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鄉土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許多小學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尤其是面臨快速轉型問題的漢語教學。在這種情況下,本地資源應用于漢語教學,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圍繞鄉土資源展開討論,對其在語文識字、課文及作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詳細闡述。每個地區的當地文化都不同,語言學習方法也存在差異。
【關鍵詞】鄉土資源 小學語文 應用
【課題項目】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2018年度課題《鄉土文化資源滲透到山區小學語文教學的研究》(批準號GS[2018]GHB1283)。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055-02
引言
鄉土指的就是故鄉,即出生地或生活時間較長的地方。在歷史的不斷變遷中,相應地區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等都發生著變化,在長期積淀下,逐漸形成各種極具特色的資源,該類資源被統稱為鄉土資源。其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結構,即生活的區域;經驗,人們長期生活積累的習俗;意識,即特色文化表現出的不同內涵。它也是本土的靈魂,包括當地存在的基礎和本土存在的意義。
一、識字教學
掃盲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為中國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從教學實踐來看,不難發現大多數小學生在記憶漢字時都使用死記硬背的記憶方法。這種方法容易使學生產生“漢字枯燥乏味”的錯誤感覺,識字學習興趣大大下降,實際識字質量不容樂觀。
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利用當地資源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可有效扭轉上述不利局面。例如,巫山具有良好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養蠶。巫山信息網報道的70歲男子,其養蠶經歷非常豐富。結合這種社會背景,筆者在教學中用“絲綢”這個詞,完成相應的教學過程,其解釋如下:
“桑蠶會吐出一些像線的東西。養蠶人會把這些東西放在一起,經過加工變成“絲綢”在老師的解釋下,學生通過結合他們平常生活中看到的蠶吐絲場景,實現了漢字“絲綢”的視覺記憶。在激發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的同時,大大優化學生的識字教學效果[1]。此案例充分證明地方資源在小學語文素養教學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值得大力推廣。
二、課文講解
小學語文是語言學科的基礎學習階段,課文中包含許多經典的章節,形象生動且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教育意義。由于年齡原因,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這使得他們在理解一些文章時,遇到很大的困難和挑戰。
因此,筆者認為,教師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將學生熟悉的地方資源納入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借此機會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做到對文本的主要思想和情感的深入剖析。
例如,“狼牙山五壯士”是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的一篇。這篇文章通過對五位壯士行為的描寫,將其不屈不撓、勇于犧牲的精神充分提現出來。然而,由于學生對這個故事知之甚少,很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這大大降低教學質量。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向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向學生講授當地革命烈士的動人事跡。在聽取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加深了對革命烈士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從革命的事跡中感受到他們為國家所做出的犧牲和貢獻。這與文章講述的英雄精神及革命精神十分吻合。在此基礎上,學生們可以輕松探索革命思想活動,理解五壯士跳崖,英勇就義背后的含義,使學生更好地界定文章的思想情感,實踐證明利用當地資源優化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三、作文教學
作文是小學生最頭疼的學習內容。不知道寫什么,不知道如何寫。筆者認為其原因在于,小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事物理解程度不夠,缺少“發現豐富寫作素材”的眼睛。
例如,在學習《索溪峪的“野”》這篇課文之后,大多數學生可以初步了解景觀描寫的寫作模式“總——分——分”。在此基礎上,老師可將巫山著名的旅游景點巫山小三峽作為教學題材。學生通過實地體驗、視頻觀看等多種形式體驗巫山小三峽的景象,將景點寫作形式運用到作文當中。這種形式的作文結構簡單,且能夠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在構建好作文的大框架后,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列出作文提綱,進而完成整個寫作過程。由上述案例可知,將鄉土資源運用到作文中,可提高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在開闊眼界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感觸。
作文是語文試卷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它題目相比,其分值比例最大。若能將學生的作文水平提升上去,學生成績自然會發生質的飛躍[2]。在現代教學中,鄉土資源可為寫作提供大量素材,再加上發達的網絡,學生能夠隨時隨地了解鄉土文化。老師在準備教案時,也可利用電腦制作PPT并搜集相關視頻,豐富課堂內容。可見鄉土資源給寫作教學帶來的幫助是巨大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是對鄉土資源的相關介紹,對其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詳細介紹,主要涉及識字、課文及作文三個方面。從中可看出鄉土資源在教學活動中起到的關鍵作用,有時學生對很多知識并不理解,但在鄉土資源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整合知識并將其與生活融為一體,這對提高學生的表現非常有幫助。在目前階段,語言教學有很大的擴展空間,可以利用當地資源。
參考文獻:
[1]侯嬋.鄉土資源在語文課程中的開發與利用[J].教育觀察,2016(4X):27.
[2]王銀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鄉土資源[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4):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