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井下作業的安全管理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煤炭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的主要動力,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近年來,我國煤礦開采事故頻發,給煤炭開采企業以及國家和個人都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加強井下作業的安全管理,是保障煤炭開采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
關鍵詞:煤炭;井下作業;安全管理
0 前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建設持續加快,煤炭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的主要資源,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煤炭的應用廣泛,不僅能用于發電,還在鋼鐵、化工以及其他重工業產業的生產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來煤炭的開采效率都備受關注,煤炭的開采效率也直接關系到煤炭使用量的多少,做好煤炭的開采工作是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最近幾年,開采過程中的人員安全問題開始頻繁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諸如礦井瓦斯爆炸、井下一氧化碳中毒、頂板事故等等。在煤炭開采過程中應當積極做好各項防護措施,嚴格監管安全隱患,最大限度的保證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
1 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對于現代開采的重要性
首先,煤礦井下開采工作任務繁重,工作量巨大,危險系數很高。煤炭開采井下工作環境復雜,極易出現瓦斯泄漏、場地坍塌等現象。同時,煤炭井下作業所需設備要求較高,操作復雜,每個開采設備的操作程序都不同,對于操作人員職業素養要求高,一旦出現操作人員不慎操作錯誤,就會出現各種安全事故,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
其次,煤炭開采除了對開采環境以及專業的技能素養等要求外,還需要煤炭開采企業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開采以及安全規章制度,在存在明確安全隱含的地方以及行為上要明令禁止進入和觸碰,如果缺少這些規章制度的必要約束,將會對企業和個人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嚴重者會對企業或員工家庭造成致命打擊。因此,加強安全管理措施對于現代井下開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煤炭井下作業易出現的安全隱患問題
煤礦井下作業存在著諸多風險,其中最主要的有易燃物引起爆炸、毒氣中毒、頂板事故、設備操作不慎、機械設備故障等,由于諸多的安全隱患,造成了煤礦井下作業的事故頻發,給煤炭開采企業造成了較大的損失,本節主要對井下作業的安全隱患及其危險源進行具體分析。
2.1 煤炭易燃,瓦斯爆炸引起的事故
由于煤炭的特殊性質以及元素構成,致使在煤炭在開采過程中極易出現易燃的現象。此外,瓦斯是煤炭開采過程中伴生的氣體之一,而在井下作業過程中,瓦斯涌出爆炸成為煤礦礦井作業最為主要的事故。瓦斯溢出超過臨界值,若不慎與明火接觸,將會發生大面積爆炸,若得不到控制,會進一步引起煤塵爆炸,甚至釀成火宅,造成大面積的人員傷亡事故。
2.2 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泄漏
由于在開采過程中作業環境大多都處于封閉狀態,而在通風狀況不良的情況下,一旦發生一氧化碳涌出,會直接對井下作業人員造成傷害,輕則中毒昏迷,重則直接窒息死亡。
2.3 井下頂板事故
井下頂板事故在煤礦中經常發生,日常開采地壓擾動,地質條件不好,采煤方法不合理,支護不到位,頂板檢查不周和管理不善等等,都會是頂板事故的原因。小到零皮砸傷人,大到大規模頂板冒落。
2.4 機械設備出現故障
在煤炭的開采過程中,一會會使用諸多的大型機械設備,而這些設備大多設計精密,操作復雜,關聯度相對較高,某個設備出現故障后,會直接關聯到其它設備的運轉,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
2.5 開采中的粉塵污染
在煤礦井下開采過程中,由于煤炭的特殊性質,極易會產生大量的粉塵污染,而粉塵污染大多來自于開采過程中的微粒物,機械振動以及巖石爆破都會引起粉塵顆粒。同時由于在開采過程中一直都處于封閉環境,一旦有粉塵微粒彌漫,處于封閉環境的開采人員會直接吸入,造成肺部感染,容易出現人生安全問題。此外,在開采過程中,稍有不慎也會引起粉塵爆炸,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2.6 井下積水危險
煤礦井下作業環境特殊,尤其是在開采過程中,會造成積水沉積,如果無法將積水快速清除掉,則會對作業人員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同時,當積水沉積過久后,也會對作業設備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蝕,對于開采設備的正常運轉產生影響,造成運轉故障等問題,安全隱患問題顯存。另外,積水沉積嚴重,也會造成開采成本的增加,會未來的開采工作產生不利影響。
