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弗洛姆對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的 繼承與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馬克思通過對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勞動關系的研究,提出異化勞動這一嶄新概念,并通過這一視閾把握人的自我異化與階級之間以及私有財產的關系。生活在資本主義壟斷時期的弗洛姆則在繼承馬克思理論的基礎上,從心理異化、全面異化等視角進行探究。在研究方法和異化理論方面都進行了發展,提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異化在本質是人的自我異化,探尋使社會克服異化走向健全的有效路徑,至今仍具有啟示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弗洛姆;異化思想;繼承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7.066
  馬克思是19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在形成唯物主義思想之前,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的基礎上,提出了“異化勞動”的概念?!爱惢备拍罡叨雀爬巳伺c勞動、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不僅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批判,而且為建立以人為本的馬克思主義奠定了基礎。而艾瑞克·弗洛姆是二十世紀美籍德國猶太哲學家,他接受了馬克思的異化思想,并對其進行發展。他基于資本主義經濟和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觀察到不僅在經濟生活領域存在著異化,整個社會都處于一種“全面異化”的危機之中。
  1 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的基本內容
  “異化勞動”,是馬克思基于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背景下,通過研究勞動者同勞動產品及勞動本身的關系后總結出的經典論述。他在《1844年哲學經濟學手稿》中,把異化思想具體表現歸為四種:一是勞動者與勞動產品相異化;二是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相異化;三是人同自己的類本質相異化,即人同自由自覺的活動及其創造的對象世界相異化;四是人同人相異化。
  勞動作為人自由自在的活動、人生活的本質,主要目的是人從中獲取自身生活需求和勞動快樂,勞動所產生的一切都應賦予勞動者本身擁有。但是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描述道:“按照國民經濟學的規律,工人在他的對象中的異化表現在:工人生產得越多,越低賤;工人的產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創造的對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蠻;勞動越有力量,工人越無力;勞動越機巧,工人越愚鈍,越成為自然界的奴隸?!闭巧a力低下引發的分工帶來了異化,并且在資本主義的殘酷統治下逐漸加深,勞動者、勞動產品及勞動本身三者的關系徹底發生了改變:勞動產品無法被勞動者自己自由支配,加之資本家對勞動者不斷地剝削、壓榨,生產的勞動產品被他人剝奪,勞動者必須無條件的服從于資本家,甚至成為別人使喚的奴隸。他們夙夜勞動,幾乎所有人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取金錢,變得無所謂生產什么產品。并且,當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勞動活動及自己的類本質對立時,必然會與他人對立。
  馬克思關于異化的思想給弗洛姆帶來極大的啟示。弗洛姆認為,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現象已經出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正如與他人失去聯系一般,人亦同自我相分離,異化的人雖然擁有感覺、常識、感情,但是卻逐步喪失了自我,成為了物化的人。為此,他在《健全的社會》中寫道:“因為他將自己體現為受到自己和他人所支配的一件東西,一項投資,所以他缺少自我感。自我感的缺乏,便產生了極度的焦慮。這種面臨虛無的深淵所產生的焦慮比地獄的熬煎更為可怕。在地獄的情景里,是我受到懲罰與熬煎——在虛無的情景里,我卻被逼得來快要發瘋,因為我自己已經不再能說“我”了。”
  2 弗洛姆對馬克思異化理論的繼承
  弗洛姆生活的年代比馬克思稍晚,其異化理論有不少繼承了馬克思的思想,故兩者的異化思想存在諸多相似之處。
  首先,弗洛姆繼承馬克思以人為本分析問題的方法,肯定勞動分工在資本主義社會不同時期產生異化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馬克思從經濟學角度出發,認為分工是產生異化勞動的直接原因,私有制則促進了勞動異化的發生。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體制下,人的創造力不應成為賺取利潤的手段,人的潛能應得到自由的實現。對于馬克思的分析與探討,弗洛姆深表認同,在此基礎上,他從人的心理出發進行探究,提出人自我內心的枷鎖才是阻止自我通往自由的屏障。二人都以人的生存作為各自思想的指南,看清了現實的人受到非本質力量統治的壓迫與無助。
