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排查方法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進行煤礦生產過程中,最關鍵的工作就是煤礦施工安全控制工作。就當前情況分析,當下對于煤礦井下通風安全工作的管理已經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煤礦井下工作環境封閉程度較高,如若通風工作出現問題,將會造成嚴重的煤礦安全事故。因此,加強對煤礦井下通風安全排查方法的應用十分重要。故而,在這一背景下,文章對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排查方法進行詳細研究。首先,文章對影響井下通風安全的因素進行總結,而后根據當下我國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最后提出了幾點優化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排查方法。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能夠解決我國當下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從而為我國確保我國井下煤礦工人的工作安全獻出綿薄之力。
關鍵詞: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排查
煤礦通風是指在煤礦的開采過程中為了給井下作業人員提供高質量的且含氧量高的新鮮空氣,將井下作業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有害氣體、浮沉排出,為井下煤礦開采人員提供一個良好工作環境的重要采礦措施。因此,探討一煤礦通風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一此主要問題,分析導致這此安全隱患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并結合礦井通風工作的實際需要,制度對應的通風安全隱患排查措施,對提高煤礦井下通風系統工作可靠性,保證礦井的通風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1 影響井下通風安全的因素
影響井下通風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四個方面其一是自然環境因素。在進行煤礦開采的過程中,隨著開采深度的不斷加深,使得礦井下所承受的地應力、低溫以及瓦斯壓力越來越大,從而導致煤礦開采的過程危險性也會越來越高。其二,就是人為因素。對于當下井下開采工作來說,現今的煤礦開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相對較低,在進行煤礦開采過程中經常會發生違規操作的現象,從而極大的增加了安全隱患的出現。另外一方面,就我國當前煤礦開采管理發展水平來看,由于我國相關監督體系不健全,進而導致煤礦開采管理水平較低。加之,由于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導致部分施工單位的質量管理工作人員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綜合職業素養較差更加無法有效的保證開采安全。其三,是政府監管因素。我國目前的煤礦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因此很多煤礦企業并沒有將安全意識重視起來,進而加大了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
2 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排查存在的問題
2.1 通風設計不合理
通風設計不合理,是導致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首要原因。由于煤礦井下采掘作業面十分狹窄,從而使得通風系統開啟后,礦井開采的巷道風速較高,進而就會造成巷道風阻迅速上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著井下的的通風安全。另外,由于煤礦存在部分的礦井巷道布置方面有著一定的缺陷,使得具體巷道設計或施工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對礦井的各個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包括巷道的使用期限、作業開采技術要求、開采作業收益、煤層賦存狀況等相關方面,進而確保煤礦井下通風系統的設計能夠達到相應的設計目標。如若礦井巷道設計方面存在不合理、不科學的現象,那么就會對井下的通風系統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甚至造成巷道通風過程中遭遇過大的阻力,給后續的井下生產帶來一定的安全風險。
2.2 通風設備管理不到位
當下,導致煤礦井下通風存在隱患的重要原因就是通風設備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井下通風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主要原因是通風系統設計過程中相關的內容無法滿足現今煤礦井下開采工作中的需要。另外,通風設備的具體類型使得通風設備在進行選型過程中出現了與開采作業情況不相符的情況,從而造成了煤礦井下通風整體質量受到影響。加之,通風設備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老化受損的情況,嚴重降低了通風設備壽命的下降。然而,究其原因,導致這一系列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相關工作人員對于煤礦井下通風設備管理不到位。
2.3 相關工作人員缺少職業素養
當下,我國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尤其是在煤礦井下通風系統的安全方面更是如此。對于煤礦開采企業來說,相關工作人員缺少職業素養是提升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的重要原因。由于歷史原因,使得煤礦企業通風管理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相對較低,且尤其是對于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防范意識也比較薄弱,職業道德和安全素養更是有所欠缺,加之相關工作人員缺少足夠的技術管理與應用水平,從額嚴重導致了通風安全工作中一此隱患的存在。因此,就當下情況分析,盡快提高通風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是當務之急。
