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管理措施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自身所處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這也進一步對城市環境提出了要求。而加強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管理對改善城市環境、創建美麗城市,促進城市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就當前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管理的現狀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管理的方法與措施,為今后我國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養護管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園林綠化施工;養護管理;措施
當下,隨著我國城市化規模不斷加深,城市污染日益加劇,環境越來越惡劣,若想改善城市環境,滿足人們對生活環境的需求,開展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管理工作便是一項必不可缺的措施。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并對園林植物進行養護管理,促進植物的良好生長,使其更具觀賞價值,美化城市。因此,將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管理進行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改善城市環境,為人們創造一個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從而進一步促進園林綠化工作的可持續性發展。
1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管理的重要性
園林綠化施工不僅可以改善城市環境,更可以促進城市文明發展,樹立鮮明的城市形象,同時在經濟方面對城市經濟發展與社會經濟產生這明顯的促進作用。而園林綠化施工與其他工程施工明顯不同的便是施工材料的不同。與較為常見的建筑施工不同,園林綠化施工的主要施工材料便是不同的有生命的綠色植物。也正是由于園林綠化施工材料的不同,因此需要在施工完成的后續工作中持續對植物進行養護管理,從而確保植物的健康成長。
對于植物來言,尤其是人工栽種的植物,所謂“三分種植,七分養護”,因此,養護管理對園林植物至關重要。根據不同植物之間的生長特性與需求,及時對植物采取施肥、澆水、除草、除蟲等工作,保證植物的健康成長,確保園林綠化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對植物的養護管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只有對植物進行不間斷的養護與管理,才能保證植物穩定、健康的存活。
2園林綠化施工要點
2.1嚴格把控綠化施工材料的質量
綠化工程施工材料的質量優質與否,關系著該工程的成功與否。只有嚴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質量,選取優良、健康的植物進行施工,才能更好地保證植物的成活率,保證園林綠化項目的順利完成,進而避免因質量不合格造成的經濟損失。而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通過各個組織與部門間的相互培養,嚴把質量關,并運行相關檢測程序對施工材料進行進一步的控制與管理,確保材料的質量。另外,還可以通過簽訂合同的形式,在施工質量以及技術標準方面對施工方作出明確的規定,在監理方面明確監理方的工作標準,全方位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符合工程施工需求。
2.2嚴格把控施工環節
在一項園林綠化工程展開之初,需要先設計該工程方案,設計出相應的工程圖紙,并嚴格審核圖紙,確保該工程從源頭便萬無一失。圖紙繪制成功后,需制定工程計劃,并嚴格把控工程的進程與質量,需要對園林綠化施工中的重要環節進行精編分項,并在分項過程中對其進行嚴格的監控與管理,從而保障工序的落實情況。其次,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定期開展施工會議,溝通與掌握施工現狀以及遇到的問題,從而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施工的正常運行,避免因耽誤工期導致的經濟損失。最后還需要建立完善的質保體系,確保施工與管理的科學與文明,為工程的高效竣工提供保障。
2.3改善施工技術
對于園林綠化施工來講,一個比較關鍵的難點便是季節問題。園林綠化施工的主要材料是植物,植物的成活與生長,與季節環境因素息息相關。在日常園林綠化施工中,往往會因為工期的問題或其他要求的限制,違背植物生長的季節規律,加大植物成活的難度。因此,要想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對植物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是一種有效的措施,如對植物的枝葉截短處理,對植物噴灑抑制劑減少其水分蒸發,以及減少起苗到種植的時間等技術措施,來保障植物的成活率。
3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措施
3.1施肥與灌溉
