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措施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的建立與管理,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在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物種多樣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性意義。如何做好自然保護區的科學高效管理、發揮野生動植物保護的重要價值,已經成為我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單位應當重點研究的課題。本文就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的必要性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提出了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區管理;有效策略
跟隨社會發展而來的人類欲望的增強,有些十分珍貴的野生動物被端上了餐桌,進入了人們的口腹,而有些珍惜野生植物被人類栽種在花盆中,成為了賞玩的盆景。野生動植物本身存在著巨大的生態價值、科學價值,但是他們在人類眼中也蘊含著巨額的經濟價值,在利益的誘惑下,許多人不惜違反法律法規,也要對野生動植物資源進行毀滅式的開發與利用。在新形勢下,野生動植物應當獲得高度的保護,自然保護區也應當得到高效的管理。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野生動植物的生活環境特性與周圍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系,只有維系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才能避免大自然報復人類而造成的災害。近年來,我國在開展林業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建立了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從長遠意義上來看,建立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具有戰略性價值,是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重點項目?,F階段,我國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重點在針對野生動植物進行棲息地與多樣性的保護,這是對我國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和重視的充分體現。
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的必要性
1.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需要。在人類向著文明進發的過程中,雖然改造了自然、征服了自然,但同時也受到了來自大自然的保護,各種生態問題日益突出。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開始將眼光放在更長遠的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中。對野生動植物加強保護、提升自然保護區管理水平,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務,如此做的最終目的是盡可能對自然原有生物鏈進行復原,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通過自然保護區的加強管理,找到實現大自然平衡的路徑,比照人類對自然的改造,尋找需要修復的地方,進而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做好環境保護和自然修復工作。
2.堅持野生動植物保護主義的需要。在自然界這個大環境內,人類是一種高智商的生物,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工具,然后用工具去對其他種類生物進行控制,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類的欲望,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帶給大自然的巨大傷害。人類在動植物身上施加的行為時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或者心理欲望,如果野生動植物有自己的意識,他們也不會接受這些人類行為。盡管經過長期的教育和宣傳,人類開始重視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動植物也能夠與人類和平共處,但是,野生動物被磨平了本性之后被關進動物園,對于野生動物的進化和繁殖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正是維護自然平衡的需要。
二、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策略
1.做好保護管理基礎建設工作。野生動植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涉及范圍廣、工作量大,而做好其中的基礎管理工作,能夠帶領保護工作步入正軌。在實際的基礎建設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建立一支專業能力強的人才隊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不只是存在于口頭上的,而是要付諸于具體的實際行動,這也就決定了保護工作人員必須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背景,否則就很難保證基礎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甚至造成管理秩序的混亂。其次,準備自然保護所需要的設施設備,在開展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中,勢必會用到各種類型的設施設備,但是由于自然保護區是未經人類開發的地方,就使得基礎設施設備的運輸及普及應用成為了必要的基礎工作。再者,提供必要的通信設備、實現信息的傳遞與交流。在進行自然保護區管理時,相關工作人員也要加強自我保護,因此保持實時通訊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這能在必要時為保護區管理和工作人員提供技術支持和安全防護。最后,工作人員的基本生活也需要物質保障,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正常生活得到保證。
2.積極培植野生動植物產業。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工作,應當從兩個層面上同時開展:其一,保護現存的野生動植物,避免它們意外死亡的情況發生;其二,運用人工技術手段對野生動植物的繁衍施加干預,增加它們的生存能力。要想對自然生態平衡進行復原,就必須要付諸極大的努力,這實際上是人類為之前毫無顧忌的破壞做的彌補工作。通過對野生動植物產業的配置,能夠幫助自然生態系統得到快速的復原,同時也在培植的過程中了解并研究具備藥用價值的動植物的培育方法,進而使人類能夠在不破壞原生態的前提下用人工培育的方式提升醫療衛生水平。動植物產業的培植是一個長期而又系統的工程,在開始的時候就要樹立某一種動植物產業的榜樣,并做出一定成績,進而鼓勵相關領域內的企業加入關注和投資的行列,最終實現擴大野生動植物產業規模的目標。
3.提高監測和管理的科學性。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野生動植物保護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在保護工作中應當借助信息科技的優勢開展監管工作。一般情況下,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主要體現于禁止因人類非法入侵而造成動植物生長秩序紊亂的工作上。隨著法治社會的建設與發展,人們的法律意識逐漸提升,在自然保護區進行非法狩獵的行為越來越少,也就更加需要信息科技手段的監測,實現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此外,要借助科技設備來對野生動植物的生長生活狀況進行監測,這樣能夠獲取科研需要的真實數據,還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建設野生動物研究基地。
4.加大宣傳與教育力度。人類保護意識的提高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是極為有利的,因此,必須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的宣傳教育,讓人們意識到侵犯自然保護區不僅是一種違法行為,更是一種危害生態的行為。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開展宣傳教育:第一,野生動植物對于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讓人們認識到野生動植物對關乎自身生存的自然生態的重要價值,進而讓人們加入到保護中;第二,“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倡導少一些不少,多一些生存平等;第三,激起人們的精神追求與博愛心理,引導人們用有益的精神生活代替獵奇活動,將人們不合理改造自然的思維轉移到別處。
三、結語
在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中,要用基礎管理建設的強化來引領管理工作走上正確的道路,要以培植野生動植物產業為方式來促進保護工作的穩步前進,要以科學的監測和管理保證工作質量,要以大力度的宣傳強化人們內心的保護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為自然生態平衡的維護做出巨大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史艷茹: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初探,林業勘查設計,2017(03).
[2]董亞峰: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的分析,科學經濟導刊,2018(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