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淬就的不朽藝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三國時吳國人萬震所撰《南州異物志》中有記載:“琉璃本質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保鹆菑蔫T造青銅器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經過提煉加工然后制成)從制作工藝上來講,琉璃的色彩斑斕如行云,質地剔透似流水,給人以光彩奪目之感。
王者之劍
傳說,琉璃是春秋時期范蠡在督造“王者之劍”時所發現,范蠡將其贈與越王勾踐,越王感念其鑄劍之功,原物賜回,并賜名為“蠡”。之后范蠡請雕刻家將其雕刻為精美藝術品,作為定情之物送給西施。后來,越國大敗,西施被迫前往吳國和親,臨走之前將“蠡”還給范蠡,同時眼淚流于“蠡”之上,自此民間將其定名為“流蠡”“琉璃”。
璀璨的時光
漢代制作的琉璃以仿玉為主,種類包括禮器、飾品、葬具、容器、印章、帶鉤等。
唐代王翰在《涼州詞》里寫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彼f的夜光杯,應該是指琉璃杯。
宋朝時琉璃簪釵廣為流行,佩戴琉璃發簪成為風尚,就連里巷婦女等普通市民階層都佩戴得起。
始建于西漢,重修于明代的山西洪洞廣勝寺飛虹塔,塔身以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琉璃裝飾,從上到下玲瓏剔透,異彩繽紛,欲飛似動,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猶如一道絢麗的彩虹。飛虹塔反映了我國琉璃工藝的高超水平,為我國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清乾隆時期的琉璃技術成就,要數攪料工藝的創建。用這種工藝裝飾的攪胎琉璃瓶,要經過多次吹制、纏繞、充氣、黏合,過程復雜,類似于擰絲。
心香一瓣
在漫長的歷史中,琉璃的名稱、制作材料乃至成分等,都隨著歷史的變遷而發生變化。琉璃,可以洗盡鉛華、樸實典雅,可以晶瑩剔透、純凈無瑕,也可以色彩斑斕、熠熠生輝。琉璃之光折射出的,有悠遠文明的霞光,有匠人的情思,還有琉璃本真的神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