營養與水分是植物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在施工之初可以將肥料翻耕埋入地下,保證植物種植后根系養分充足。當園林綠化施工結束后,還需要灌溉,加大植物根須與土壤、肥料、水分的接觸,從而在起到固根作用的同時,加快植物吸收肥料。而在日常養護中,對植物進行澆灌與追肥是必不可少的養護措施,需要根據植物對養分不同程度、不同元素的需求,對植物進行相應的施肥處理,如環溝施肥、放射狀施肥、散點穴施肥等方式進行追肥凹,從而保證植物養分的充足。對植物的灌溉要注意以下2點:(1)澆水一定要澆透;(2)一般園林綠化項目的植被較多,因此在灌溉時,一定要做到平均澆水;最后還應注意,要按照季節調整灌溉實踐,比如夏季要避開日照最強烈的中午進行灌溉,以免因水汽蒸發損傷根部。而冬季則需避開傍晚或凌晨進行灌溉,避免因溫度過低,水結冰凍壞根部,造成植物死亡。
3.2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問題是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中一個難以避免的難題,會對園林綠化效果產生嚴重的影響。而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后的初期,是病蟲害的高發期,若不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與解決,將會極大地降低植物的成活率,給工程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若要有效解決病蟲害的問題,需要充分了解病蟲害出現的原因,并以此制定相關的預防措施,從根本上避免病蟲害的產生。病蟲害防治可分為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及生物防治3種方式,可以針對病蟲害的位置與程度進行選擇。比如植物枝干遇到病蟲害時,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進行處理,人為修剪染病的枝干,該種方式雖操作簡單,但會用到較多的人力,加大了成本投入。也可以運用化學防治措施,即將對應的化學藥劑噴灑到植物上,從而殺滅害蟲,該方法較之物理防治操作更簡單,見效較快,但是筆者卻并不建議采用該方法防治病蟲害,因為該種方式很容易污染環境。因此,若不是發生大面積的害蟲侵害,化學防治還需慎重使用。而生物防治是當前園林綠化行業新興的一種病蟲害防治方式,其主要是通過培養有益生物,防治病蟲害。這種方法不僅不會污染環境,更重要的是生物防治措施可以長期有效,從而節約了能源,降低了費用支出。當然該方法雖然有著諸多的優點,但是因為生物的培養需要時間,因此見效慢,不適宜爆發較為嚴重的病蟲害時使用。 3.3整形與修剪
園林綠化建設主要是為了美化城市,為人們的審美與視覺要求服務,因此對植物生長的態勢與形狀會有所要求,避免植物無序生長,這就需要對植物定期進行整形與修剪。一般采用人工式、自然式及混合式整形修剪的方式,將植物修剪出所需要的形狀,從而滿足人們的欣賞要求,因此,對植物進行整形修剪是一項實踐性較強的工作目。而植物的修剪并不是無限制的,若是平常的整形修剪可以隨時進行,但是若修剪規模較大或修剪部分較多時,要選擇在植物的休眠期進行較好。值得注意的是,樹木的整形修剪,園林綠化施工中,各種用途的樹木必不可少,可能即使是同一品種的樹木,由于栽種環境不同,所需形狀也不盡相同,因此對樹木的修剪需適應并融入自身所處的環境。當然,在日常修剪中,需要摘除植物的殘花敗果,避免養分的損耗。
4促進綠化施工與養護管理的有機融合
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管理之間息息相關,相互影響,因此并不能將其當作一項獨立的環節來施行,需要綜合考慮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影響。因此,在綠化施工之初,便需要做好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的資金預算管理,并制定出詳細的資金使用規劃,根據資金預算選擇與實施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的檔次,從而保障施工與養護雙頭并重,實現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
另外,對園林綠化進行養護管理并不一定是在施工結束后進行的。因為在植物的移栽過程中,受到施工設備、技術以及周邊環境的影響比較大,難免會導致植物損傷的情況發生,再加之從起苗到移栽中間會經過較長的時間,很容易阻礙植物根系的復蘇與生長。要想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施工之初,即起苗后便需要對植物進行相應的養護工作。比如在植物運輸途中,因樹苗根系較弱,可以對其進行相應的養護,將樹苗按照樹梢向后、根系向前的順序進行整齊的擺放,從而確保樹苗之間留有充足的縫隙,避免積壓現象產生的同時還可以避免因通風不暢導致的爛根現象。另外,若工期較長,樹苗需長期擱置時,更需要對其進行養護,根據所處的環境,保持樹苗通風的同時,還需為樹苗灑水,避免樹苗干枯,失去活力。
最后,除了植物需要進行養護之外,還需要對園林的施工現場進行相應的養護,比如園林的地表需要保持平整,為避免在后期出現積水的現象,還需在施工現場做好排水坡度的建設。
5結語
綜上所言,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管理對我國的園林綠化工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施工環節可以為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定的基礎,而良好的養護管理反過來又可以最大程度地展現與保持園林綠化施工成果。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從而更好地發揮出自身作用,為城市建設創造更加美觀的園林景觀、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態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