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業合作新飛躍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向北

  農業是立國之本,不管是哪個國家
  都需要農業的發展支撐經濟的飛躍。臺灣在近幾年的農業發展中走出了屬于自己的條道路,而濟南的農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如今隨著兩岸交流的加深,在農業方面的合作也將會進步增加,借助雙方的優勢,學習雙方的特點讓濟臺的農業發展來一次質的合作大飛躍。
  臺灣地區地狹入稠,境內三分之二為山地丘陵,氣候溫暖,雨量充沛。臺灣現代農業生產發達,現有耕地面積1290萬百農戶78萬戶,農業人111400多萬,占臺灣總人口的19%,目前臺灣農業總產值為4000億元新臺幣,占臺灣經濟生產總值的3.3%在臺灣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臺灣農業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與林業四大部分。近50年來,臺灣農業生產結構已逐漸由以種植業為主的單
  傳統農業,逐步轉變為農林牧副漁綜合發展的多元化農業與商業性農業。臺灣的種植業分為糧食作物(農藝作物)
  經濟作物(特用作物)與園藝作物三大類別。臺灣是我國著名的產稻區,素有“海上糧倉”的美稱。臺灣的經濟作物有甘蔗,茶葉煙草花生、薄荷等其中以甘蔗和茶葉所占比重最大,素有“東方甜島”之美譽,盛產的阿里山高山茶享譽海內外。園藝作物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花卉等,在臺灣種植業中所占比重不斷增加。此外,畜牧業、漁業林業也很發達。
  臺灣的農會組織網絡健全,在農業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每個角落都有農會人的身影和足跡。其主要功能有,是農業推廣,業務主要包括推廣優質品種,生產資料和先進適用技術組織開展農民教育培訓等。二是供銷經營,即辦理農產品運銷及批發市場業務,辦理農業生產資料及生活用品經營,興辦農業金融業務,涉及農業存貸款,農業和農民保險等等。
  技術改進、品種改良結構調整、效益提高是臺灣現代農業的特征真正實現了產學研結合。目前在農業品種的改良食品加工技術,自動化技術等方面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
  食品工業是臺灣的傳統產業,對帶動臺灣農業發展具有很大作用。近年來,一些食品工業企業正在實施改造,逐步擴大農業經營和加工企業規模,推行共同作業及專業化經營,以食品加工帶動農業工業化,農業企業化農業商業化,緩解產銷失衡的壓力,增加附加值維持農業的持續經營。
  臺灣農產品的運銷體系十分發達健全,且運行高效快捷,主要形式有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直銷店、產銷班,幫助農業生產者解決市場方面的后顧之憂,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產業的順利發展。
  隨著臺灣農業高度市場化,發展高經濟價值作物并與休閑、生態、美化等功能相結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是精致農業的精髓。
  臺灣休閑農業方興未艾,正發展成為新興產業。臺灣的休閑農業是為了解決傳統農業經營困境與轉型而發展起來的,能提供休閑服務滿足人們的休閑需求兼之有農產品生產經營和三產服務業于體的新興產業。目前,臺灣休閑農業正處于發展階段,主要有觀光農園,野生動植物的觀賞與研究、品嘗野味的休閑旅游綜合性的休閑農場居民民宿旅游等。
  濟南市以建設環城都市農業、南部生態農業、平陰特色農業、沿黃濱河農業,歷城臨港農業,章丘現代農業黃河北高效農業等七大特色農業區為重點,努力構建“一圈三帶”(環城都市農業圈,南部山區、中部平原北部沿黃三大特色農業經濟發展帶)現代農業區域布局新框架。要毫不松懈地抓好糧食生產,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叭龡l底線”。
  濟南進一步做強畜牧業做優蔬菜業,做大林果(花卉苗木)業,積極發展水產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扶持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實施農業標準化工程和
  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積極發展外向型農業。加快農業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建設,努力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大力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實施新輪沃土工程,合理使用化肥、農藥減少面源污染,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加快發展節約型循環型農業。充分發揮農村獨特的山水景觀
  田園風光
  生態環境,民俗文化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觀光、休閑、體驗型農業。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以及大力發展農村服務業。利用濟南農業優勢,加大與臺灣農業合作力度。臺灣農業在科研成果轉化,農業生產、保鮮加工技術農業企業市場營銷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很多農業經營者,管理者生產者,對大陸農業非常關注。要抓住當前兩岸積極推進經濟合作的契機,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招商引資活動,把臺灣農業企業,技術,資金等引進來,做大做強濟南農業。濟南與臺灣農業的合作潛力很大,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要發揮濟南市農業已形成的產業優勢加強交流合作,運用臺灣先進管理經驗、技術、人才,提升全區優勢產業水平。進一步擴大與臺灣農業合作的領域,不斷提升全區農業現代化水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8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