3 井下作業安全問題的規避
3.1 完善井下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由于井下作業會產生諸多危險狀況,因此需要建立并完善必備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對開采的基礎設備進行定期的維修排查,減少設備故障問題,建立良好的運轉系統,將安全作業與生產效益更好的結合起來,建立安全生產第一,經濟效益第二的企業理念;其次,可以引進現代先進勘測技術,及時發現并處理安全隱患,進一步加強安全防范意識;最后,在緊急危險出現后,要按照安全管理制度進行有秩序的撤退,確保人身安全,將損失降至最低。因此,在井下作業過程中,需要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規范開采及操作流程,并讓作業人員充分意識到井下作業危險的重要性,強化安全管理,制度緊急避難措施,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3.2 定期展開作業人員安全培訓學習
加強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是保障井下作業安全運轉的前提。要定期開展安全培訓,增加作業人員安全意識。讓井下作業人員充分意識到開采工作的重要性,防范其在操作開采設備過程中的失誤,令其認識到操作失誤所帶來后果的嚴重性,規避其無風險意識所引起的危險事故的發生。在日常生活以及開采過程中,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操作標準操作開采設備,這必須是在具有較強安全素養的前提下發生,因此,對于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則顯的尤為重要。此外,由于在開采過程中作業人員的分工有所不同,因此,也務必需要針對不同崗位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學習,增強其個人的職業素質,以便在開采及操作過程中做到職責明確,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由此看來,對于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學習是確保開采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3 建立井下作業危險環境規避制度
保障井下工作環境的安全,對于煤礦井下作業的安全運轉意義重大。由于煤礦開采的特殊環境以及煤炭的特殊性質,井下環境時常會出現不良反應,例如前文所提到的積水、毒氣等問題,因此,要建立危險環境規避制度。首先,井下環境時常處于密閉狀態,空氣流通循環較差,需要建立強效的通風系統,以確保井下空氣循環的正常流通,減少瓦斯泄漏等有毒氣體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其次,煤炭屬于易燃物品,要禁止井下作業人員攜帶明火裝置,減少爆炸事故的發生;再次,井下作業要做好頂板的檢查和管理,采取相應措施,減少頂板事故的發生;最后,要做好積水排除工作,引進先進設備,制定合理措施及時排除井下積水,在減少開采設備出現故障的同時也可以相應的減少企業成本。
3.4 建立井下危險探測系統
在井下作業過程中,危險會時刻來臨。因此,及時發現并處理危險是減少危險事故發生的保障。在井下作業時,可以先利用相關設備進行井下探測,運用互聯網技術,將井下情況及時反饋給井上的控制中心,做好井下作業危險的排查工作。同時,利用控制中心,分析當前井下形勢,發現緊急危險時要及時驅散井下作業人員,規劃正確有效的逃生路線,減少人員傷亡事故。同時,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國內外先進探測技術引進并自主創新,形成對自身企業更有效更合理的探測系統。
3.5 選擇合適的開采模式
井下作業環境特殊,需要制定有效合理的開采模式。井下開采環境危險因素很多,要設立危險警示,提高作業人員意識,制定合理的開采模式。針對當前環境以及場地的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開采模式,選擇適當的作業模式,建立良好的綜合系統,是規避井下作業危險保障井下作業人員安全的重要舉措。此外,建立網絡連接系統,可視化井下作業環境,及時防范危險狀況的發生。
煤炭開采對于我國而言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保障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也是保障煤炭開采的正常運營。同時,也是保障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因素。認識到煤礦井下作業的危險因素,能夠對正確和及時處理危險狀況提供幫助,減少企業成本負擔,保證企業員工人身安全,有效的提高煤礦開采效率以及企業利潤。
參考文獻:
[1]劉超.煤礦通風安全的制約因素及對策探析[J].山東煤炭科技,2016(11).
[2]秦彥磊.煤炭行業安全高效礦井建設探析[J].煤炭經濟研究,2015,35(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5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