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淬就的不朽藝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三國時吳國人萬震所撰《南州異物志》中有記載:“琉璃本質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保鹆菑蔫T造青銅器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經過提煉加工然后制成)從制作工藝上來講,琉璃的色彩斑斕如行云,質地剔透似流水,給人以光彩奪目之感。
前世傳奇
王者之劍
傳說,琉璃是春秋時期范蠡在督造“王者之劍”時所發現,范蠡將其贈與越王勾踐,越王感念其鑄劍之功,原物賜回,并賜名為“蠡”。之后范蠡請雕刻家將其雕刻為精美藝術品,作為定情之物送給西施。后來,越國大敗,西施被迫前往吳國和親,臨走之前將“蠡”還給范蠡,同時眼淚流于“蠡”之上,自此民間將其定名為“流蠡”“琉璃”。
漢代制作的琉璃以仿玉為主,種類包括禮器、飾品、葬具、容器、印章、帶鉤等。
唐代王翰在《涼州詞》里寫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彼f的夜光杯,應該是指琉璃杯。
宋朝時琉璃簪釵廣為流行,佩戴琉璃發簪成為風尚,就連里巷婦女等普通市民階層都佩戴得起。
始建于西漢,重修于明代的山西洪洞廣勝寺飛虹塔,塔身以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琉璃裝飾,從上到下玲瓏剔透,異彩繽紛,欲飛似動,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猶如一道絢麗的彩虹。飛虹塔反映了我國琉璃工藝的高超水平,為我國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清乾隆時期的琉璃技術成就,要數攪料工藝的創建。用這種工藝裝飾的攪胎琉璃瓶,要經過多次吹制、纏繞、充氣、黏合,過程復雜,類似于擰絲。
心香一瓣
在漫長的歷史中,琉璃的名稱、制作材料乃至成分等,都隨著歷史的變遷而發生變化。琉璃,可以洗盡鉛華、樸實典雅,可以晶瑩剔透、純凈無瑕,也可以色彩斑斕、熠熠生輝。琉璃之光折射出的,有悠遠文明的霞光,有匠人的情思,還有琉璃本真的神韻。
今生故事
料爐中尋找藝術溫度
——玻璃藝術大師王德鴻老人工作側影
清晨八點,王德鴻老人已將爐火燒得正旺。此時,他神情凝重,戴著白手套的雙手緊緊握住一根長鐵棍。棍子前端,是一塊雞蛋大小,已經燒得通紅的琉璃原料。他將琉璃放進火爐,待原料稍稍軟化便立即取出。此時,他已在案頭擺好各種工具,仿佛一位醫生走到手術臺邊一樣,對琉璃進行細致的外科手術。琉璃再次經過烈火炙烤,從硬脆變得柔軟。王德鴻將軟化的琉璃擎在棍尖,臺面上早已備好五顏六色的琉璃顆粒,他將棍尖的琉璃在案頭輕輕一蘸,琉璃瞬間穿上五彩外衣,他像鐵匠一樣反復鍛打、揉和琉璃料塊,將各種色粒深深融合在料中,形成五彩繽紛的斑紋。不一會兒,一只帶著溫度,卻早已晶瑩剔透抑或溫潤似玉的琉璃鼻煙壺在他手中誕生。這些半成品將被送往退溫爐中,用長達三天時間,將上千度的溫度降為常溫,幻化為人們口袋中的藝術精品。
水凳前雕刻時光
——玻璃藝術大師劉濤工作側影
午后陽光射進窗子,一間工作室內,機器在嗡嗡作響,窗外的鳥兒時時傳出悅耳動聽的叫聲。劉濤卻屏氣凝神,手里捧著一只碩大的琉璃瓶,瓶身一側已經顯露出優美圖案。他將上面一朵浮雕的花瓣放在高速旋轉的研磨刀具下,隨著吱吱作響,細小的水流將多余原料沖去,水流之下呈現出一朵盛開的蓮花。
劉濤在做的工作,是琉璃套色雕刻。這不僅是藝術創造,也是體力勞動,一只多層琉璃瓶,自重就達數十斤,雕刻師要將它捧在懷里,并不停旋轉來適應刀具的角度,稍有不慎,就會損壞整幅畫面。休息時間,劉濤拿起多寶閣上另一只綠色琉璃瓶,這只表面呈現綠色的瓶子里,其實還藏著白色、紅色等多層琉璃原料,倘若將這些顏色進行巧妙的搭配,便可呈現出一組優美圖案:或許,皎潔月光下,綠柳蔭中,一位婀娜淑女,身著紅色衣衫;或許,碧波蕩漾下,草荇交橫,一只橙紅色的金魚游弋其間……此時,劉濤已拿出畫筆,將心中所想繪制在瓶身上。數月后,一只精美的琉璃套色雕刻工藝精品,將呈現在人們面前。
心香一瓣
一件琉璃藝術品的誕生,需要藝術家在烈火與時光中錘煉打磨。榮譽的背后,是平凡的匠心,也是傳承傳統藝術精髓的信心。
琉璃情結
用琉璃講述中華文化
1987年,楊惠姍、張毅創立了琉璃工房。這源于他們在一次合作拍電影時,接觸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玻璃藝術珍品,在被深深吸引的同時,他們也遺憾地發現,里面沒有一件是中國造的。而在中國古代,這種透明無瑕的高鉛玻璃有一個很美的名字——琉璃。于是,他們毅然放棄成績斐然的電影事業,走進了琉璃的世界。多年來,從摸索、實驗,到真正的作品,琉璃工房致力于保護和傳播傳統中國語言與人文思想,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躋身國際藝術舞臺。
1996年,楊惠姍第一次前往敦煌,當她看到莫高窟第三窟的元代千手千眼觀音壁畫逐漸剝落時,想到這曠世的莊嚴美麗終將與世人永遠絕緣時,便決定以琉璃為材質,立體重現千手千眼觀音,將慈悲與智慧永遠傳承下來。2000年5月,她終于完成了高1.6米,以玻璃纖維制成的千手千眼彩塑觀音,隨后在敦煌展出,現已被敦煌研究院永久典藏。
吹出來的童年記憶
琉璃咯嘣吹起來清脆悅耳,深受兒童喜愛,是明清以來漢族地區春節期間流行的一種薄玻璃制造的響器,是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到春節,小販走鄉串戶,行銷一時。孩童們個個手持這種晶瑩剔透的玻璃制品,大街小巷響徹“咯嘣兒”聲,成為很多人甜蜜溫馨的童年記憶。
寫作實踐
你的家里有沒有琉璃制品?請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說明文或記敘文。
要求:若寫說明文,請注意使用恰當的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要合理;若寫記敘文,可寫你或家人與這件琉璃制品之間發生的故事。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