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船舶自動化設備的信息化保障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使得船舶本身的安全性大大提升,在沒有增加設備整體成本的情況下提高了船舶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對我國的船舶配套的現代化具有實踐價值,為趕超國際先進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船舶;自動化設備;信息化
近些年來,我國已研制出可以用于信息化平臺的一些產品,在一些軍民船上進行了投入使用,現在技術已經成熟,且安全性、穩定性相對可靠,有一些方面已經趕上了國際化水平,可以廣泛應用到船舶上,可以用于取代原有的監測報警系統,鏈接船上的全部電子設備,從而實現信息化。同時,自動化配套設備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降低了與國外的差距,還能降低之前總體設計以及調試所花費的成本,進而提升了船舶的建造效率。在采用信息化平臺的基礎上,可以優化網絡,降低硬件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其他的配套設施。由此可見,船舶自動化的提升問題有時不僅僅是技術的問題,而更是整體的配套問題,只有考慮整體設計和協調才能更好的降低成本,提高船舶的安全和質量,從而取得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一、船舶自動化系統概述
1.電子信息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的廣泛應用,電氣設備的通訊設施也在逐漸建立并完善,船舶的自動化水平在提升??赡苤恍枰僮鲙讉€關鍵的步驟,就可以實現對整個船舶信息的把握,從而保證信息系統的流暢性。另外,影響船舶自動化系統的因素比較多,能夠從眾多因素中摒除干擾,簡化操作流程,也可以提高自動化的水平。
2.網絡可控化。數字化和網絡技術的應用無疑會提升電氣自動化的水平,尤其是設備的各個零件之間的信號通道的建立,就可以完成系統的指令操作??梢哉f傳輸的關鍵因素在于系統總線,只要其具備鏈接控制各個設備并執行指令的作用,那么就可以確保整個系統的穩定和安全。當然,自動化還需要簡化冗余的操作,從而充分有效的利用資源,取代傳統的手工勞作,增強工作效率。
二、船舶信息平臺工作原理
船舶信息平臺的構建是相對有保障的,主要是基于以太網、專用接口、專用平臺協議、交換機鏈路、分布是網絡數據庫以及電腦設備等組建。其原理并不復雜,主要是節點之間的聯系,船舶中信息平臺上的每個節點,都是由專用平臺協議以及分布是網絡數據庫組成的,這樣就限定了彼此之間的關系。利用每個節點協議對全網數據庫加以管控,隨后在一定的時間內,大約1ms,將它們變成一致同等,這需要利用比較科學、合理的設計,能夠達到對數據的糾偏功能。可以說,這種實現顯然是一項極具創新的發展。正因為全網的每個節點的數據庫都是一致等同的,那么每個節點的端口都可以顯示完整的數據庫,達到對其實時讀取的目標,不僅大大提高了效率,節約了大量的時間,也讓系統可以容納更多的信息量。因為每個節點都能夠實現數據的共享,還可以根據需要增設或者減少節點的設置,同時運用即插即用的平臺設計,完成有效數據的獲取。整個系統的節點采用類似并聯的結構,當平臺在正常使用中,倘若個別節點由于特殊原因發生損壞,都不會影響對整體網絡的使用和數據應用,可靠性和穩定性很強。系統采用了冗雜設計,因此,數據的相關性并不明顯,即使個別出現錯誤,也不會導致其他數據的丟失。此外,數據庫并未采用服務器設備,這就簡化了整個系統,為更安全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平臺基礎。
三、船舶信息平臺自動化系統結構
