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產中的節能環保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的化工產業正在不斷的發展,同時帶來的一些能源消耗也越來越高,使得化工生產造成很大的環境污染,與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有較大的誤差,因此要不斷進行化工生產環節中的環保優化,從而減小化工生產對環境的污染。本文針對于化工生產中的節能環保展開一系列的討論,并且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希望對我國化工生產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化工生產;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
0 引言
針對于目前我國化工生產的發展,一些企業為了謀求最大的經濟效益往往忽視一些污水處理,大肆污染環境,針對于此,需要相關的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對一些污染環境嚴重的化工企業必須進行整治。
1 化工生產節能環保的現狀
隨著我國的發展,逐漸認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基于此,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方針,針對于我國化工生產的現狀,相關的政府也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且對一些生產以及民用能源進行凈化處理,極大地降低了化工生產對環境的影響。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凈化廠的處理量小于化工廠生產廢水廢氣的速度,就導致有很多廢水廢氣無法進行凈化,凈化廠的能源凈化工作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生產需要。不僅如此,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化工產業的科學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和發展,從而導致凈化廠的凈化工作也無法做到位。還有一些凈化廠沒有落實具體的工作,對于廢水廢氣沒有凈化完全就排放到外界中去,從而導致大面積的環境污染,針對于此,需要相關部門共同約束化工廠以及凈化廠,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才能提高我國能源凈化工作的質量。
2 化工生產過程中的一些節能環保問題
近些年來,我國化工產業不斷發展,針對于此,相關部門的環保所暴露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出現的問題大約有以下幾種:
第一,對于大多數的化工企業對環保問題的認知不夠,沒有起到足夠的重視程度,使得我國一再強調的保護環境如同虛設。我國即使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由于執行力度有所欠缺,就導致了很多漏網之魚。第二,也存在一些化工企業,沒有建立相關的環保部門,使得這方面無人管理,企業自身污染也無法得到解決,就導致了污染嚴重的情況。第三,對于一些展開節能環保的化工企業,但是由于其節能環保能力較弱,就導致了很多節能環保的項目無法取得相應的結果。第四,從我國目前的化工企業發展現狀可以得出,由于缺少一些比較完善的節能技術支持系統,就導致了很多化工企業的節能環保工作無法有序的進行,基于這種差異,就導致了我國化工行業無法穩定的發展,污染環境嚴重,多個項目也會被迫停止。對于這種情況,需要我國的相關技術部門,加強能源凈化的研究,不斷提高對能源的凈化效率,從而使得我國化工產業能夠快速發展。
3 對于化工企業能源凈化的具體方法
3.1 合理的使用水資源,有效的增加水資源的使用效率
化工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必定產生一些污水和廢水,對于這種情況不要做好環保處理工作,將廢水和污水進行一定的處理之后排放到外界環境中去,有利于推動化工行業的水資源使用效率,有利于化工行業的循環發展。在對污水和廢水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的間接冷卻水進行凈化,這些水資源并沒有直接受到化工生產的污染,基于此,就可以在化工生產的過程中安裝一些間接冷卻水的重復利用設置,對間接冷卻水進行回收和利用,從而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不僅如此,還要使用工藝廢水的多級串聯使用,可以極大程度上的降低廢水的排放量。
3.2 增強能量的利用效率
在實際的化工企業的生產過程中,要想不斷的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能力,還要制定相關的處理技術,從而提高能源的利用能力。具體可以在制造一些特定的化工產品時,安裝一些水資源回收設備,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并且在生產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熱量也比較多,可以對其進行回收,可以作為一種供暖設施,為居民提供熱能,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精餾塔中廢水的使用效率,也可以減少我國冬季供暖對環境的一些負面影響。
3.3 降低動能的消耗
目前大多數的化工廠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就是動能,其中針對于動能的消耗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電力消耗,一種是蒸汽消耗。對于動力消耗來說,影響其消耗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電動機的變頻速度,要想盡可能的減少動能的消耗就需要對電動機的變頻速度進行調整。在蒸汽消耗方面,可以將搜集起來的熱能進行供暖,也可以對其進行進行合理的冷熱物流,從而使得能量的利用效率變大。
4 結語
根據本文的論述可以得出,我國化工廠的節能環保工作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主要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要投入足夠大的重視程度,既然制定了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就需要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于企業內部來說需要不斷加強上層到下層的環保意識,需要企業從內部出發,構建一個節能環保的新認知團體,可以極大地保障我國化工企業的環保問題。
參考文獻:
[1]李燕青.化工生產中節能環保管理探析[J].化工管理,2016 (19):140.
[2]林海云,田雪.新環保技術在石油化工中的應用[J].石化技術,2015,22(09):259.
[3]蘇迎平.生態文明視角下縣域經濟產業結構演變內在機理分析[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6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