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受新課改的持續影響,小學教學受到了全體師生和家長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語文學習課程,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交流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更是最緊要的組成之一。所以教師就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大大地提高教學的質量。在這一大環境的影響下,新的讀寫結合教學形式被提出。本文是在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育中采取的讀寫結合教學法進行了簡單地描述,以下是我的幾點個人觀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所謂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就是在語文的教學任務中把閱讀和寫作結合到一起來,使學生在閱讀的樂趣中逐漸掌握寫作的技巧,熟練閱讀和寫作的規矩和方式,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加強學生的文學素養。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教師的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均處于分離狀態,閱讀和寫作分離的結果就是學生的寫作技巧沒能從閱讀中汲取養分,而寫作能力也沒有得到提升。所以我們應當仔細分析閱讀和寫作能力相結合的教學意義和具體的教學措施,形成良好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
一、在閱讀教學中采取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意義
閱讀和寫作之間有很緊密的關系,如果把閱讀和寫作結合到一起,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一直是教學難點之一,但是閱讀教學一直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它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增強理解能力,使學生更快地掌握住知識點。另一方面,在寫作教學中,寫作能力能對學生掌握新的語文知識提供幫助,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愛上語文。
可以這么說,閱讀和寫作缺一不可,兩者相互依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作為教師,在開始閱讀教學活動時,如果把閱讀和寫作相互結合,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使他們有著充分的提高。寫作能夠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而閱讀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把他們的所讀、所想轉換成文字的過程,就是閱讀和寫作相互結合的實踐過程。所以,我們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作為教師,我們也要認識到讀寫過程也是教學效果的保障基礎,而我們也要知道,使用讀寫結合教學方式中的基礎部分就是開始閱讀,讀懂文章的含義、文章的特點,才能讓學生們的寫作效果提高。
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采取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措施
?。ㄒ唬┳x后感帶出的表達欲望
讀后感就是在閱讀完作品后人們產生的一種感受,并把這種感受寫出來所形成的文章。因為學生可能在閱讀文章后產生一種想要寫作的興趣和表達自己內心的愿望。作為教師,我們要鼓勵學生把這種情感和閱讀文章所產生的感觸記錄下來,由此來體驗情感上的改變。這里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使學生清楚明了地知道寫作的過程還有讀后感的表達方式。例如我們在學習《落花生》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熟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再講述課文的具體含義,邀請學生發表個人的想法見解和對文章的理解和看法,討論我們怎樣做一個有用之人。教師還應當幫助學生理解作者所處年代的時代背景,便于讓學生理解作者內心的真實感受,這篇文章才能更方便讓學生們進行理解。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聯想身邊的日常小事,思考怎樣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國家有貢獻之人,并引導學生從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中出發,去進行寫作,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ǘ┻w移促進讀寫相互轉化
當學習情況和遷移情況共同存在時,一種學習情況就會作用于另一種學習情況。而閱讀與寫作之間也存在著共同特點,比如說它們都存在著思想觀念、表達方法、篇章結構、語言材料等,閱讀與寫作從內容或是形式上均有著共同之處,也正是這種共同之處讓讀寫結合得非常密切。教師通過閱讀教學的教學材料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讓學生積累一定的寫作素材,深入了解教材中的讀寫結合方式,并勤于練習,這樣就能讓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以人教版五年級課本《新型玻璃》為例,教師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充分了解課文的大體內容,這種新型玻璃具有什么樣的特征和特點,與之前的玻璃有什么不同,新在哪里,并幫助學生抓住重點,作者是用什么方式介紹的這種新型玻璃,整篇文章的結構形式是怎么樣的,運用了什么說明方式把新型玻璃介紹得如此清晰明了,讓讀者們一下子就記住。這之后,教師應當開始擴展學生的思維,開放他們的眼界,談談生活中還存在著什么新型科技產品,選出其中一種自己感興趣的套用在原文的結構順序中的一段進行簡單的介紹,說明產品的用途和特點,并附上說明書,讓大家簡單易懂。通過這種練習,能讓學生初步掌握此種說明方法,初步了解說明性文章的寫作手法。
三、語文學科資料收集方法的指導
第一種途徑就是上網?,F在隨著互聯網的越來越便捷,查資料也越來越簡單,教師應當好好引導學生進行文明上網、健康上網。教師還應當教授學生們有效搜集資料的手段。比方說,怎么利用關鍵字搜索出結果,并提供一些方便查找資料的網站,這種方式能讓學生在搜集資料的同時體驗到互聯網的優勢,并且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二種就是查文獻資料。我們獲取真實可靠的資料時往往就是利用查取文獻的方式,作為教師,我們應當把這項技能準確地教授給學生,這種方法是學生必須要明確的。第一,我們根據需要探究的對象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并分析問題與對象之間的關系,這樣可以確定想要查詢的信息以及問題屬于什么。第二,我們可以根據這樣的疑問來選擇搜索工具。第三,確認搜索途徑,是通過百科全書,還是雜志報紙,又或者是咨詢專業人員。第四,進行查找。第五,找到所需文件后,索取文獻。第六,閱讀文獻,確定摘錄或者是復制,做好筆記。
第三步是進行采訪。引導學生在實踐生活中進行采訪,讓學生在社會中進行信息的捕獲。這樣能夠鍛煉學生勇敢接觸社會,不怕困難,培養敢于與外界交流的勇氣。培養小組間的團隊意識,增強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并提升了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的相關能力。
四、結語
綜上,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下,有效地開展閱讀教學有著特別重大的意義。教師想要運用好閱讀和寫作的教學方法,就要好好引導學生,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并且要運用一些閱讀和寫作教學方法的學習內容來促進學生發展能力,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此種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文學素養。而搜集相應文學資料的方法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此種方法既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又得到了人際能力的提升。不僅如此,懂得如何正確地搜集資料,也能讓學生在閱讀方面有很大的提升,進而促進寫作能力。能力的培養是需要一點一點從基礎慢慢進行提高,教師就是這條道路上的指導者,在必要的時候幫助學生進行搜集相應的知識。這樣,學生才會更好地完成每一次的實踐,并得到理想的結果。讀寫能力結合的教學方式和搜集有效資料的方法指導,是讓學生提升自己學習語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充分引導學生,并激勵學生。讓學生有效地提高語文這門課程的綜合能力和必備技巧。
參考文獻
[1]金秀麗.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改革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7).
[2]劉衛平.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課程教育研究,2015(21).
[3]華燕.智慧學習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路徑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
?。ň庉嫞糊堎t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