3 優化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排查方法
3.1 加強對通風系統的設計
為了能夠從根本上提升煤礦井下的通風安全,加強對煤礦通風系統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只有真正的提升對煤礦井下通風系統的優化設計,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通風安全隱的發生。根據當下我國煤礦生產技術水平的提升,使得煤礦井下工作的范圍以及挖掘深度不斷增加,例如地層壓力、地熱等,讓煤礦礦井的作業環境更加復雜,故而井下工人的安全威脅極大的增加。故而,為了能夠從根本上提升煤礦井下的安全性,不斷改造井下通風系統的安全性是必要的。因此,對于煤礦企業來說,在進行煤礦井下通豐系統改造過程中應當充分按照《煤礦安全規定》的相關內容進行工作,并且與此同時還要合理的采取強制措施,進而充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各項工作計劃都能夠有法可依。同時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煤礦企業還需要防止浪費現象的出現,尤其是要防止自一目的進行大尺度、高成本的通風系統設計,使得通風系統的實用性下降。
3.2 深入對通風系統檢查工作的監督
為了能夠最大程度上確保煤礦井下工作人員的安全,保證煤礦井下通風系統的安全,深入加強對通風系統的檢查工作的監督是必要的。故而,在進行工作中,礦井必須要根據實際的煤炭采掘情況以及條件進行做好相應的監督工作和管理工作,同時還需要針對煤礦的實際情況進行不間斷的對礦井的實際通風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進而充分確保煤礦生產過程中通風系統的順利,為井下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安全的工作環境。另外,在進行通風管理監督工作中,如若發現了通風系統中發現了安全隱患,那么工作人員必須要向上級領導進行匯報,形成書面報告以后,還要做好詳細的記錄工作,進而為以后的監督工作排查奠定良好的基礎,必要時還應停止生產作業,把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 3.3 提升工作人員職業素養
提升工作人員職業素養是確保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的另外一個工作方法。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煤礦井下通風安全程度,相應的提高煤礦井下通風工作人員的工作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對煤礦井下通風進行日常工作過程時,時常會出現工作人員的自身素養不高,在進行實際工作時,沒有真正的將通風工作重點有效落實,進而嚴重加大了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因此,相應的煤礦井下通風工作人員人員的工作素養是必要的。首先煤礦企業在開工之前要對煤礦井下通風工作人員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工作指導,明確工作人員的職責。其次,煤礦開采企業可以定期對煤礦井下通風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提高其技能水平。另外,煤礦開采企業要積極引進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進而確保井下通風安全的同時,也有利于工作人員的相互學習。
4 結論
煤礦井下工作環境封閉程度較高,如若通風工作出現問題,將會造成嚴重的煤礦安全事故。因此,加強對煤礦井下通風安全排查方法的應用十分重要。由于當下有許多煤礦事故案例發生,這些煤礦事故案例的發生其原因有很多。但是,影響煤礦通風安全的影響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人為因素、管理機制、裝備設施四大因素。根據我國當前情況分析,通風設計不合理、通風設備管理不到位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缺少職業素養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煤礦井下工作的通風安全。故而,為了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加強對通風系統的設計、深入對通風系統檢查工作的監督、提升工作人員職業素養是至關重要的。望此次研究能夠被當代學者所關注,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為確保我國煤礦井下工作安全獻出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任剛.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排查方法和管理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8,35(11):89.
[2]李向前.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05):203+205.
[3]劉萬兵.關于煤礦通風安全隱患分析及管理對策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37(17):130.
[4]梁太岳.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分析及通風事故防治對策[J].技術與市場,2017,24(04):220.
[5]陳劍鋒.煤礦井下通風設計的安全隱患分析與管理措施[J].工程技術研究,2017,20(01):137-138.
[6]毛立志.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分析及管理對策研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16(Z3):78-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9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