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討為何中國近代歌劇中男性主角地位會處于缺位狀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國近代歌劇主要是隨著西方音樂文化盛行逐漸發展起來,存在濃厚的西方歌劇特色,但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國歌劇存在明顯的民族特色。本文根據以往工作經驗,從歌劇因素、國家因素、女性因素、男性因素、觀眾和作曲家因素五方面,論述了中國近代歌劇中男性主角地位處于缺位狀態的具體原因,希望對相關工作能夠起到一定幫助作用。
  關鍵詞:中國近代歌劇;男性主角;女性因素
  在中國傳統封建社會中,以父系制度為主,男性無論是在社會還是在家庭中,均處于主導地位,女性則過于被動。伴隨著時代的進步,中國近代歌劇中的主角漸漸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作品開始以女性為中心,而男性主角作品數量逐漸降低。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很多因素存在直接關系,相關研究人員需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總結,維護我國近代歌劇藝術的全面發展。
  一、歌劇因素
  (一)受歌劇情緣和戲曲的影響
  在我國戲曲藝術發展過程中,女性可以說處于絕對的優勢地位,歌劇和戲曲屬于同一種藝術形式,這也導致歌劇很容易受到戲曲藝術的影響。很多歌劇演員來自于戲曲行當,將戲曲的演繹經驗帶到了歌劇中,讓“女角文化”突顯的更加明顯,并打造出“戲曲民歌多元綜合化”的歌劇藝術體系,展示出了中國歌劇的特點。
 ?。ǘ└鑴”樯实挠绊?
  悲情色彩是西方歌劇中一種特有情節,對歌劇人物塑造能夠產生積極影響,同時讓中國歌劇的人物形象出現很大變化。從我國以往文藝發展角度來說,角色的創造主體以男強女弱為主,很容易人們產生一種對底層女性的同情之心,這也讓女性觀眾情節更容易打動人。正是由于這種女性獨有的情感特點,幫助他們在歌劇之中慢慢占據主體地位。
  二、國家因素
  (一)鼓勵女性參加抗戰
  站在國家發展角度來說,為了揭露真實的發展歷史,我國的很多歌劇創造均以戰爭為背景,主要是為了贊揚英雄主義。也正是由于這些正面、積極的人物形象,為人民群眾帶來了極大信心。音樂在傳達情感的同時,也能激發出人們內心的情感和斗志,領導人員正是意識到音樂的該種作用,在他們看來,可以借助于女英雄的形象,激發出更多女性的抗戰熱情,最終實現革命力量的有效提升。
 ?。ǘ┨岢宰呦蛏鐣?
  在抗戰過程中,大部分家庭的男性均到了抗戰前線,但國內建設和發展同樣需要人力資源的維持。在此種社會現實面前,國家領導人意識到女性群體的作用,開始建議女性參與各項社會工作。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女性開始漸漸擺脫舊時代的束縛,從學戲、唱戲再到歌劇主角,獲得了實質性轉變。
  三、女性因素
 ?。ㄒ唬┪鞣脚畽嘀髁x影響
  到了五四時期,我國女性同胞們開始接受外來思想,這其中也包括西方的女權主義,此時,中國的女性開始學會如何獨立,并衍生出自己的想法。也正是由于此項原因,他們開始更加深入的走向社會,成為社會建設過程中的一份子,承擔起屬于自己的責任。由于上述變化的產生,女性朋友們對自身話語權也有了新的認識。但他們逐漸發現,在進步的道路上不會有任何人來幫助自己,只能通過自身努力來獲得更多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在新興音樂領域之中,歌劇屬于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他們的提升也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此時,有很大一部分女性開始轉投歌劇,將男性地位取代。
 ?。ǘ┡宰陨硭刭|的提升
  在男女教育方式上,我國傳統教育內容差異很大,其中,男性的教育方式便是進入到正規課堂之中,女性則依照“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教育理念。此時,女性價值很難被展示出來,隨著我國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學習和教育思想逐漸發生了改變,女性的個人素養全面提升,這也是他們后續在歌劇舞臺上綻放光彩的主要原因。
  四、男性因素
  站在角色塑造角度來說,歌劇作家的傾向十分明顯,以女性角色為主。男性角色雖然也是歌劇舞臺中不可缺少的,或者也可以承擔主角角色,但在音樂塑造上,其影響力效果不如女性角色。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與封建社會中男性主義盛行有很大關系,而且男性總是能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與歌劇之中悲情色彩不符。因此,在歌劇男性角色塑造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五、觀眾以及作曲家因素
  (一)觀眾因素
  站在歷史發展角度來說,之前很多角色塑造工作均是由男性進行,女性則是受到封建思想的限制,沒有學戲和上臺演出的機會,這在一定程度上讓觀眾很好奇,為后續舞臺效果的激發奠定了效果。自從實施女性解放運動之后,其歌劇舞臺的魅力逐漸展示出來,在吸引大量觀眾同時,漸漸讓觀眾改變對傳統歌劇藝術的認知。
  (二)作曲家因素
  我國戰爭時期,出現了很多女性抗戰榜樣,憑借自身不懼犧牲的精神,成為了人們心中向往的英雄,如趙一曼、黃八妹、安順花等人,也正是由于這些人的出現,為戰爭勝利提供了基礎。同樣,這些女英雄們引起了很多作曲家的注意,為了與時代發展相適應,他們創造出很多女英雄形象的作品,這也與當時的中國觀眾審美相符,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從這里可以看出,由于作曲家將創作重點轉移到女性身上,男性主角地位漸漸下滑,讓人們對歌劇主角定位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女性主角更容易表現出我國當時的社會現狀。
  六、結語
  綜上所述,導致男性在歌劇中主角地位缺失因素有很多,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五四運動后,女性的個人意識開始慢慢變化,再加上各種因素的支撐,女性在歌劇領域慢慢展示出優勢。與此同時,藝術家們也愿意將與女性有關的作品改編成歌劇,吸引觀眾的眼球,激發他們的情感,讓男性主角地位漸漸缺失。
  [參考文獻]
  [1] 曾媛媛.淺析中國近代歌劇中男性主角地位為什么會屬于缺位狀態[J].戲劇之家,2017,22:38.
  [2] 陳燕,黃玄達.在文化視角下探微中國近代歌劇發展歷程—以歌劇《白毛女》《原野》為例[J].藝術評論,2016,04:151-1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8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