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談煤礦井下變電所無人值守的安全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煤礦井下變電所的運行方式由過去的人工值守變成無人值守+有人巡視,新的運行方式必然帶來新的安全風險,面對無人值守變電所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了分析總結,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安全管理,促進變電所在無人值守狀態下安全穩定運行。
關鍵詞:無人值守;變電所;安全風險;安全管理
目前大部分煤礦的井下變電所的無人值守功能僅僅是對設備實現監測和監視,很少有生產礦井的井下變電所真正實現無值守自動操作的,沒有實現減人提效的目的。因此,建設智能、安全的無人值守變電所,是實現煤礦供電自動化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1 煤礦井下無人變電所安全風險的種類
1.1 人的因素造成的安全風險
不具備進入變電所的人員侵入;作業人員作業中進入不安全區域或不安全位置;作業人員操作錯誤;巡視人員巡視頻率、項目缺失。
1.2 設備的不安全狀態造成的安全風險
設備產生故障;設備存在缺陷;操作電源或控制電源出現異常帶來安全風險;通訊網絡故障帶來安全風險;安全用具管理存在缺陷。
1.3 環境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安全風險
周圍強電磁場形成干擾,影響到監控系統的運行;小動物侵入;變電所溫濕度變化帶來安全風險;變電所內空氣絕緣電阻下降帶來安全風險;以上是無人值守變電所可能存在或出現的安全風險,其中有些風險因為管控不力已經對作業人員造成了極大的傷害[1]。所以,迫切需要對上述安全風險實施有效管控。
2 運用電力監控系統對設備安全管理
電力監控系統主要用于對煤礦供電系統和井上下運轉設備的監測、控制、管理和安全保護,提供遙測、遙信、遙控、遙調等功能,實現供電系統和設備的在線參數監測(包括三相電壓、電流、功率、功率因數等實時數據)、遠程操作控制(高低壓開關的分合閘控制操作、保護信號復歸操作等)、實時事故報警、數據統計分析、運行安全保護和用電計量管理等監控管理等功能。
該系統由監控服務器、遠程集控管理系統軟件、各種專業功能軟件構成監控中心。通過礦局域網與調度中心、地面中央變電所、供電工區、礦領導等客戶端構成監控應用客戶群,通過礦以太網絡與變電所交換機、配電點分站連接構成通訊控制系統,將全礦供電系統連接成1套遠程集控系統[2]。電力監控系統分站通過RS485或CAN通訊與高低壓開關內部的綜合保護裝置相連,采集開關內部運行參數及各項保護,然后通過供電自動化專用以太網絡傳輸到地面中央變電所電力監控系統中,實現對高低壓開關等電氣設備的數據采集、狀態監控、故障保護和操作控制等功能。同時還可以利用電力監控系統對供電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分析,用于加強供電安全管理、減少事故、節約電能等,是實現煤礦井下變電所無人值守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
3 運用門禁管理系統實現對進入井下變電所人員的安全管理
由于煤礦井下環境的影響,采掘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跳閘現象,這就需要人員去送電或者檢查處理故障。但是《煤礦安全規程》明確規定“無人值班的變電硐室必須關門加鎖”。執行這條規定,必須解決以下2個問題:一是變電硐室鎖著門,不方便及時送電恢復生產或檢查處理故障;二是送電人員或處理故障人員是否為專職電工,進入變電所的人員身份無法進行管控。門禁管理系統用于煤礦實現對井下變電所門的管理,在變電所門口配置安裝紅外熱釋電傳感器,當門口區域內有人員進入時,自動啟動網絡門口機的視頻攝像頭,并將視頻圖像上傳至地面中心管理主機,實現自動視頻監控[3]。系統采用TCP/IP網絡通訊模式接入供電自動化專用以太網中,實現變電所進出人員的控制管理。其主要功能有:就地刷卡開鎖、遠程控制開鎖、一鍵可視通話、進入拍照錄音、對講通話錄音、遠程視頻監控、事件記錄查詢。
?、倬偷厮⒖ㄟM入:工作人員使用電子鑰匙在門禁主機上刷卡,門禁主機讀取電子鑰匙信息與內部存儲數據進行對比識別,電動鎖自動開鎖、輸出語音提示已開門,同時拍攝進入人員圖像,記錄進入人員信號和開門時間,并上傳至監控中心,顯示人員進入信息和門禁狀態,可查詢就地刷卡進入歷史記錄。
?、谶h程可視對講申請進入:無電子鑰匙的工作人員通過門禁主機呼叫監控中心,監控中心人員運用可視對講通話功能,識別申請進入人員身份和進入原因,遠程控制門禁裝置開門,同時拍攝進入人員圖像,記錄進入人員信號和開門時間。
③門禁區域監控:監控中心人員可遠程開啟門禁主機視頻攝像,觀察門禁區域視頻圖像、并可抓拍記錄,現場人員進入門禁區域時,自動啟動門禁攝像并連接至監控中心,實現門禁區域遠程自動視頻監控。
4 結束語
基于以太網絡,通過電力監控系統、門禁管理系統及視頻監控系統的應用,對煤礦井下變電所無人值守信息化提供了基礎,有效提高了井下變電所無人值守標準化管理的安全系數,減少了變電所人員配置,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對提高供電系統保護性能,增強供電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靖波.煤礦井下采區無人值守變電所微機保護系統[J].中外企業家,2017(09):230.
[2]王金華.煤礦井下無人值守變電所技術研究與應用[J].工礦自動化,2015,41(05):100-1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9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