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油田注水技術的研究與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對于油氣資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當前,很多的油田在開發的末期,出油率大大降低,水含量不斷增高,很難滿足人們日常生產、生活對石油資源的需求。人們逐漸對低滲透油藏開始重視,但是低滲透油藏的孔隙結構、孔隙度以及非均質性的特性,使得開發時要運用特殊的開采方式和工藝。而現階段,開采低滲透油藏多是運用注水技術的方法。本文主要對油田注水技術進行有效的研究和探討,旨在充分發揮注水技術來提升低滲透油藏的開發效率,提升石油的開采數量和質量。
關鍵詞:低滲透油藏;注水開采;技術;研究 ;方法
目前,油氣資源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很多油田已經處于開采的中末期,出油率在不斷下降,滿足不了人們的物質需求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國開始重視低滲透油藏的開發和運用,其具有特殊性,在開發時也要采用特殊的開采方法。注水技術主要用來開采低滲透油藏,采油和注水同步進行,以此提升采油量。在開采初期注水運用高注采比,這樣能夠恢復油井的生產能力和地層壓力,加密和調整井網,使得注采的井距逐漸縮小、水驅控制程度逐漸提升,大大的提升油田注水開發的質量和效率。
1 低滲透油藏的特性分析
我國的低滲透油藏有其獨特的特性,如地質動態性、非均質性和孔隙結構及孔隙度等,在開發前,要對其特性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這樣能更好的提升開采效果。下面對其特性進行討論和分析:
1.1 低滲透油藏的地質動態性
低滲透油藏具有地質動態性特性,是一種受到巖性、斷層以及地質構造影響的綜合性油藏。其油水分布比較復雜,普遍會出現油水同出的問題,這會使油井開發和布井的難度加大。此外,低滲透油藏具有較薄的油層和較低的儲層滲透能力,低滲透油層的悟性很低,油井的自然產能沒有或者很低,只有經過改造、壓裂才能開采出石油資源。同時低滲透油藏開發時的嚴重整壓注水井,采油井具有很低的采油壓力,不利于低滲透油藏中石油資源的有效開采。
1.2 低滲透油藏的非均質性
在低滲透油藏中,低滲透砂巖儲層的非均質行非常嚴重,儲層在橫向和縱向具有明顯的特異性,且巖性和儲層的厚度都具有不穩定性,不利于石油資源的開采。
1.3 低滲透油藏的空隙結構與孔隙度特性
低滲透油藏具有的空隙度極低,它的儲層多是由微溶孔構成。一般來講,孔隙度都在10%-30%之間。同時它的空隙結構變化范圍比較大,在5%-30%之間變化,這種變化范圍和程度不利于低滲透油藏的開發和利用。
2 油田注水開發技術研究和分析
通過對低滲透油藏特性的研究和分析,對其特點進行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開發低滲透油藏時,可以針對其特點來運用有效的注水開發技術,以此來開采出更多的石油,提升開采效率。
2.1 同步進行采油和注水,有效提升采油率和采油量
低滲透油藏具有較差的導壓性能,很小的天然能量,運用同步注水或者早注水的方式來進行石油資源的開采,這樣能夠將滲透率的損失降到最低,使得低滲透油藏的地層要得到更好的保障。
2.2 高注采比的運用和井網加密的調整
在開采低滲透油藏時,初期可以運用高注采比來給油藏進行注水,且注水年限要結合油藏的特性來科學、合理的設置高注采比的年限,以最快的速度恢復油井的生產能力和地層飽和壓力,提升采油率。同時,其開采單位也要結合井網、井距來對井網加密調整,使得注采的井距逐漸縮小、水驅控制能力得到提升,提升石油注水開采技術的使用效率和技術水平。
2.3 實施周期注水技術
低滲透油田儲層的裂縫發現程度一般以多種狀態來呈現,方向性非常明顯,具有比較突出的非均質特性。運用周期性注水技術來改變采儲量和注水量,并在油層中形成一種不穩定的壓力場,不斷促進流體在地層間交換和重新分布,提升低滲透油藏地層的滲透和吸水作用,促進洗油效率和注水波的提高和增大,最終促進石油采收率的提高。
2.4 實施高水質注水技術
由于低滲透油田的儲層具有很低的滲透能力和較為復雜的空隙結構,對注水水質要求非常高。當進行開發時,要實施高水質注水技術,按照標準注水要求來進行注水。同時要精細的處理水質,通過質檢后才能出站,保護好水質,對下井工具、井下管柱以及地面管線等進行防腐處理,保障高水質注入油層之前要保持一定的清潔度,從而促進低滲透油藏資源更好的開發,提升石油資源的采收效率。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常規的油田開發程度越來越低,無法滿足日益發展的經濟需求。因此,我國石油開采的重點逐漸轉向石油儲量巨大的低滲透油藏,強化對其開發和利用,能夠大大緩解我國石油能源短缺的問題。但是由于低滲透油藏具有特殊性的特性,在開發和利用時,要結合其特點和特異性來運用與之相適應的油田注水技術,提升低滲透油藏資源的開采效率和開采能力。
參考文獻:
[1]呂希旺.油田注水開發技術的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5 (34):133-133.
[2]樊成.關于對油田注水技術的研究與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1):4525.
[3]李強,唐曼,徐興國.關于對油田注水技術的研究與探討[J].化工管理,2015(5):164-1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