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武術套路專項技術課教學模型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武術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參與武術學習可使學生的文化自信得到提升,身體素質大幅加強。但在武術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模式僵化等問題,學習效率將因此受到影響。針對這一問題,該文將首先對武術套路專項技術課的教學重點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探究影響該項教學的負面因素。同時,也將圍繞新型教學理念與信息技術,提出優化武術套路專項技術課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武術套路  專項技術課  教學模型  構建路徑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c)-0044-02
  武術套路專項技術課的教學重點,是加強學生的動作練習并融入興趣培養與文化熏陶。但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拘泥于傳統教學模式,并將動作展示與口頭講解作為主要教學手段。這樣的教學模式將對教學效率帶來負面影響,并使課堂氛圍愈發枯燥。有鑒于此,武術教師應積極探索全新的教學模式,并將先進理念融入其中,從而使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1  武術套路專項技術課的教學重點
  武術套路專項技術課包含拳術、器械、太極拳等內容。其教學重點可被概括為3個方面:一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武術練習可提升協調能力與爆發力。武術專項教學大綱,也將提升身體素質視為關鍵指標。因此,提升身體素質應被視為武術教學的主要訴求。二是規范武術動作。武術動作是武術練習中的基礎,規范的武術動作可體現美感并減少運動損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教學標準,為學生展示規范動作,從而使傳統武術的精髓得以傳承。三是弘揚傳統民族文化。武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武術,學生的意志品質將得到增強,并對傳統文化產生深刻感悟。近年來,培養文化自信已成為我國教育機構的主要目標。以武術教學為載體,傳統文化中的“禮”與“義”將得到集中展現。
  2  影響武術套路技術課有效開展的負面因素
  2.1 武術動作學習中的障礙
  動作學習是武術套路專項技術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通常會率先演練武術動作。通過觀察,學生可開展模仿練習。但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難以觀察到武術動作的細節,學習效率將受到影響。同時,多數學校并未給學生提供舞蹈境等練習器材,因此學生難以在課堂中觀察到自身動作,在練習中養成的不良動作難以得到及時糾正。再有,由于課堂教學時間較短,往期課程中的遺留問題難以得到集中調整,學生的學習效率將受到影響。
  2.2 學生差異帶來的影響
  學生的身體條件與理解能力,會對武術套路練習帶來影響。例如,相較于男同學,女性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難度較高的動作往往難以完成。同時部分同性別之間的學生,也存在稟賦差異。稟賦稍差的學生必然會拉低學習進度。再有,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對教學工作帶來影響。其中學習愿望強烈的學生會利用課余時間揣摩武術動作,從而使學習進度得到提升。若依照常規教學進度,這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將無法得到滿足??傊?,在規模較大的教學團體內,學生之間的差異會為教學設計帶來影響。
  2.3 課堂教學手段單一
  武術套路專項技術課的教學手段通常較為單一。在教學中,教師會沿用言傳身教的教學方式,講解武術動作。但近年來,先進的教學理念得到快速普及,學生已適應通過激發學習興趣及提升課堂參與為主要訴求的教學模式。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帶來負面影響,師生互動也將受到限制,課堂氛圍愈發枯燥、沉悶。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教學效率必然大幅降低,文化滲透難以開展。綜合分析,教學手段是知識輸出的主要渠道,優化教學手段,將對教學工作帶來巨大影響。
  2.4 課堂教學難以對接日常練習
  長期練習武術套路,可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因此課堂教學應對接學生的日常生活,從而使學生養成長期練習的良好習慣。但在多數學校中,并未將學生的課余時間納入教學規劃。落后的教學觀念,是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同時在多數院校內,文化課仍然被視為主干科目。教師更傾向于引導學生將有限的課余時間投入到文化課程的學習中。而武術教學的受重視程度較低,其與學生的課余生活缺乏聯系。有鑒于此,多數學生不會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武術練習。
  3  武術套路技術課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
  3.1 借助教學視頻幫助學生預習武術動作
  針對武術動作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教師可在教學中引入微課教學。例如,教師可將教學大綱提供的動作視頻進行分解,并將每一項動作與其名稱相對應。將這部分視頻上傳至微博、微信等信息平臺,可使學生在課前預習到這部分動作。同時,借助微博、微信的互動功能,教師可對動作練習中的要點進行講解,并為學生擬定練習計劃。例如,在學習“勁力”的過程中,教師可將發力部位標定在人體掛圖中,并將節奏變化作為教學重點。依據教師的講解,學生可通過慢鏡頭回放,觀察視頻中的動作變化。同時利用家用計算機等工具,細節動作可得到清晰展示,學習效率將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時間可用于其他活動。
  3.2 利用分組教學法設計差異化教學方案
  學習能力將對教學進度帶來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依據先天稟賦、性別、興趣等因素,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并針對各小組的學習能力制定更具針對性的學習規劃。例如,教師可將學生分為4個小組。其中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依據性別被分為兩個小組。而學生能力較弱的學生也應被分為男生組與女生組。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可針對該堂課程的教學內容,為學習能力較強的小組設置比賽練習等教學活動。其中男生組的對抗性可相對提升。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小組,教師可將強化動作練習作為主要目標,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可得到滿足,教學進度將得到統一。
  3.3 立足趣味教學豐富課堂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單一,將使課堂氛圍受到影響。在改進過程中,教師應依據趣味活動設計教學手段,從而使教學效率得到提升。例如,在增強跳躍能力與協調能力的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設計單腿跳躍比賽。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將得到調動,身體潛能可得到充分調動。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受傷幾率,還會使學生之間的互動得到增強。再有,在練習步型的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比賽。例如,可每3人為一組,以每小組的整齊程度作為評判標準。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將更加關注步型的準確,學習效率必將得到提升。綜合分析,新時期的武術教師不應局限在傳統的教學手段中,而應積極探究新理念,并將學生視為教學主體。
  4  結語
  在構建武術套路專項技術課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武術教師可借助微課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動作練習的參考視頻。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習效率將得到提升。其次,武術教師應依據學習進度設計教學小組,并為各小組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教學規劃。再有,武術教師可依托興趣培養,豐富課堂教學手段。通過這樣的方式,課堂中的學習氛圍將得到改變。另外,教師應立足于興趣培養,建立教學展示平臺。借助公開展示,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得到提升,課后練習可得到促進。
  參考文獻
  [1] 楊華莉.體育院校武術套路專項技術課教學模式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
  [2] 馬輝.論普通高校武術套路課教學現狀與對策[J].搏擊(武術科學),2015,12(9):72-74.
  [3] 徐吉源,趙兵.中學武術套路課教學方法和策略[J].運動,2016(2):123-1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5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