  其次,關于異化勞動的影響,弗洛姆同馬克思一同認為異化會導致對人的天性的殘害。弗洛姆說:“我們自己創造出的物和環境在多大程度上變成了我們的主人,這是馬克思所未能預見到的;可是沒有什么比下述事實更加突出地證明他的預見了:在今天,全人類都成了它自己創造出的核武器的囚犯,成了同樣是它自己創造出的政治制度的囚犯。心驚膽跳的人類正焦急地盼望知道是否它能從自己所創造的物的力量中拯救出來,從它所任命的官吏的盲目行動中拯救出來。”弗洛姆從精神分析學說對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進行闡釋,揭示了資本制度下人性異化丑惡的一面。
  再次,他們的思想在形式上都屬于對社會的批判。馬克思從經濟制度下著手,向世人揭示資本社會中資本家剝削、壓榨工人的殘酷事實。弗洛姆同樣認為:“我們在現代社會中發現的異化幾乎是無處不在的,它存在于人與他們的工作、與他所消費的物品、與他的國家、與他的同胞,以及與他自身的關心中。人創造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人造世界?!笨傊R克思和弗洛姆都立足于人道主義,批判異化對于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危害。
  弗洛姆著重探析了現代資本主社會中出現在生產領域、消費領域、人的自我層面和與他人的交往的異化現象。他指出,在當代社會中,由于勞動的過程發生了異化,手段反成目的,人不由自主的被技術、機器掌控,自我的創造性也不復存在。并且由于日復一日的工作,生活變得索然無味?!八麤]有感到自己是創造者,是中心,而是覺得自己是他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機器的奴仆?!?。同樣,生產也早已變味,變成一種單純為了獲取越來越多的利潤的活動,資本活動的目的仍然是資本。在消費活動中,我們的行為是一種具體行為,應當包括了自身感覺、身體需要、審美等,所以在消費中,我們作為真實具體的人,這種行為理應是有意義的、有人情味的、具有創造性的。但是現實中我們卻被各種各樣的物所包圍著,但是對于這些物的性質,我們一無所知。我們不是以真實具體的人來消費真實具體的物,與它的聯系僅在于知曉如何操縱或者使用他們,所以這種異化帶來的是貪欲日益膨脹與永不滿足。人與自我的則表現為,人無法感受到自己的主動性、權利的持有性,自己宛如一件在市場上待賣的商品。這種社會性格的催化導致幾乎所有人都在竭盡所的提高自己的售價,如同商品一般的“物”,已然無法體驗到自己作為一個健全的人存在,而“物”根本無自我。同樣,人與他人之間也存在著異化,人與人之間作為活著的“物”之間相互利用,同胞之間也不復相互關愛與理解。在這種表面關系的維持下,社會會愈來愈冷酷無情。   3 弗洛姆對馬克思異化理論的發展
  盡管弗洛姆在馬克思的異化思想的基礎上,從不同的立場出發,展現了對于生存的關懷以及人類解放的思考,但是由于弗洛姆生活的時代背景相比馬克思時期發生了重大變化,加之其與馬克思持有不同的階級立場,故弗洛姆對馬克思的異化思想有明顯的發展和不同。馬克思所談的勞動異化主要是從經濟學視角進行,弗洛姆則在肯定勞動異化的同時,更加關注現代社會勞動關系中個人心理的表現:“我”逐漸喪失了自我的控制權,變成了為了迎合社會市場的普通的“物”而存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弗洛姆異化理論批判的對象更多
  馬克思是基于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提出的異化思想,由于舊式分工促使勞動者和勞動產品相異化,加之資本主義的剝削、壓榨迫使勞動者與他人及自身相異化。這種異化,直觀的反映出了該時期無產階級勞動者窮困潦倒的生存環境。弗洛姆的思想提出的時間與之相比則較為靠后,屬于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對異化的批判也從對勞動異化的批判轉變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自我異化的批判,批判的對象不僅僅只有資產階級,同樣包括工人階級同其他階級。
  3.2 弗洛姆異化理論波及的范圍更廣
  就范圍相比,馬克思主要針對的是對勞動異化,主要表現在經濟生活領域。弗洛姆則認為異化也表現在社會生活各方面,呈現出一種總體性異化,除去經濟生活領域,異化同樣表現在現代人類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如精神領域等,甚至出現在政治權威中,異化早已變得無所不在、無時不有。
  3.3 在社會分工的基礎上,弗洛姆把主觀心理也視為異化本源之一
  就異化現象產生本源來說,馬克思著重討論的是由長期社會分工引起的勞動異化。馬克思認為正是分工促使了人的勞動的異化,迫使勞動者與勞動產品的關系產生了病態的變化。勞動的本質是人單純的需求,勞動者生產出產品應是自我所需的,但是由于長期分工的出現,勞動者反而享受不到自己的勞動產品。勞動者的產品對勞動者而言發生了質的變化,在這種不可抗的關系中,不論是物質產物還是精神產物都脫離了自我控制,逐步變成了與勞動者所對立的一股異己力量。而弗洛姆思想則認為,異化的產生較之應側重于人的主觀層面,是人的主觀的心理的反映。
  3.4 研究方法上,弗洛姆在馬克思重視主體的基礎上擴大到精神分析
