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思維導圖學習法符合《語文課程標準》中“發展思維能力”的要求。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中運用思維導圖,圖文結合,激發交際興趣;以圖促說,落實互動交流;借助導圖,實現多元評價。
關鍵詞:思維導圖;激發興趣;落實互動交流;實現多元評價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中的語言信息呈多向傳遞狀態,其過程需要大量的思想交換、思維碰撞??谡Z交際實際上是一種思維過程與思維結果。東尼?博贊(Tony Buzan)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思維導圖學習方法[1],這符合《語文課程標準》“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2]的要求。因此,我們嘗試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中去。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思維導圖為學生的思維和口語交際搭建了可視化的橋梁,讓口語交際課堂“活”而不亂。
一、圖文結合,激發交際興趣
目前很多教師把口語交際上成了口頭作文課,老師講得多,學生只聽不說,學生參與度不高,課堂氣氛沉悶。如何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一直是件很苦惱的事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來思維的?!毙W生們目前的抽象思維能力還較弱,而思維導圖圖文結合,把抽象的思維轉化成圖片,讓其形象化,其直觀性和可視性的特點與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不謀而合。
在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時,教師就通過“畫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開展教學。課堂上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創設情境,激發交際興趣。先提出“你想怎樣幫助小兔子運南瓜回家”這一問題,再圍繞“想辦法”引導學生構建導圖:先在紙張的正中間畫上一個大南瓜,或者寫上“南瓜”二字,建構中心主題,并在南瓜圖上用彩色粉筆畫出藤蔓;接著引導學生觀察南瓜,學生們很快發現秘密了——南瓜是圓的。不一會兒,一雙雙小手舉了起來:一位學生說“把它立起來,滾回家去”,另一名學生說“用小推車運”,有學生說“我們可以請爸爸、媽媽來幫忙搬”,一位平時很安靜的男生站了起來:“我覺得還可以把大南瓜切成小塊,這樣就可以搬得動了”。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完整、清楚地表達,并相機將好的辦法寫在藤蔓上。自己的想法得到老師的肯定,化作圖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孩子們得到鼓勵,開心極了。色彩明艷的導圖同樣激發了其他同學的積極性,整堂課學生思維很活躍,人人都參與到了口語交際中來。
這節課激發了學生的多向思維,大家能開動腦筋,從各個角度對話題展開立體分析。整堂課上,同學們置身教師所創設的情境當中,學習興趣濃厚,思維的火花不斷迸發,大家都積極討論、交流,整堂課 “活”而不亂,超出了預期的效果。
二、以圖促說,落實互動交流
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要發散開來,還要能針對某個點深入下去,最終要選擇一個最貼切的想法,進行深入地思維和表達。在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自主探究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都能得到盡情地發揮。在成年人看來簡單甚至粗糙的思維導圖正是學生們思維的具體化,們能讓學生在表達時有條理、說完整。
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一課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先引導學生確定中心主題 “有趣的動物”,再圍繞其構建思維導圖。學生們讀完學習要求后積極發言:“說清楚所介紹動物的有趣”,“可以從動物的樣子和本領來說”,“可以抓住它的眼睛、鼻子、耳朵、尾巴、顏色等來說具體”,“它的本領包括它天生的本領和經過后天訓練學到的本領”。學生交際興趣很濃,教師順勢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想法按照一定的順序羅列在導圖子主題里,就行成了獨具智慧的導圖。接著引導學生四人小組內進行合作探究,深入思考,同時對傾聽者提出要求:“認真聽,不清楚的地方,要有禮貌地提問”。這就給他們提供了表達的平臺,在合作、探究和交流中,思維不斷交換、碰撞,形成新的思維。各個小組成員根據要求各抒己見,交流后繪制出一份新的導圖,并上臺給大家展示。教師通過追問,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學生表達的也更加清楚。
思維導圖讓學生由不敢說到有條理地說,由個別同學發言到全班參與,給全體學生提供了互動交流的平臺,它還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學生的多維思考,將學生的思維形象化。傾聽者根據導圖能迅速做出判斷,形成自己的意見。這堂課加強了學生口語交際的互動,使口語交際課成了真正的口語交際實踐活動。
三、借助導圖,實現多元評價
課堂評價語的重要性近幾年得到了廣大教師的關注,但在課堂上也多停留在教師評價上?!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反思?!钡湍昙墝W生口語表達能力較弱,他又如何去評價他人的話呢?
思維導圖“參與”的口語交際課堂,學生表達欲望強烈,生生評價得以實現,在生生評價中,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再一次得到提升。在教學《有趣的動物》時,展示交流環節對每個小組進行的評價依據就是學生們手中的思維導圖?;颈硎銮宄游锏臉幼雍捅绢I的可以給這個小組加一分,聽完他的交流讓你覺得有趣的可以給小組加兩分,如果他還能用上積累的好詞語還可以給相應小組額外加分。也有學生針對發言者所說,進行有禮貌地提問,在這一過程中,進行補充評價。還有同學在聽完其他學生的發言后,有所啟發,對自己的發言進行了評價。在多元評價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發展,同時也讓學生能更加自信。
結語:思維導圖的應用,激發了學生的表達興趣;學生參與繪制思維導圖,將抽象的思維具體化,落實了口語交際課互動交流的目標;借助導圖,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深度的評價,在師生評價、生生評價、自我評價中,實現了多元化評價,保護了孩子自由表達的個性,同時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提升,讓孩子愛上口語交際課。由此可見,口語交際教學應多運用思維導圖,不斷強化學生的思維訓練,最終達到使學生敢于表達,樂于表達的目標[3]。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英)《導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張敏華 《思維導圖與小學語文教學》 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2月第1版
(安康市漢濱區漢濱小學 陜西安康 725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