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曹操四言詩對《詩經》的繼承與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曹操四言詩是《詩經》之后的四言詩的創新。他一方面尊重《詩經》的經典地位,用事用典都不悖逆于漢魏的《詩經》學說,另一方面又不拘于《詩經》的本義,能夠結合自己詩歌的語境,恰當選擇用典,取得了較高成就??梢哉f曹操是繼《詩經》后,更好地用四言詩來抒情言志的個體文人。他的豪邁精神與慷慨悲涼的風格,充分體現了建安時代的特點。曹操的四言詩在四言詩歌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關鍵詞:曹操;四言詩;《詩經》
魏晉之時,迎來了“文學自覺”的時代。四言詩也迎來了它的再度輝煌。事實上,魏晉四言詩既是繼《詩經》、秦漢四言詩沉寂后的復興,又是四言詩發展的最后高峰。涌現了大批優秀詩人與膾炙人口的作品。四言詩的復興,既與文學自覺的大環境密切相關,又與以“三曹”為首的文壇領袖的倡導以及自身實踐有關?!叭堋敝杏忠圆懿俚乃难栽姵删团c影響最大,代表著文人四言樂府詩的最高成就。曹操四言詩創作與《詩經》密切相關,現具體分析他對《詩經》的繼承與開拓。
一、化用《詩經》典故
用典,是一種文學創作中常使用的修辭方式,主要是指借用典故,巧妙表達自己的意思。劉勰《文心雕龍·事類》曾提到過用典:“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曹操飽讀詩書,化用各種典籍之典故,更是順手拈來。其中,他最?;谩对娊洝分械牡涔?,這也是曹操詩歌中常用的藝術手法之一。他的化用巧妙而生動,對比分析曹操的本意與《詩經》的原意之后,更令人俯首稱贊,暗暗叫絕。
例如,《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笔褂谩对娊洝む嶏L·子衿》原句并加以改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學界在研究曹操引用此典故的妙用之時,多使用現代《詩經》學解釋之意,認為《子衿》是寫男女之間的感情:“女子對男子說,縱使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什么不能主動來找我呢?”然而結合《詩經》學的發展來看,曹操的時代,并未有人以男女之情來解釋《子衿》,《詩經》仍處在經典的地位,曹操引用《子衿》大有深意,應該結合毛傳鄭箋的釋義來理解方為得當。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惫{云:“學子而俱在學校之中,己留彼去,故隨而思之耳?!泵珎?、鄭箋意思雖不近相同,然而均指“子衿”為讀書人,強調讀書人眷念學校之意,而非男女之間的情感。曹操用“青青子衿”代指天下的賢良之才,也是讀書人之意,一“君故”、一“沉吟”,將曹操身居高位的沉穩求賢若渴的情態表現得十分得當。且隱去《子衿》后半句,使人聯想到曹操希望賢人主動來投奔自己在情境中的相似之處。這樣化用,格調高超,符合將相的言語本色。曹操又引用了《鹿鳴》的詩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钡脑娋?,既符合《詩序》之“《鹿鳴》,燕群臣嘉賓也。既飲食之,又實幣帛筐篚,以將其厚意,然后忠臣嘉賓得盡其心矣?!毖顼嫾钨e的原意,又恰到好處地表達曹操見到人才到來的喜悅之情。由此可見,曹操引用《詩經》典故的特點:善于選擇與《詩經》典故情境相符的詩句,融合無間地化用到自己的詩句中,既不離開本意,又使自己詩歌生色。
二、運用賦、比、興手法
關于賦比興的含義,學屆一般認同宋代學者朱熹的解釋:“賦者,鋪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辟x也就是現代修辭學上的敘述、鋪陳。曹操《善哉行》全篇用賦,是運用賦法的代表作。如,前八句結構一致,都是用四句詠嘆一位古人,或者一并評價古人以及與這位古人相關的人物;朱熹論比:“以此物比彼物也?!薄氨取奔劝ū扔?、比擬,也包括擬人。曹操四言詩《短歌行》數處用比,把人生短暫比作朝露易逝,把求賢君的人才比作擇枝而棲的烏鵲。而“興”則指的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比興往往連用?!对娊洝ぶ苣稀りP雎》是運用“比興”的代表作品,前兩句以沙洲的雌雄鳥兒嗚叫起興,后兩句引出男子對嫻熟女子的愛慕之情。再如《短歌行·對酒當歌》中也大量使用比興手法。前兩句以小鹿享用豐美的水草而歡叫作起興,后兩句點出主旨,正如人才投奔“我”,“我”奏樂設宴款待他們。又如《步出夏門行·龜雖壽》,多處用比興,前六句“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比潜扰d,以此表現出自己老當益壯的雄心。比興既多又生動鮮活,使詩歌意味深長。曹操四言詩對《詩經》比興手法的借鑒和繼承是非常嫻熟的。
三、句式上對《詩經》的繼承與創新
曹操四言詩在句式上的特點已被學界廣為關注,其中葛曉音先生的論述頗為得當:“曹操的四言詩之所以能在漢末詩壇上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當然首先是因為內容的深刻新警,但也與他在四言句法和詩行建構方面的創新有關。他在四言方面的新創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以平易的當代口語組織四言詩的語匯,突破了漢代四言詩普遍不敢改變《詩經》體語匯的局面……二是改變了四言的詩行結構關系和句序……《詩經》主要通過組織各種復疊變化的句序進行鋪敘,而曹詩的抒情寫景如前所舉例,是以結構獨立而句意連貫的散句構成畫面,并不著意追求重疊排偶,從而使《詩經》原來短促的節奏感變得自由而舒緩?!?
