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橋梁加固中鋼纖維混凝土的應用與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伴隨交通量的不斷增大,公路交通設施的“瓶頸”制約因素尚未得到根本緩解。上世紀80年代前修建的橋梁工程數以萬計,因當時技術水平有限,設計荷載標準低,承載力、寬度等都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不符,加之維修養護不當,導致大量橋梁存在不同程度破損,無法滿足正常使用,成為現代化交通事業發展的阻礙。為此,本文在充分掌握鋼纖維混凝土特性的基礎上,結合具體工程案例,對橋梁加固中鋼纖維混凝土的施工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橋梁加固;鋼纖維混凝土;特性
1 鋼纖維混凝土特性分析
(1)抗裂、抗剪性能強。以前的混凝土結構開裂荷載和極限荷載沒有明顯的差異,但是鋼纖維混凝土結構一旦出現開裂荷載后,其荷載還是能夠很好的保持增大趨勢,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鋼纖維混凝土體積增大,那么它的開裂荷載、韌性等性能都會發生很大的增大,因此對于鋼纖維混凝土的剪切性能來進行試驗研究,其實驗結果顯示鋼纖維混凝土基體結構發生移動后,其結構仍然有較強的承載能力,因此其承載強度也較高。
(2)抗壓、抗彎曲、抗沖擊性能強。鋼纖維混凝土是在傳統混凝土材料結構基礎上進一步添加了鋼纖維形成的,在混凝土結構施工建設中,鋼纖維具有不規則分布的特性,這樣的分布特性對于加強鋼纖維混凝土抗壓、抗拉等方面性能提升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驗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鋼纖維混凝土結構具有較強的抗壓、抗彎曲特性,通過加入鋼纖維后,使得原先的混凝土結構強度、彎曲程度、荷載強度等都明顯增大,如果在原先的混凝土結構中添加的鋼纖維含量在0.80%―2.0%之間,則其抗沖擊強度能夠相比于傳統的混凝土結構強度明顯增大50倍到100倍之間。因此在混凝土中適當的添加鋼纖維含量,可以保證路橋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其施工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對于提高混凝土結構強度有著顯著效果。
2 工程概況
某橋梁工程以水泥混凝土作為主要路面材料,需要修補的路段長度為112m,寬度為6m。路面在修補前主要呈現出破碎、斷裂等狀況,其原有路面為普通混凝土澆筑,少量板底基層出現下沉等情況。為提高其質量,先選用鋼纖維混凝土修補路面,選取C15素混凝土澆筑進行基層補強,舊路面平均鑿除深度為25cm,路面澆筑需選用厚度為12cm的C30鋼纖維混凝土進行施工。
3 橋梁加固中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3.1 定位放樣與支模
對槽鋼側模標高進行有效控制是本工程施工定位放樣的主要目的,將混凝土設計厚度定在250~300mm之間,并選用槽鋼側模進行施工。首先將灰餅設置在側模下方,確保其間距在1500mm以下,進而對標高進行有效控制。掛通線應在模板安裝前進行,根據掛線位置在基層上進行側模板的放置,對其位置進行初步固定,通過水準儀對模板頂部標高的準確度進行檢查,確保其與設計要求相符合,并對模板的平直度進行詳細檢查,當側模頂標高與設計要求相符后,利用鋼筋棍釘入地面下和側模焊接,達到槽鋼水平固定的作用。
3.2 鋼纖維的摻加
在現場添加鋼纖維,通過計算機對每次投放量進行嚴格計量,應嚴格遵循設計規定對摻量進行有效控制。確保選用的混凝土標號與塌落度與施工要求相符合,在鋼纖維投放過程中,應指派專人選用罐車進行運輸,每車鋼纖維添加量為12籍。攪拌機在鋼纖維摻加過程中處于旋轉狀態,一般選用鋼纖維分散機與手工的方式進行鋼纖維的摻加,將摻加速度控制在40kg/min。摻加完成后對攪拌罐進行3到5min全速轉動。
3.3 鋪設鋼纖維混凝土
混凝土選用跳倉澆筑,設置時施工縫應與伸縮縫相結合。每個區段內短向(6m)隔跨支模,進而實現隔跨澆筑混凝土,當混凝土強度與設計要求符合時,將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地面作為第二次澆筑混凝土的側模,并進行第二次澆筑施工。
選用商品混凝土作為混凝土材料,按照設計配合比進行混凝土拌和作業,通過混凝土罐車進行運輸,并把混凝土自卸入模,出料與鋪筑過程中,應在1.5m范圍內嚴格控制卸料高度,進而對離析狀況進行有效控制。通過縱向分條的方式進行鋼纖維混凝土鋪設作業,相比分隔縫,縱向分條寬度應與其具有一致性。從端部進行攤鋪施工,在膜內倒入混凝土拌合物后,要集中卸料,保持較慢的速度,厚度應比模板高出2cm左右,特殊情況下應增、減材料,以此確保縱橫斷面與施工要求相符,混凝土攤鋪過程中不能出現中斷情況,應確保其持續性。
3.4 振搗鋼纖維混凝土
在澆筑混凝土時,必須振搗鋼纖維混凝土,以此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并確?;炷僚c鋼纖維之間的密合度。在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鋼纖維混凝土表面提漿作業,選用的工具一般為振動棒與振動梁。同時選用漿頭在混凝土初凝前將露出的鋼纖維進行覆蓋。在振搗過程中應對振搗時間進行嚴格控制,并確保移動距離與插入深度符合施工要求,避免漏振與過振等情況的產生。
3.5 鋼纖維混凝土抹光和養護
整平、振實混凝土后,應停止施工4h,也可以根據具體的天氣情況、塌落度進行時間的確定,為確定混凝土是否處于初凝狀態,可選用腳踩上面,出現5毫米腳印下沉為標準。在混凝土表面選用抹光機進行一到兩遍粗抹,隨后進行提漿、搓毛及壓實作業。一次抹光作業完成后,下次抹光作業應在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后進行,同時選用人工的方式對部分凹陷與不平整位置進行補漿與抹平,隨后選用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抹平作業。確保抹平與壓實整個面層后,應復核其平整度,檢查工作應在機械抹光后利用靠尺完成,進而對面層平整度進行良好控制。在鋼纖維混凝土養護中,主要選用的材料為薄膜、草包等,確保其表面具備14d的濕潤程度,并將其養護周期控制在28d。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40年,我國交通建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橋梁工程作為公路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在自然環境與行車荷載長期作用下,公路橋梁會逐步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壞情況。如拆除重建,不僅會耗費大量資金,還會影響通車運行。為此,做好舊橋加固施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將鋼纖維混凝土用于橋梁加固施工,對橋梁施工質量提升意義重大,為此,必須重視鋼纖維混凝土的應用,全面規范施工工藝,從而實現橋梁加固施工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仝蕓.路橋施工中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J].山西建筑,2013(04):158-160.
[2]鄭峰.淺談公路橋梁施工中鋼纖維混凝土技術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4(17):51+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8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