  就研究方法相比較,馬克思和弗洛姆也存在著差異。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寫道:“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現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活著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馬克思從資產階級經濟學出發,站在社會經濟和客觀世界的角度分析,揭示資產階級所言的勞動不過是異化后的勞動。他還對勞動主體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從勞動自身異化的角度理揭示人自身的異化,揭示階級關系和私有財產的本質。弗洛姆研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從人的生活探究心理和精神的改變從而分析異化,研究這種外在表現的內部機制,撥開表象去探究本質。在《健全的社會》一書中,弗洛姆提出了“社會性格”這一概念,并據此判斷現代人的精神健康及健全狀況。
  3.5 解決異化矛盾的方式上,弗洛姆更加強調經濟手段的重要性
  關于解決異化中的矛盾,也就是異化的揚棄,雖然馬克思和弗洛姆都認為這是一個辯證的過程,但是在具體操作上仍有差別: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惹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的占有;因此,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自覺的而且保存了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碑惢冀K會伴隨著資產階級制度存在,并且在此過程中,他認為消滅“異化”的本質就是消滅舊式分工。馬克思親手把資本主義解剖于大眾面前,將私有制虛偽且華麗外表撕破時,他就在思考如何用革命和改革的手段,既用“批判的武器”也用“武器的批判”,將勞苦大眾從異化的壓迫中解放出來。馬克思著眼于建立一個共產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和生產資料公有制。只有基于此社會背景下,才能逐步消滅階級和舊式分工,人類才可以充分享有自由全面發展的權利。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會》中同樣描述了他心中通向健全社會的道路的方法,他不提倡用暴力革命來改革社會,而是倡導用計劃經濟手段使人和社會共同擁有一個積極的目標,以此來矯正社會發展中的經濟生活領域出現的不良的異化現象。在經濟日漸發達的社會背景下,應該建立一個民主的社會,重視經濟分配和政治權利,使大多數人擁有政治生活權利,而生產者也應獲得生產管理權。他還認為,社會變革需與個人心理治療同步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治療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出現的異化。
  馬克思以其異化勞動思想,向世人展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并且通過對異化的揚棄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性和共產主義必然實現性。弗洛姆對馬克思異化思想有繼承也有發展,但他只是基于資本主義制度下提出的改革,并沒有從實質上改變異化的主要矛盾。并且,需要明確的是,弗洛姆對馬克思的“勞動異化論”既有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同時在本質上也存在著對立的關系。因此,對勞動異化,我們既要充分把握馬克思的異化思想的指導作用,把它充分與現實實踐相結合,使之真正運用到社會中;也要充分把握弗洛姆的異化思想中對人內心世界的關注,了解人內心力量的強大作用,從而達到心理革命與道德的自我約束來從內部消除異化。21世紀的今日,深入分析考察馬克思異化理論與弗洛姆異化理論,為我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和諧社會無疑具有重大理論與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楊玲.弗洛姆的異化論及現實啟示[J].理論觀察,2018-01-20.
  [3]弗洛姆.健全的社會[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3.
  [4]陳學明.二十世紀哲學經典文本:西方馬克思主義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5]田新元.人性、異化、健全社會——弗洛姆社會批判理論的三個維度[J].學理論,2010,(12).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曹文宏.勞動異化論與人性異化論——馬克思與弗洛姆異化理論之比較[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4,(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696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