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看病治病將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醫生和患者可以在線進行面對面的咨詢、診療,開具處方,還可以進行藥品配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小醫院不放心,大醫院人太多,既怕看不好,又怕花錢多。說到看病難,不少人都會吐槽。
怎么辦?前不久,陜西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實施意見》,加快互聯網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今后,通過互聯網醫院,看病治病將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醫生和患者可以在線進行面對面的咨詢、診療,開具處方,還可以進行藥品配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胺判?、安心和舒心”,將成為患者的新體驗。
患者看病難,醫生治病苦
一方面是患者覺得體驗差,另一方面醫護人員覺得非常委屈,經常加班加點的還不被理解,問題的根源到底在哪兒?
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劉嶺分析:第一是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不足,一些常見病慢性病還不能夠在基層得到有效治療,所以導致一部分患者上流到大醫院。
第二是優質資源分布不平衡。陜西80%的三級醫院都集中在西安市,75%的二級醫院分布在關中地區,好醫院、好醫生、好設備大多數集中在大的城市、大的醫院,所以患者在大醫院看病比較難,看病的體驗比較差。
第三是部分大醫院目前就診的環境還不夠寬敞,就診的流程還不夠科學。比如,有些醫院掛號窗口和交費窗口比較集中,沒有分別設置到科室或者分層設置。
第四是互聯網信息化手段應用還不夠。
當然,就醫體驗差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群眾對新模式接受度不高,醫療報銷比例層級之間的差別不夠大,也導致部分患者上流。
“互聯網+”改變看病體驗
推進實施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就是為了破解看病的難點和痛點,那么,這種全新的醫療服務模式,最直觀的改變會是什么?
一線上預約。比如,推進線上的預約掛號、線上問診、以及院內導診。診前,給患者提供線上檢查檢驗結果的查詢,個人健康檔案的查詢,以及通過健康二維碼進行掛號等服務。診后,又有線上支付和線上醫保結算等便民惠民的系列舉措。
——線上診療。陜西正在積極推動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工作。允許醫療機構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在保證醫療質量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讓患者在線看部分常見病和慢性病的復診檢查。在獲取了患者以前的一些病歷資料以后,允許醫生在線給這部分患者開具處方,這樣使患者足不出戶就能夠看病,同時把藥送到他手里。
——系統運用。讓醫療資源上下貫通,信息共享利用,使高效的協同作用臺旨夠體現出來。進行預約診療,下級醫院可以給上級醫院的大夫發起預約診療,也可以雙向轉診,通過家庭醫生簽約等舉措方便群眾看病。
著眼于此,陜西醫療衛生部門已經做出各種努力。
讓患者省心。利用AP P和微信公眾號等一些互聯網手段,讓患者在就診前進行預約,在診療中可以在線上支付,檢驗結果也可以通過線上進行查詢,這樣的一些方式可以有效減少患者就診時間,使患者看病更省心。
讓患者放心。鼓勵有資質、有條件的醫療服務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特別是一些慢性病和常見病的患者,在復診時采取網上診療,診療過程中進行監管,確保診療是放心的安全的。
讓患者舒心。鼓勵省市縣優質資源大力開展遠程門診、遠程診療、遠程影像、遠程心電、遠程會診,讓廣大患者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可以享受到上級醫院優質服務。
讓醫療醫院跨入智慧時代
省衛生計生政策評估與信息中心主任虢玲俠介紹,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還有人工智能在醫療行業的應用也在不斷深入,目前陜西已建立并聯通了省市縣三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立并完善了預約服務、遠程醫療、移動支付、互聯網醫院的應用試點。
全省200多家二級及以上醫院都開展了預約掛號,其中54家三級醫院已經對門診進行了一個分時段的預約,部分醫院還開展了檢查檢驗以及住院床位的預約。對于遠程醫療,全省已經基本建成了省市縣鄉四級遠程醫療服務網絡,通過遠程會診、遠程培訓、遠程門診、遠程示教等方法,使優質的醫療資源下沉。
在移動支付方面,除了電子健康卡,利用微信、支付寶、云閃付等便捷的方式也可以預約掛號、診間支付以及住院交費。
在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西北婦兒醫院,以及西安、銅川兩市試點,打破了“一院一卡、互不通用”的局面,患者在一家醫院申領了電子健康卡后,可以在全省的其他醫院,乃至全國的各級醫院都能夠進行通用和共享。
在省人民醫院和腫瘤醫院,開展商業保險直接賠付的試點,將醫療信息跟醫保公司的直賠信息聯通,購買了商業保險的病人出院之后,就可以直接線上理賠,這省去了病人來回的申請流程,節約了時間。
在銅川試點健康陜西信息服務平臺,患者下載健康陜西APP或者關注其微信公眾號,就可以實現全省各醫院的在線醫療服務。凡是申領了電子健康卡的患者,個人電子健康檔案進行開放查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7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