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民間文學對幼兒情感教育的作用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幼兒民間文學的教育,需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選擇不同的文學作品進行賞析和講解,在幼兒接受故事情節和常識教育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民族的情感和文化的傳承。
  幼兒能夠正確接受民族的價值觀和風俗傳統,提高幼兒的審美教育和文學底蘊,也有很多故事可以幫助幼兒增長知識,提高智力,更多更好的影響是體現在非智力因素上的,也就是情感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文化影響,對民族的自信和文化認識更多也是從故事中獲取信息。同時,他也是連接學生和教師之間必不可少的紐帶,在其中寄托了許多的情感,都是不可取代的。
  關鍵詞:民間文學 幼兒 情感教育 作用探究
  一、有利于培養幼兒健康積極的情緒
  根據相關規定,幼兒園對于幼兒有著教育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家鄉,愛勞動等等的教學任務。同時,也要愛科學,愛體育,懂藝術,為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做準備。畢竟幼兒園的孩子們年齡普遍比較小,接受多少只是這樣用硬性規定的指標顯得不太人性化,所以,更多的是良好情感的萌發和培養,幫助孩子們知道怎么才能夠與別人和諧相處,幼兒的情感教育成為了焦點。這時候,幼兒民間教育和藝術的教育就稱為教師培養幼兒情感的有效工具。所以我們要選擇優秀和優質的民間文學作品,陶冶幼兒的情操,讓他們從小就接受高端的文學和藝術,有自己的判斷能力,讓文學作品和藝術傳遞情感,表達細膩。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們真正的享受讀書和學習的過程,真正實現邊學邊玩邊體驗,在選取素材的過程中也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著重情感傳遞,從情感入手教育,挖掘民間文學作品中的感情精華,有著正向教育作用和積極人生觀價值觀的文字,培養祖國的花朵。
  二、培養幼兒廣泛濃厚的興趣和閱讀的習慣
  眾所周知,興趣是一個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能夠幫助幼兒對于民間文學產生熱愛和喜愛的良好興趣,當閱讀成為一種習慣,那今后這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甚至是讀取信息的能力和效率都會大大增加。這對于以后他們的職業發展,是非常符合今后社會對人才的定義和需要的。也可以訓練他們的耐力,以后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遇到困難和挫折也不會那么容易放棄。幼兒時期也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更是重要的形成階段。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幼兒園升小學的過渡期會變得更加長,也會變得更加艱難。從現實需要來看,幼兒園的閱讀量是不足夠的,但是小學不得不重視語文科目的學習,課文的字數量和信息量的增加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從幼兒園就要開始民間文學的閱讀培養,幼兒一旦對一樣東西非常感興趣,她們就會不斷的探索,有著較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比如折紙鶴、剪窗花的課程設置,讓他們觀察不一樣的物體和東西,每一個東西在不同人的眼中,就算是完全一樣的兩個物體,在不同的人眼中也會有不一樣的特征,這時候,就需要幼兒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三、培養幼兒的良好性格及行為習慣
  不僅僅是智商,現在社會上的人才,也需要良好的性格和優秀的行為習慣,為了讓他們今后能夠做到樂觀向上,遇到挫折也不會隨便放棄。因為他們年齡還小,沒有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觀念,很多時候是不能夠很快的判斷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正確的,自己的行為有沒有給其他人帶來不方便或者麻煩。但是就是因為年齡小,自己的行為習慣還沒有完全形成,還是可以通過教育的方式進行糾正和改善。這個時期也是幼兒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行為習慣也是可以通過情感傳遞的方式來進行教育,也是情感的一部分,只有擁有較強的能力,之后在社會上才能夠又快又好的融入不同的群體,體會別人的感受。這也是很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人格的完整性,健康性也是不容忽略的重要部分。
  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不同情況進行逐步培養,讓他們擁有獨立健康的人格體系,遇到問題不會立馬尋求大人的幫助,首先是自己獨立思考解決,不容易受到別人或者是外界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的效率也需要提高,這時候民間故事能夠很好地幫助同學們建立獨立完整健康的人格和性格。舉例說明,中國傳統文學中,孔融讓梨的故事是人盡皆知,可以通過講解這個故事,講述孔融謙讓的美德,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完整地講述完這樣一個小故事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幼兒根據自己腦海里面的景象進行繪畫,在繪畫美術培養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培養學生們的注意力集中和排除干擾的能力。同時,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過程中也告訴了他們,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你可以表達你自己的意愿,但是更好的選擇是謙讓。
  四、教師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
  教師,尤其是啟蒙教師對幼兒的作用特別重要,因為在幼兒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是特別高大的,是具有權威性的,對幼兒今后身心健康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幼兒民間文學的藝術教學對于教師本身的資質要求比較高,所以民間文學的認識也需要達到一定的高度。同時,要以幽默風趣的口吻對學生進行講解和教育,采用不同形式的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他們能夠客觀的正確的認識自己,跟老師和同學之間產生真正的情感,體會愛與被愛,不僅僅是在民間文學作品里面體會主人公的心情和心境,在現實生活中,也需要不斷體會他人的情感,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果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出現了較大的隔閡,那么幼兒在今后一開始相處和溝通的過程之中難免會變的生澀,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不愿意向老師敞開自己的心扉,說明自己的想法。民間文學不僅僅是一種學習和培養習慣閱讀的途徑,也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和紐帶。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好的問題,幫助學生們理解民間文學的故事內容和蘊含在故事中的人生哲理。
  結語
  幼兒民間藝術和民間文學對于幼兒的情感教育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篇文章從四個角度探究了幼兒民間文學對于幼兒情感的作用。首先是能夠培養學生們積極向上樂觀的情緒,其次,對于學生行為習慣和形成良好的個性,因為幼兒園的階段正好是人個性形成的關鍵時候,所以,通過民間文學來傳遞情感感受情感寫得尤為珍貴。
  參考文獻
  [1]張增常,朱元鎮.創造力開發與培養[J].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2(6).
  [2]高春梅.創造力開發[J].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6).
  [3]馬力.兒童文學的教育價值論[J].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0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