 ℃,局地地區達8 ℃以上。
  7日8:00東北冷渦強度減弱,西北—東南走向的冷鋒移動至長江中下游東南沿海地帶,高原東部長波槽脊減弱,不斷有小波動分裂出來,我國西南中東部、南部地區有凍雨。江淮、江南地區受冷鋒影響,出現低溫、雨雪、霜凍等天氣,部分地區有大雪或暴雪。20:00東亞大槽東移重建,寒潮結束。8日鋒區向南移動,江南、華南等地受此影響。9日冷鋒入海,寒潮影響結束。
  2.3    2013年2月6—9日環流演變和我國天氣
  亞歐中高緯環流形勢為兩槽一脊型,西西伯利亞為阻塞高壓脊,加強并緩慢東移南壓,脊前東亞中高緯度地區受低渦控制,低渦中心值達516 dagpm;亞洲東部為一寬廣大槽,大槽在東移過程中將會影響我國東北、華北、江淮等地,而青藏高原、西南部由于受南支波動影響溫度有變化。我國東北部呈負距平,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東北北部的低渦引導冷平流向南移動,我國東北部、華北部等地受降溫影響,絕大部分地區溫度下降4~7 ℃;西南中部、南部等地有凍雨天氣,位于孟加拉灣的南支槽非?;钴S且較常年偏西;同時受高壓影響,副高有所加強,青藏高原南部有雨雪天氣。
  3    結語
  本文主要利用常規天氣資料分析了2013年2月降水、氣溫及環流形勢。2月初有1次強寒潮,環流形勢為3波型,主要是貝加爾湖至內蒙古中東部受低渦控制,中西伯利亞地區高脊發展加強,脊前冷平流向南壓,引導冷空氣從內蒙古中東部移動至東北南部地區,我國東北、華北地區降溫明顯。
  4    參考文獻
  [1] 許愛華,喬林,詹豐興,等.2005年3月一次寒潮天氣過程的診斷[J].氣象,2006,32(9):71-76.
  [2] 牛若云,喬林,陳濤,等.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氣過程分析[J].氣象,2009,35(12):74-82.
  [3] 韋青.2011年1月大氣環流和天氣分析[J].氣象,37(4):508-512.
  [4] 陳豫英,陳楠,邵建,等.2008年12月兩次寒潮天氣對比分析[J].氣象,2009,35(11):29-38.
  [5] 樊明,馮軍,尚學軍.“2001.4.9”寒潮天氣形成過程分析[J].氣象,2002,28(3):54-57.
  收稿日期   2019-01-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1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