船舶信息化平臺化結構相對比較簡化,在整個船舶運作過程中,各個地方都會設置交換機鏈路,這樣就搭建了最基礎的信息化平臺。在交換機鏈路上,不僅可以將甲板、機艙設備等進行隨時插入,對集控臺和駕控臺而言,也是非常有保障的。因為其具備混合模式,這就需要一整套設備,包括電腦、操作板、儀表以及報警燈等,以實現預期的功能。另外,可以采用全電腦操控模式,這樣就可以在顯示屏上直接監測信息,做到對船舶自動化設備的全面監控。
四、可編程通用采集控制和PLC
對于船舶設備來說,一定要具備可靠的控制力,其穩定性才能有保障,否則數據信息安全就無法實現。即設備不應該受到電腦信息系統的干擾,獨立運行不會受到任何影響,這是電腦編程無法實現的功能,必須采用PLC進行獨立控制。然而,在我國現階段,由于PLC設備的開發明顯要晚于其他發達國家,所以在技術上無法達到更高的要求,網絡化水平偏低,各個節點之間的鏈接不到位,就無法將數據庫信息共享,各個端口不能通過編程解決數據傳輸的問題,即使接入傳感器也無能為力。而更為先進的PPC64型通用可編程采集控制器卻輕而易舉的解決了上述所有的問題,它不僅是PLC的設計版,還具備對應的信息平臺的能力,主要優勢體現在以下三點:
1.這種可編程設備能進行對應的編程,也可以根據需求接入傳感器設備,這樣就能保證中央處理器的性能,具備一點的硬件條件,因此,在進行后期維護或者維修時僅需要調試一個硬件設備。在其內部共設有8種不同的傳感器程序,對這些程序都具備輸出預設,從而可以保證每個端口都能獨立作業,信號的輸入和輸出不受因素影響,為整體設計提供了先決條件,保障了整個產品的質量水平。在船舶流動設備的維護過程中,僅僅需要準備硬件,就能夠確保整個船舶正常工作。
2.PLC的網絡性相對較差,一些本機的輸入輸出編程勉強能應付,但是復雜的信號對接和共享就無法實現。PPC64不僅延續了PLC原本的性能,還彌補的它的缺陷,能利用網絡數據庫對輸入和輸出進行編輯和整理,從而達到和本機輸入輸出一樣的效率,因此更加有效的提升了原本PLC的性能。
3.PPC64還能鏈接到平臺數據庫,這樣就讓每個端口實現數據的實時動態共享,在不同的電腦顯示屏上了解和獲取到同樣的信息,而不需要進行切換、通訊的冗繁的操作,更能發揮信息平臺的作用。
五、船舶設備和信息平臺聯接
1.船舶信息平臺專用接口芯片。在船舶的信息平臺中,在一般情況下,需要使用特制的接口芯片,這樣就可以鏈接船舶上的所有設備,從而確保信息傳輸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然而,信息化平臺進行鏈接的專用協議、以太網接口等都是內部專用的,與用戶使用的關系并不密切,用戶可以利用分布式數據庫RAM鏈接到總線,實現與平臺之間的聯系,這樣就可以在1ms內共享到平臺的數據信息。因此,用戶的分布式數據庫其實更多的是指可以對數據信息進行實時讀寫,通過RAM鏈接到信息化平臺,達到共享的目的。同時,分布式數據庫采用的是二字節16位,這樣就可以實現對全網數據的相應讀寫,確保信息安全、可靠。
2.路由器聯接。在構建網絡化平臺的過程中,讓人很容易想到運用路由器實現連接,在信息化平臺搭建上,同樣也少不了發揮它的作用。這些路由器主要用來連接傳統設備,由于能夠實現通訊向數據庫的轉化,所以路由器的作用發揮的更加全面。具體而言,就是傳統設備一般是串口輸出的,可以實現兩大功能:(1)可以直接讀寫信息化平臺的數據庫;(2)可以實現只讀取不發送的功能。
六、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船舶自動化設備信息化的保障,在一定階段和程度上,不僅提升了整體設備的建造水平,降低了我國和發達國家的差距。
參考文獻:
[1]陳明志.船舶電氣自動化系統的發展初探[J].廣東科技,2016(16).
[2]高力.KONGSBERG船舶自動化系統DATACHIEFC-20實例簡介[J].科技博覽,2017(06).
[3]彭輝.關于船舶電氣自動化系統可靠性的保障技術研析[J].科技風,2017(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