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體育教學及教學管理水平的方法及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公共體育教學及教學管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推動教學順利進行,確保體育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但目前公共體育教學及教學管理存在不足,主要體現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評價等方面。為改進這些不足,有必要采取完善措施:明確公共體育教學目標,合理設置體育教學內容,創新體育教學和管理方法,提高體育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完善管理組織機構并改進考評方式。
關鍵詞:公共體育教學 教學管理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b)-0116-02
公共體育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還有利于加強學生鍛煉,增強學生體質,讓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理念,對促進學生健康全面成長也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應該更新教學思想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公共體育教學管理,讓學生更為有效的融入學習活動當中,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然而不能忽視的是,目前在公共體育教學過程中,部分任課老師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枯燥無味,甚至忽視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必要采取改進措施。本文就如何創新公共體育教學方法,加強教學管理提出相應對策,希望能為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啟示。
1 公共體育教學及教學管理水平提升的意義
采取有效措施,創新公共體育教學方法,加強教學管理,不僅能有效約束和規范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還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其重要作用表現在以下方面。
1.1 推動教學順利進行
如果不注重教學方法創新,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教學管理,可能導致公共體育教學處于無序狀態,學生難以有效融入學習活動當中,不利于推動體育教學順利進行。而作為任課老師,通過創新體育教學方式方法,加強公共體育教學過程管理,明確教學目標,認真組織學生參與體育鍛煉[1]。有利于調動學生主動性,激發他們參與公共體育課堂教學熱情,促進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1.2 確保體育教學效果
傳統體育課堂教學中,首先由任課老師講解體育理論知識和體育運動的動作要領,再由任課老師進行示范,最后由學生開展訓練并掌握運動技能。這種教學方法盡管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教學模式單一、呆板,過于單調,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最終也不利于確保課堂教學效果。為轉變這種情況,有必要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綜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分層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等多種方法[2]。并加強教學過程管理,確保課堂教學處于有序狀態。從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課堂教學的興趣和熱情,最終有利于確保公共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1.3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通過公共體育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體育運動基本技能,包括跑步、籃球、排球、足球等。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有利于學生深化對體育基本理論知識的認識,培養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熱情。進而養成終身鍛煉理念,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自覺參與體育運動的各項活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2 公共體育教學及教學管理水平的不足
盡管創新公共體育教學方法,加強教學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任課老師教學方法陳舊,忽視對學生學習過程考核,不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制約教學質量提升,目前公共體育教學與管理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2.1 公共體育教學目標不明確
為確保公共體育課堂教學質量,首先就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并在教學目標的約束和指引下有效開展教學活動,確保教學質量。但部分任課老師在教學中未能明確公共體育教學目標,甚至照搬其它學校的教學目標。導致整個體育課堂教學缺乏正確的目標指引,難以確保課堂教學實效性。
2.2 公共體育教學內容不完善
合理設置教學內容,這也是確保公共體育教學效果的前提。例如,要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考慮學生所學不同專業,為他們合理設置教學目標,以加強學生鍛煉,增強學生體質,也為他們以后更好從事將來工作奠定基礎。但部分任課老師未能正確、合理設置教學內容,甚至所有專業學生的公共體育教學內容雷同[3],沒有根據他們的專業學習需求適當調整教學內容,不利于確保課堂教學質量。
2.3 公共體育教學和管理方式陳舊
一些任課老師在教學中忽視教學方法創新,不注重改進課堂教學方法。仍然采用“講解-示范”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調,未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難以激發課堂教學活力,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此外,部分任課老師在教學中忽視加強課堂管理,課堂組織能力有待提升,這些都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2.4 教師隊伍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部分公共體育任課老師年齡偏大,思想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再加上學習主動性不強,缺乏完善的管理培訓機制,制約任課老師體育教學技能提升,難以確保公共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2.5 管理機構設置與考評不合理
例如,未能設置有效的教學管理機構,管理人員配備不足,公共體育課堂教學現場巡視和督導不到位,制約教學質量提升。此外,在考核評價過程中,未能客觀、公正記錄學生平時成績,影響平時成績的客觀性與公正性,難以更好規范和約束公共體育教學。
3 公共體育教學及教學管理水平的方法及應用策略
為改進公共體育教學存在的不足,提升教學管理水平,根據存在的問題,有必要采取以下管理措施和教學策略。
3.1 明確公共體育教學目標
要制定詳細、明確、完善的公共體育教學目標,并嚴格落實各項規定,使其有效發揮指引作用,規范和約束公共體育課堂教學。要立足于人才培養需要,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體育運動技能,讓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理念為目標,更好約束和規范課堂教學活動。要凸顯體育教學的應用性特征,將其與學生所學專業結合,適當優化并調整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增強學生綜合素質[4],為他們以后更好從事自己的工作奠定基礎。 3.2 合理設置體育教學內容
優化并完善公共體育教學內容設置,增強教學內容的合理性與科學性,讓學生有效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學習效率。根據學生所學不同專業和將來職業需求,適當調整并優化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好融入學習活動當中[5]。例如,對于導游、餐飲、翻譯等專業學生,應該為他們設置健美操、體育舞蹈、武術等教學內容,以加強學生形象氣質、語言交流和表達能力鍛煉,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力。對于機械制造、土木工程等專業學生,應該設置籃球、長跑、舉重、投擲、啞鈴操等內容,加強學生軀干肌肉力量、耐力等的鍛煉,提高學生動作協調性與準確性,為學生有效從事將來工作創造條件。
3.3 創新體育教學和管理方法
改進傳統教學方法,推動教學方式方法創新。要綜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等多種方式開展教學,以加強學生鍛煉,提高學生參與度,讓他們更好融入學習活動當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他們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6]。要創新公共體育教學管理方法,合理組織課堂教學,加強學生管理,確保他們自覺遵守課堂紀律,激發對體育教學的興趣和熱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3.4 提高體育教師隊伍綜合素質
公共體育任課老師要增強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更新思想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加強學習和交流,靈活應用多種方式開展教學,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培訓機制,讓任課老師主動學習和交流,不斷提高課堂組織能力和教學水平[7]。注重計算機、互聯網的學習和應用,能靈活應用移動學習軟件和智能手機輔助公共體育課堂教學。
3.5 完善管理組織機構并改進考評方式
結合公共體育教學目標和要求,創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并完善管理機構設置,合理配備管理人員,健全管理規章制度,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與措施,確保公共體育課堂教學活動規范有序進行,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此外還要改進考核評價方式,將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結合,分別占30%、70%的比例,最終計入期末總成績。要詳細、客觀、公正記錄平時成績,掌握學生的課堂出勤、課堂活動參與情況、課堂教學任務完成情況,確保平時成績真實、準確、公正、有效。除任課老師評價外,還要將自己評價,其他同學評價結合,倡導評價主體多元化。從多個角度考核評價學生,更好地規范和引導公共體育課堂教學。
4 結語
整個公共體育教學過程中,既要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同時還要加強教學管理。從而更好規范和約束體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讓他們有效融入學習活動當中。從而讓學生掌握體育運動技能,激發他們參與體育教學的興趣和熱情,讓公共體育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耀生.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管理淺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4):159-160.
[2] 戴玉英.高等院校公共體育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建構[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61-63.
[3] 王為.基于職業體能培養的高職體育教學創新研究[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11-13.
[4] 解黎明.芻議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管理[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1):64-66.
[5] 王為.基于物聯網的高職體育教學平臺設計與應用研究[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4):4-6,31.
[6] 謝俊.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管理的思考——基于課程、學生和教師三維視角[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1):115-117.
[7] 杜惠平.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管理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1):81-8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796.htm