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機井常見井下故障判斷及處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在油田開采中最常見,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就是抽油機,這是油田開采工作中最主要的采油設備。為了進一步提高油田原油生產效率,必須要保證抽油機能夠正常運轉。在相關采油站技術人員,利用抽油機進行井下工作的時候,必須要對抽油機出現的井下故障進行準確的判斷,以及維修和處理,這樣才能夠保證抽油機能夠提高相應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針對抽油機井出現警察故障的判斷方法以及處理方式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關鍵詞:抽油機井;井下故障;判斷;處理
1 抽油機井下故障診斷方法
1.1 光桿示功圖法
該種方法主要是將動力儀安裝在懸繩器當中,能夠直接測出公式圖,并且按照理論公式圖與實際公式圖相對比,能觀察測試出公示圖內部的缺失情況,由此可進一步判斷抽油機的泵況。一般情況下,光桿示功圖法主要利用在泵深較淺,沖次較低的抽油機井,能夠有效判斷出泵況。
1.2 井下示功圖法
井下施工土法主要根據波動方程原理,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將光桿施工圖以及相關信號,轉化為井下任意深度的施工圖,再通過人力進行診斷。一般情況下該種方式可以應用在油井示功圖圖形狀復雜的情況,而且具有較好的判斷效果。
1.3 憋壓診斷法
?、賳C憋壓:在抽油機正常運作的時候,將生產閘門進行關閉所形成的憋壓就屬于喜氣憋壓;②關機憋壓:當抽油機的抽憋壓力到達一定指數的時候,停止運轉,在高壓下進行憋壓被稱之為關機憋壓;③停機憋壓:將抽油機從正常生產的狀態轉換到停止狀態再進行憋壓可以稱之為停機憋壓。
2 常見井下故障判別方法的應用及處理方法
2.1 抽油泵故障
一般情況下,機器在運行過程當中會產生一定的磨損,這種磨損會導致抽油泵卡泵、失靈等故障。
2.2 抽油桿故障
在油田工作過程當中,一般都是使用抽油桿來進行相關負荷的承載,因此在使用時間過長的情況下會導致抽油桿損壞或者斷裂。而且如果抽油桿絲扣沒有擰緊,就會產生脫扣的事故。這種情況一般都通過量油、電流、液面、測試功圖、碰泵等方法進行解決。
2.3 管的故障
該種故障主要包含兩種,一是油管漏失,二是油管斷脫,一般情況下都采用上下電流、量油、液面、測功圖等方式進行。
2.3.1 油管漏失
這類故障的油井一般都會出現產液量下降,液面逐漸上升,電流方面上沖程小,下沖程正常的情況。在進行抽油的過程當中壓力上升,而且相關壓力無法穩定,所以就導致熱洗后圖形逐漸增大。診斷是否出現油管漏失情況可以通過液面、該井功圖測試圖形、載荷、產量、電流等數據分析。
2.3.2 油管斷脫
油管斷脫的情況主要表現為油井產量大幅度下降,甚至不出油,液面回升到井口,電流上沖程小,下沖程大。如果油管斷脫的位置是上部,那么相關示功圖與油管漏失示功圖的形狀較為相似。
3 井下故障后作業現場跟蹤鑒定方法
3.1 漏失井跟蹤注意事項
?、僭谶M行檢查作業的時候要對油管絲扣的磨損情況以及管面破損情況進行細致的檢查,保證相關油管的深度位置,以及損壞情況能夠準確的記錄下來。另外還要對油管絲扣的破損程度,螺紋錐度以及粘扣等部位進行仔細核實,最后還要對對應接箍螺紋磨損情況進行檢查;②對油管頭部的密封圈磨損情況進行檢查;③對油管結蠟情況進行檢查;④對油管的固定凡爾以及游動凡爾的磨損情況進行檢查。該項檢查工作會受到井場條件限制,可以將其帶回工具車間進行檢查。
3.2 斷脫井跟蹤注意事項
①對抽油桿的破損以及斷裂情況進行檢查,并且對已經斷裂的抽油桿的級別,深度,規范,部位,根數,下井使用時間以及斷口形狀進行記錄;②對抽油桿脫扣的情況進行檢查,并且對已經脫扣的超有感的深度,規范,根數,接箍絲扣的磨損情況以及拖桿部位的抽油桿絲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記錄;③對柱塞上的游動凡爾,凡爾罩以及其他隨抽油桿共同下井的工具的斷脫情況進行檢查;④要對油管斷裂的根數,部位,規范,深度以及下井使用時間和斷口形狀進行仔細檢查;⑤對油管拖后的情況進行記錄,并且保證將托管的深度,規范不唯分數,以及脫管部位絲扣和接箍絲扣方面的磨損情況進行仔細的檢查和記錄。
3.3 卡泵或抽油桿滯后井跟蹤注意事項
?、賹τ凸芎统橛蜅U的結蠟問題進行檢查;②對活塞磨損情況進行檢查;③對油管內是否具有掉落物進行檢查;④對泵筒的彎曲情況進行檢查;⑤對柱塞的沉砂情況進行檢查;⑥對固定凡爾和游動凡爾的情況進行檢查。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抽油機井出現的井下故障需要及時的診斷和解決,這樣才能夠保證油田工作能夠安全順利的進行。
參考文獻:
[1]王艷林.抽油機井常見井下故障判別及處理方法[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33(14):99+105.
[2]張建剛.信息化條件下中后期油田開發中抽油桿偏磨的分析與對策[J].科學與信息化,2018(7):61-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