曹操的四言詩使用他所在時代的語匯,語言古樸,表意生動清晰。這正與漢代詩壇好用《詩經》雅頌之語寫四言的風氣迥然不同,因此,是繼《詩經》之后四言詩的一大創變。汲取漢樂府語言的生動,把抒情述志與寫景相結合,創造了獨一無二的文人樂府四言詩,開拓了四言詩歌的新境界。
四、曹操四言詩歌的風格特點
《文心雕龍·時序》在談到建安詩風時說:“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并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三曹四言詩中同樣體現出建安風骨的特色。而曹操詩歌即是建安詩風的代表:古樸悲壯,雄偉跌宕。曹操的四言詩在四言詩發展歷程中,可謂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身為一代帝王,他眼界開闊,文韜武略,在他的帶領下,建安詩壇欣欣向榮。曹操的四言詩抒發建功立業的渴望和人生短暫的感慨為主,風格慷慨悲涼,透露著一股英雄霸氣。曹操詩歌古樸率真,慷慨悲涼。繼承漢樂府的傳統,既反映現實,又有很深的感慨,語言古樸率真。他的詩歌于悲涼之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氣。 古樸。鐘嶸評價曹操:“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薄肮胖薄奔仁遣懿偎难栽娨粋€很明顯的特點。他的詩歌重在抒情言志,不重辭藻的修飾、華美,呈現出古樸率真之態。如他的四言詩《短歌行·周西伯昌》:“周西伯昌,懷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貢獻,臣節不墜……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敘其美?!痹娭胁懿俑叨荣潛P了周文王,用《詩經》雅頌的語言來敘述,非常古樸率真。
悲壯。敖陶孫評價曹操:“魏武帝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這種悲壯的風格在多首詩歌中得到體現。膾炙人口的《短歌行·對酒當歌》雖是表達求賢之意,但是整篇彌漫著感慨人生的悲壯情懷。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蓖跏镭懰e例的《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薄逗铀泛罚骸靶某@怨,戚戚多悲。”等等,表達了他對現實的關注和對生命的思考,呈現出悲壯的風格。
雄偉。劉熙載《藝概》稱其詩“氣雄力堅,足以籠罩一切,建安諸子未有其匹也”;范文瀾也說:“他是亂世的英雄,所以表現在文學上,悲涼慷慨,氣魄雄邁,特別是四言樂府詩,立意剛勁,造語質直,《三百篇》以后,只有曹操一人號稱獨步?!辈懿僭姼璧男蹅ヅc其人格氣質有關?!队^滄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泵枥L大海吞吐日月的氣魄,是其博大胸襟的體現,更是他詩歌雄偉風格的具體表現。
跌宕。曹操四言詩有著強烈的抒情性,感情充沛起伏跌宕。方東樹說其詩歌“沉郁直樸,氣直而逐層頓斷,不一順而平放,時時提筆換氣換勢”。陳祚明在《采菽堂古詩選》卷五評日:“跌宕悲涼,獨臻超越”。方東樹的論述揭示了曹操詩歌跌宕起伏、意韻曲折、情致婉轉的運筆特征。如,《龜雖壽》接連用神龜等三個比喻,從正反兩面引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主題。全詩十二句,三換韻。每韻一層,每層意思不同,節奏分明,層次清晰。方東樹所謂“逐層頓斷,不一順平放,時時提筆換氣換勢”,正是指這種跌宕起伏的筆勢。陳祚明所謂“跌宕悲涼”,也是指曹操詩歌跌宕起伏的風格帶來了慷慨悲涼的藝術效果。
綜上所述,曹操的四言詩是《詩經》之后四言詩的創新。他一方面尊重《詩經》的經典地位,用事用典都不悖逆于漢魏的《詩經》學說,另一方面又不拘于《詩經》的本義,能夠結合自己詩歌的語境,恰當選擇用典,取得了較高成就。另外,以文人個體身份創作樂府四言詩,繼承漢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傳統,大膽變革樂府舊題,淋漓盡致地抒發自己內心情感,形成抒情性強的文人四言樂府詩??梢哉f曹操是繼《詩經》后,更好地用四言詩來抒情言志的個體文人。他的豪邁精神與慷慨悲涼的風格,有力地體現了建安時代的特色,因而其四言詩能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3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