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以月之泉·明月山國際硒溫泉康療中心酒店養生居住區的景觀設計為例,闡述了月、山、水、人文等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元素;景觀設計
月之泉·明月山國際硒溫泉康療中心酒店養生居住區位于江西宜春明月山麓,山水秀麗、人杰地靈。江西明月山因云姑沐月、嫦娥故里等各種傳說,以月為名,因月揚名。在山中行走可享受“月在山中行,山在月中明”的絕妙意境。該項目坐擁國內外罕見富硒溫泉,可與世界聞名的法國??怂沟V泉相媲美,氣溫如湯,可飲可浴,祛病延年。宜春文化積淀厚重,歷來為“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
1景觀設計
項目依托本身固有的月、山、水、人文特色元素,以禪宗文化為背景,以心性論為基點,通過自然——內在——超越心性升華,致力于打造出:“山致靜,欣然于身。水致凈,潤澤于心,心致境,通達于靈”的文化氣質——這也是月之泉企業的品牌形象。延續建筑規劃概念,本項目景觀設計策略為:“一區、二環、三軸、五行”。
1.1一區以“運動、養生’’為主題,充分考慮運動空間與景觀效果的情景交融。既突出社區生活的時尚與活力,又強調居住環境的生態與自然。同時,在交通組織及空間布局等方面體現人性關懷。希望通過裝飾藝術的語言融合現代設計手法,用簡潔的布局使景觀空間最大化,同時組成多重景觀組團滿足功能性和均好性,配合疏密有致的軟景,增加居住的舒適度,打造一個禪意養生的宜居大社區。
1.2二環(詳圖1)外環慢跑健身步道:跑道外側為氧氣充沛的自然山麓,內側為綠意盎然的社區園景,給慢跑者創造最好的運動場所,增加運動時的美好體驗。
內環慢走養生步道:通過串聯一系列的靜態與動態的核心景觀活動空間,如景觀廊架、景亭、雕塑、陽光草坪、下沉廣場等形成最佳賞景流線。
1.3三軸通過建筑規劃調整建筑布置,擴大入口廣場主軸空間,調整北區住宅形成雙側軸空間,為使更多的用戶可享受到主軸園林景觀,最大限度地提升區內戶型價值,從而形成現在的三軸:入口景觀主軸,兩側景觀次軸(詳圖2)。
1.4五行借五行布局,萃養生元素,打造國際高端養生大盤(詳圖3)。
其中:火區——鴻宇明鏡,視覺養生。炎明境:火區主南,特別設計了似火驕陽的入口鋪裝,寓意生命之火延綿不絕,健體強身。該處通過種植火屬性養心植物:鳳仙、紅楓、龍血樹等達到視覺養生。
金區——調息廣場,呼吸養生。錦繡云:金區主西,以盈云亭為主題,與水區相呼應,潺潺流水給練習呼吸吐納的人們提供了調息環境,意為持身涉世,修心合意。該處通過種植金屬性芳香型養肺植物:九里香、銀桂、樂昌含笑等達到呼吸養生。
水區——疊泉溪鳴,聽覺養生。月溪灣:水區主北,通過跌水、匯水、溪石,同時結合種植水屙l生養腎植物:美人蕉、海南蒲桃、重陽木等營造獨特的聽覺養生環境。
木區——臥虹廊橋,文化養生。精物廊:木區主東,提取符號元素精物形象設計特色鋪地,采用迂回養生長廊結合足湯養生池設置,同時種植木屬性養肝植物:蘭草、陰香、橡膠榕等,使人沉靜心靈、遁入空禪。
土區——休憩廣場,嗅覺養生。山韻舍:土區主中,是為雅居。通過抱月亭、山月小景玲瓏鏡、下沉綠地月影漣漪、陽光草坪、土屬性養脾植物:米蘭、萱草、臘腸樹等,達到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的舒適意境。
2場地高差(詳圖4)
主入口充分利用明月山麓場地的高差,拾級而上,視線開闊。
3元素融入
通過對月之泉品牌文化的解讀,萃取月之泉企業文化與明月山符號,引入人文概念,設置核心景觀,提升居住品質。
提取皎月、峻山等符號元素構成各具特色、功能與品質兼具的景觀養生空間,營造出自然舒適、健康安全、品味高檔的感受。意為:窗與月,方與圓,山與水,剛與柔,身與心,持身涉世,修心和意(詳圖5)。
以明月山為主題,通過下沉綠地月影漣漪、山月景觀小品玲瓏鏡、皎月草坪燈、景觀沐足亭等元素,形成中軸主要景觀禪意空間——抱月亭。
4特色文化(詳圖6)
設計擬引用自然水資源,構成硬景水景,運用溪石形成旱溪景觀,結合當地特色養生硒溫泉,延續一期水體設置,形成環繞社區的水體景觀一月溪灣。利用靜水池與流動的河床等景觀意向,寓意“生命的輪回”,意圖利用“水”這一自然界中獨特的元素,創造靜謐而具有意境的景觀氛圍。
貫穿全園的水系不僅可聽、可看,而且更可以直接觸摸,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不同感官的刺激,賦予用戶平和的心情,與自然連通,與生命連通的獨特體驗。
同時在小區多處設置沐足池、依托園內康體設施,希望用戶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到當地特色硒溫泉的溫養,為用戶提供高品質養生的舒適服務。
通過蜿蜒而下、延綿不絕的月溪灣和景亭“聽水榭”相結合,體現本項目的足湯養生文化特色。
5結語
在現代設計理念中,現代園林景觀設計需要的就是與傳統文化結合,充分融合傳統文化元素,是賦予設計作品中國氣息的重要手段,這對中華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有積極作用。同時注重人文景觀營造、文化氣息的塑造,在住宅小區設計中可以結合小區的綜合需要與功能,在健身、休閑、娛樂、活動等方面形成綜合性的運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